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初心“播”大爱
——FM93浙江交通之声主播姚菲菲和她的公益故事

2022-03-19吴中美李津叶子

浙江共产党员 2022年2期
关键词:捐献者自闭症听众

本刊记者/吴中美 李津 见习记者/叶子

姚菲菲,1983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为浙江广播电视集团FM93交通之声主播。2021年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志愿工作者

“昨天我分享了《天才翻译家和他的父亲》这篇文章。很多听众微信上留言说被深深打动,甚至‘北高峰’客户端上有听友说他忍不住痛哭流涕。今天,我想关注躁狂抑郁症,学名‘双相情感障碍’……”每晚8 点,一个熟悉的女声,通过电波,穿透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讲述着人间的善行。

主播叫姚菲菲,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FM93浙江交通之声新闻主播。

作为一名新闻主播和记者,又是一名15年党龄的党员,姚菲菲常年关注公益事业,人体器官捐献、抑郁症、自闭症、罕见病、院前急救、助学等公益主题活动都有她的身影,见证着杭州这座城市不断的文明与进步。2021年,姚菲菲获得“浙江省最美志愿工作者”称号。

“菲菲飞吧”

2007年的五四青年节,也就是姚菲菲大四那年,她光荣入了党。

“党员是优秀人群的代名词,我立志成为其中的一员。”姚菲菲告诉记者,入党是一种精神的召唤。为了能向党组织靠拢,从大一开始她就努力学习,经常参加各种学校活动和比赛,不断在和他人比拼中提升自己。

姚菲菲的网名叫“菲菲飞吧”,“菲”在汉语字典里是草木茂盛的意思,这个名字,寄托了她对生命张力的一种向往。这个网名,同样是她的经历的一种写照。

生在浙江,长在上海,求学在北京,大学毕业时,恰巧碰到云南电视台招聘主持人,姚菲菲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成为了云南电视台的主持人。

在云南的6年里,姚菲菲先后在云南电视台和央视云南记者站工作,从室内主持人到一线记者,从报道国际新闻切换到报道火灾、泥石流、地震……她换了视角,打开了视野,看到了生活中更加真实、鲜活甚至残酷的一面,也更加坚定了她想要通过新闻传播正能量的念头。

2014年,姚菲菲“飞”到杭州,成为了FM93 浙江交通之声的一名主播,她从荧屏前,走到了话筒后面,通过声音和听众连接。

多年来,她大量采访报道人体器官及遗体捐献者事迹,如杭州首位外籍捐献者马克(2016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追授“钱江友谊奖”)、舟山年龄最小的捐献者余东臻、浙江唯一两代三人捐献遗体的家庭等,长期参与浙江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公益服务和活动,如“西湖毅行”“生命接力、荣耀回家”等,她自己也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这些,都是一名党员的最好注解。

走进“星星们”的世界

2015年4月9日,世界自闭症关爱日,姚菲菲第一次开始做专辑报道。

为了深入走近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她采访了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的校长、老师和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在此之前,姚菲菲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仅停留在“来自星星的孩子”,当她真正深入走进他们时,发现“星星”并不美好。这些孩子只有1%有绘画天赋,很多孩子还是智力低下。此外,伴随着他们的还有家庭离异、社会误解等创伤。

开学第一天,主播姚菲菲化身“乡村教师”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河南小学在国旗下演讲/FM93交通之声供图

姚菲菲把这些亲身体验通过电波传递给听众,并在节目中拍卖星星们的画作,帮助生活困难的孩子继续学画。最终,作品被踊跃的听众以超过8000元的平均价格成功竞拍。

节目之外,她追踪关注了好几个自闭症孩子家庭。有一个来自河南的离异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为了抚养自闭症的孩子,她去争取抚养费,去申请好学校,去申请残疾证……这种“为母则刚”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无形中滋养着姚菲菲。

“每当工作中有挫败感的时候,这位河南母亲的故事一直鼓舞着我。”姚菲菲告诉记者,为了关注“星星们”命运的变化,她把新闻做成“连续剧”,让听众陪伴“星星们”一起成长。节目还会不定期邀请浙江大学自闭症医学研究专业机构教授、自闭症儿童家属、自闭症康复组织代表等和听众面对面,以更多样的方式科普自闭症、呼吁关爱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

和“来自星星的孩子”一样,社会对很多心理疾病或者公益活动有着很多误解或是认识上的不足,姚菲菲坚持走近他们。公益和工作,早已自然融合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施比受更幸福”

2019年,在央视举办的主持人大赛上,姚菲菲带来一则“大眼妹”的故事牵动人心。

小女孩名叫“大眼妹”,可是她才出生不久,就因为胆道闭锁濒临死亡,而当时唯一能够救她的就是接受肝脏移植手术。就在“大眼妹”的父母陷入绝望之际,有匹配肝源的消息让整个家庭看到了希望……

姚菲菲短短3 分钟的讲述,被央视新闻微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官方公众号等广为转载,大量网友深情留言。

“施比受更幸福。付出是看得见的,可是得到友谊和真情是无价的,何况我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很小的事情。”姚菲菲说。这些年来,一直奔走在公益一线的姚菲菲,接触了一个个采访对象,一次次记录公益事业的发展,而她也见证了,社会中正在发生着的温暖转变。

拿姚菲菲关注的器官捐献这件事来说,2010年浙江启动器官捐献时只有375人登记。而截至2021年10月底,据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数据,浙江已有8.5 万人报名了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登记。“大眼妹”的故事还在继续,浙江数千位和“大眼妹”一样的器官衰竭患者,因为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的慷慨捐献而获得新生。

再拿普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件事来说,前几年她到西湖文化广场、武林广场采访路人,问大家知不知道AED,会得到“对不起我不需要”“是LED 吧”等一些啼笑皆非的回答,如今AED已经被大量普及。

2021年年底,萧山医院有位医生正在吃饭,附近有人突然倒地,好在旁边就有一台AED,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四分钟”内,医生对患者进行AED 除颤和心肺复苏,成功挽救男子性命。

温暖的故事,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公益,让城市更美好。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截稿前,姚菲菲收到了浙江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函件,拟聘任她为“爱心大使”。今年,她将策划一个系列的声音作品,希望能够让公众对器官捐献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总之,她将继续积蓄力量,发挥职业优势,用行动召唤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大家庭中来,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共产党员的称号是荣耀也是鞭策,要永远不负初心。”

猜你喜欢

捐献者自闭症听众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分析心理护理在机采血小板采集中的效果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听众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哥伦比亚默认公民都为器官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