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

2022-03-19刘兵蒋馨影彭艳贵康宝林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非智力因素数学学习

刘兵 蒋馨影 彭艳贵 康宝林

[摘  要] 学生的数学学习除了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外,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章对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对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进行评分,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动机、态度、意志、性格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情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

问题提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愈发受到重视,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知因素,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 P. Alexander)于1935年提出的. 1950年,美国的另一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 Wechsler)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1],这标志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正式诞生和科学研究的开始.

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的最重要学科之一. 在数学学习方面,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2-4].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中一个维度的目标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目标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等情感因素,这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目前,许多学者对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进行研究[5-9],其研究的对象重点关注城市学生,而忽略了对农村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的研究. 基于上述实际背景,本文研究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特征,以及不同年级之间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情况.

非智力因素概念界定

目前學术界对非智力因素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 概括起来,就其内涵层面而言,“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即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 林崇德认为非智力因素是通过智力活动展现,但需将大方、豪爽、热情等与智力活动无关的心理因素排除在外,即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活动有关、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10]. 就其外延层面而言,徐崇文认为在心理现象的范畴内,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之外的一切心理现象均属于非智力心理因素这个概念的外延之内,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等[11]. 文章采用王光明等人对非智力维度的划分[12],将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划分为5个维度13个因子,如图1所示.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对农村某初中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利用Excel和SPSS26.0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二)研究对象

选取锦州市黑山县某中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该中学学生由来自姜屯、绕阳河、芳山镇、八道壕、常兴、二道、英城子、半拉门、六合等乡镇的共九所中学的学生组成,学生几乎都来自农村. 从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个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选取两个班级,共选取20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05份,其中无效问卷19份,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90.73%,七年级66份,八年级71份,九年级49份.

(三)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采用王光明编制的《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12], 计分方式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从“非常符合”(5分)到“非常不符合”(1分)依次计分,所得数据通过Exce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经检验,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为0.918,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为0.844,分析结果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数据分析

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别对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总体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对不同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特征进行方差分析,分值越高,说明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表现情况越好,分值越低,说明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表现情况越差.

(一)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特征总体分析

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总体得分呈现一个正态分布的趋势,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总体平均值为3.4440,标准差为0.4653,说明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表现情况一般.

从各维度来看,农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情绪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的平均分分别为3.5282、3.1382、3.6222、3.4391、3.4925. 从数据结果来看,农村初中生在态度维度上平均分最高,其次是动机维度,在情绪情感维度上平均分最低.

(二)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特征分析

对有效问卷按照不同的年级进行分组研究,划分为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这三个组别,其中七年级有66名学生,八年级有71名学生,九年级有49名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初中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特征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ANOVA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显著性P=0.002<0.05,不同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表现情况存在着显著差异. 七年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平均分为3.1889,八年级学生平均分为3.1193,九年级学生平均分为2.9338. 通过该项数值可以发现农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和年级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可见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随着他们年级的升高,他们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得分有所降低.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初中生在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上的年级差异,接下来对非智力因素各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

1. 数学学习动机维度的年级差异

学习动机维度P=0.003<0.01,说明不同的年级之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七年级学生的总体平均分高于八年级的学生,而七、八年级学生的平均分又显著高于九年级学生. 可见在农村初中生当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逐渐减弱. 此外在具体的因子当中,认知性动机、外部动机和成就需要,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出现平均分越来越低的现象,其中外部动机因子P=0.200>0.05,所以三个年级之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数学学习情绪情感维度的年级差异

农村初中生在情绪情感维度中,无论是总的平均分还是各个因子的平均分,三个年级之间的数据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在这一维度当中没有体现年级之间太大的差异性. 七年级学生在数学情绪情感维度的平均分高于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学生的平均分又高于九年级学生,随着学生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农村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也会逐渐出现情绪情感的波动. 对情绪稳定性这一因子来说,八年级学生的情绪更为稳定;在学习焦虑这一因子方面,九年级学生的学习焦虑感要高于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效能感这一因子上,七年级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最强,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最弱.

3. 数学学习态度维度的年级差异

数学学习态度维度P=0.042<0.05,说明三个年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八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最好,其次是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态度最不好的是九年级的学生. 数学学习态度维度包含数学观、学习信念、学习责任感三个因子,在数学观和学习信念两个因子上P值均小于0.05,三个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学生年龄和年级的升高,他们在这两个因子上的得分降低. 学习责任感因子P=0.138>0.05,因此三个年级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学习责任感这一因子方面,八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责任感最强,其次是九年级学生,学习责任感最差的是七年级学生.

