APP下载

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看大学生创业教育

2022-03-21吕丽莉董科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成果转化创业教育生态

吕丽莉 董科

[摘 要] 高校中拥有“大量”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他们也是站在讲台上的高校教师,其创业者素质的缺乏不但表现为成果转化数量少,也折射出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实践性不强、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的问题。高校作为培养科技型创业人才的主阵地,要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者素质培养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观念营造创业教育氛围、融合专业教育进行创业实践、专兼结合重构双创教育导师、协同育人构建创业教育生态四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成果转化;创业教育;生态

[基金项目] 2020年度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的党建与科技业务融合发展研究”(2020JH4/10100057)

[作者简介] 吕丽莉(1977—),女,山东邹平人,博士,沈阳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研究;董 科(1980—),男,辽宁沈阳人,硕士,沈阳工业大学后勤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后勤保障管理与服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5-0169-04 [收稿日期] 2021-08-12

近年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但相比增长迅速的科技成果产出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大有“上热下冷”的趋势。这其中纵然有政策系统性、可操作性不强等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人的问题。特别是既懂科研成果,又懂市场运作的创业者型人才比较缺乏,在市场运作、成果孵化、产品推广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凸显创业教育的缺失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环节,对推动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校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落实激励政策,进一步简政放权,旨在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转移,从而为经济主战场服务。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目前科研成果转化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信任程度低,“不愿”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边是高校或科研院所,一边是企业,两者之间的良好合作才能成功实现转化,这其中相互信任必不可少。高校的科研人员一般长期在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不擅长沟通,知识分子的个性又比较强,对自己的科技成果难免过于“溺爱”,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经常留下不懂行情、不接地气的印象。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势必要考量效益与投入,会比较谨慎,甚至会质疑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这又会让科研人员对企业的合作诚意产生怀疑。当然,政府和所在单位也在积极推动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这些部门一般都是体制内的管理人员,工作交流频繁,“后人不管前人事”的情况时常发生,信任关系也难以建立,让科研人员心存顾虑。同时,有些转化服务机构的工作职能比如孵化器,并未跟上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需要,专业化程度低,高校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态度并不乐观。

(二)市场导向差,“不能”转化为科技成果

长期以来,高校的科技工作評价机制重理论、重学术,轻实践、轻应用,主要围绕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获奖的层级等,鲜有关注科技成果对社会、人类的价值。我国各个产业均存在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但高校的科研人员习惯跟着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的指挥棒转,研究方向的选择并未从国家需要和需求出发,忽视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科技研究。因此,很多研究并未考虑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需求,或是因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对市场需求不了解,导致科技成果质量不高,社会应用意义不大,科技成果本身不具备转化的条件,众多科技成果不被企业所需。

(三)缺乏综合能力,“不好”转化为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大体分为三种:自行投资转化、向他人转让、与他人合作转化。科技人员自行转化科技成果的实质就是一次新的创业,要具备创业者的知识、见识、胆识,不仅需要懂技术,还需要懂市场,擅长经营和管理。后者恰恰是高校科研人员不擅长的,缺乏公司运营、产品销售等商务活动经验,习惯稳定安逸的生活,对创业的高收益与高风险望而却步。实践中,科技人员即使选择自行投资转化,通常也是在岗创业,是在履行完本单位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创业,平衡高校内部的教学、科研工作与管理自己企业的工作相互掣肘。科技成果由他人转化或合作转化的方式,需要丰富的企业资源渠道和市场拓展能力,这恰恰是高校人员所不具备的。市场上的“技术经理人”专业化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挖掘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也不能深挖市场的技术需求,“牵线搭桥”的成功率不高,导致即使有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也不好转化。

二、科技成果转化折射出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但拥有这些成果的大量科研人员恰恰占据高校教师的70%~80%,他们创业意愿不强烈、对市场不熟悉、创业者素质缺乏,折射出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这些高校的教师,大多没有经受过创业教育,很多人认为学生不具备创业的能力,也无须进行创业教育。在他们眼里,创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小老板”,难登大雅之堂,是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与高校无关。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可追溯到2014年9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尽管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作为一个新兴领域,高校在创业教育的理念、机制、师资、平台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一)思维固化,缺乏对创业教育的重视

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度强化研究的职能,将培养研究型人才作为主要的目标。即使是教学型高校也将成为研究型高校作为奋斗目标,不但导致了高校的同质化,更极大地忽略了应用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历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观念和意识。我们在访谈中发现,最反对大学生创业的是家长,认为创业风险太大,这严重影响了在校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同时,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仅按学分制的要求完成课程,缺乏对创业课程、创业活动的正确理解。个别人认为创业“不是好学生干的事,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创业”。更多的人则认为创业是家庭条件好、社会资源丰富的“官二代”“富二代”的事情,自己不具备这方面的“天赋”。

(二)课程不合理,缺乏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课程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热情的激发都依赖课程。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目前大体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受培养计划学时的限制,课程设置没有单独设立创业教育模块,即没有全面铺开,导致国家的要求落地有困难;二是将创业教育纳入通识教育方面,仅限于通识类的课程,没有其他创业类进阶型课程,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三是创业类的课程无法与专业课程相互贯通,“两张皮”的现象是目前存在的最普遍、最大的问题。

无论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强调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只有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产学研才能协同发展,才能真正支撑实体经济,最终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各学院、各学科主导的专业课程中贯穿创业精神的培养不够,缺少创业研讨的环节,影响创业技能的提高,导致学生无法将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相结合,进而影响之后的发展。即使他们将来成为新的科研人员,也极容易出现科研成果无法转化的现象。

(三)师资不健全,缺乏创业型导师

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比例很低,相关课程大多由基础课教师完成,甚至是辅导员或管理人员兼任。他们大多数没有专业的相关知识,也没有创业实践的经验,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也是按照指定教材照本宣科,导致教大于学,有教无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有的高校虽然聘请了校外创业导师,但大多数以报告或讲座的形式开展,没有真正的一对一的实践运营指导。校外各类指导和培训,大多数导师是“蜻蜓点水般的施教,学生是走马观花的受教”[1]。高校聘请的双创导师参与比较多的是围绕“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创业类比赛给学生讲解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和路演的技巧,这样做的正向作用是有的,但也稍显肤浅,一旦把握不好度,会助长学生的功利化追求,偏离创业教育的正常轨道。

(四)实践性不强,缺乏真正的创业孵化平台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学赛一体,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但大部分学生不会将商业计划书付诸实施,认为比赛比创业实践重要。许多高校成立了创客中心或众创空间,选拔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让他们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但多数也就是几间办公室和几台电脑,提供的服务仅限于政策的宣传、竞赛的通知等。受自身整合资源的限制,在融资渠道、项目运营等方面难以进行有效帮扶。

大学生创业耗时耗力,企业很少愿意提供真正的创业机会。政府虽然出台了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但大多属于宏观层面,在操作层面并不明确,缺乏固定标准,更多的像是“一事一议”,在具体实施中也会不停变化,实难奏效。

三、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对策

高校创业教育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学者指出,大学越来越被视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越来越成为知识商业化运用的重要参与者。南京师范大学王建华教授(2020)认为创新创业是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而不是新职能[2]。

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今天,大学作为一种专业组织,必须要有改变自己的能力且勇于改变,才能引领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新旧模式的较量,甚至要“放弃任何已确定的、符合惯例的、熟悉的和令人感到舒服的东西,无论是产品服务或流程、一套技术、人际和社会关系,还是组织本身”[3]。大学的理想早已不局限于知识本身,应把知识的应用作为竞争因素,唯有将最好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到创新创业上,才能通过知识创造价值。

(一)转变观念,营造创业教育氛围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先导,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深刻认同创业教育是当下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潜能的挖掘和自我價值的实现。高校要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制定与专业紧密相连的教育体系,让学生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切实转化教育观念,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利用传统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积极宣传国家扶持创业的政策和优秀的创业典型,形成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舆论氛围,转变家长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高校更应加大对以往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的事迹宣传,开展讲座,活跃相关社团,形成丰富的双创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开启他们创业的原动力。

(二)融合专业教育做实创业实践

高校在学术上的专注、学者的聚集和科研基础条件方面是其他场景不可比拟的,不能舍本逐末、舍近求远,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必须依托专业优势和学术资源,同时要与产业相对接,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的产出更符合社会需求。要提升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解决教师层面把握行业发展的能力,使专业教师真正具有指导学生的创意和实现想法的能力。很多学校的通常做法是,要求没有企业经历的教师必须到企业挂职半年以上,越来越多的高校鼓励教师在岗创业或离岗创业。创业教育本身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课程场景不限于教室,可以在企业或创业孵化园区。要充分整合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目标更加明确,共建产学研平台,成为针对性强的培养双创能力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人人参与创业体验与训练,延伸实践教学的最后一公里。

(三)专兼结合重构双创教育导师

创业对师资质量的要求较高,也具有多元化,教师对学生起着重要且关键的作用。创业教育包含课堂教学、校内模拟实训及社会实践等,不同的环节需要的教师类型不同。高校要从战略高度审视校内的人力资源,按照国家的新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内部跨专业选拔一批有创业经历或者与企业横向课题比较多的学术科研带头人作为创业课程教师,满足学生分层分类创业实践的要求。同时,结合产业和专业优势遴选产业导师,聘请优秀校友和企业管理者到学校兼职,与学校导师一起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情,提升学生对创业实践的理解与认知。孵化基地可以聘请国家级的创业就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等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导师服务,为学生自主创业、师生共创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协同育人构建创业教育生态

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多领域的综合素质教育,高校上下要通力合作,以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质达成为中心,将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精神锤炼贯穿课堂教学、文化引领和实践训练的各个环节,培养时代急需的卓越创新创业人才。清华大学提出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西安交通大学提出的“打造产教互动,融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产业发展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4]都非常值得借鉴。无独有偶,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创业教育走在前列的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也是科研成果转化比较好的高校,在2020年公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中(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后者位列第七,超过南方的一些高校。创业教育是高校的任务和责任,但仅靠高校自身是不能够完成的,高校要与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舒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11):12-13.

[2]王建华.创新创业与大学范式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2):9-16.

[3]彼得·德鲁克.巨变时代的管理[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67.

[4]郑庆华.高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163-167.

1179500783228

猜你喜欢

成果转化创业教育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适应新常态,推动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辽宁省技术市场发展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