4. 数学学习意志维度的年级差异

在意志维度和其各因子中,P值均小于0.01,说明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随着学生年龄和年级的增长,他们的意志力减弱,同时在学习自律性和坚持性因子上也会减弱.

5. 数学学习性格维度的年级差异

数学性格维度P=0.012<0.05,说明三个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性格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七年级学生的平均分最高,九年级学生的平均分最低. 数学性格维度包含质疑精神、好胜心两个因子,质疑精神因子P=0.249>0.05,三个年级之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对于这三个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质疑精神没有太大的差异;好胜心因子P=0.010<0.05,说明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好胜心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七年级学生的好胜心最强,九年级学生的好胜心最弱.

讨论

(一)总体特点

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总体平均分为3.4440,说明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表现情况一般. 在各维度上,态度维度平均分最高,其次是动机维度,说明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态度较为端正,并且有着较强的学习动机,渴望自己能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 但是他们在情绪情感维度平均分最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自尊心极强,当意识到有些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就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 另外,农村初中生大部分都是寄宿在学校,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他们的安全感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也是情绪情感产生波动的原因之一.

(二)年级特点

对于不同年级的农村初中生来说,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得分最低,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得分最高. 非智力因素得分之所以随学生年级的升高而显著降低,一方面是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并且农村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智力方面的发展,而忽略了學生非智力方面的培养. 另一方面,学生从进入初中开始,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地进入青春期,学生情绪极易动荡,同时也会感到迷茫,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从非智力因素各个维度上来看,农村初中不同年级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在动机、态度、意志和性格维度中存在年级差异,但是在外部动机、学习责任感和质疑精神因子方面没有年级差异;在情绪情感维度中不存在年级差异. 其中在动机、情绪情感、性格和意志四个维度当中,农村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动机、情绪情感、性格和意志的强度逐渐减弱;在态度维度当中,八年级学生得分最高,九年级学生得分最低.

七年级学生刚升到初中,对新的学习环境充满好奇,往往会表现出积极的求知欲望,这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平均分最高,表现情况最好. 学生到了八年级,从研究结果来看,与七年级相比,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平均分有所下降,但是在态度这一维度,以及情绪稳定性、学习责任感、质疑精神这三个因子上平均分有所上升. 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平均分下降的主要原因,首先在八年级这个时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骤然下降,并且容易出现学习分化问题或行为问题等;其次,在这些学生七年级时,学校没有注重对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到了九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中考,有些学生为了升学会有学业的压力;有些学生会选择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系统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他们会更少地关注学习;在农村也有学生会选择初中毕业后就进入社会;甚至还会有学生感到迷茫. 这导致学生到了九年级出现严重的分化现象,并且会有更多的学生放弃对学业的学习,造成九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平均分最低.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 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表现情况一般,其中在态度维度上平均分最高,其次是动机维度,在情绪情感维度上平均分最低.

2. 不同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情况最好,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情况一般,九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情况较差.

3. 不同年级在动机、态度、意志、性格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情感维度以及其各个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建议

根据目前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应加强对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平稳的情绪、端正的态度、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性格品质. 下面给出一些具体建议:

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农村中学生源差,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深浅得当、难度适宜,知识以够用为准,使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丰富材料的呈现方式、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等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对农村初中生多鼓励、多表扬,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多关爱、多引导,使学生树立信心.

2. 加强学生个性指导,充分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潜能

农村初中生在学习方式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厌学的情绪较高. 教师要进行因材施教,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要允许学生有独特的行为方式,在活动安排上,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他们能够独立开动脑筋,自己去设计行动,但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离不开大量的日常行为习惯的约束和心理辅导. 农村学生在初中这个阶段,其可塑性很强,抓住每个学生心理特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必要手段.

3. 家校联合,共同参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监护人,因此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管理非常重要. 而农村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外出经商务工,不能陪伴在孩子左右,学生严重缺乏家庭方面的教育. 学校和家长要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对于留守儿童,学校要与外出经商务工的家长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要将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如实地反映给学生家长,并且也要及时地从学生监护人那里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同时家长更要经常地与学生保持联系,在给予学生物质保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的变化. 学生的家长、监护人和学校三者之间要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 D. Wechsler. Cognitive, conative, and non-intellective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50, 5(03):78-83.

[2] 房之华. 以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J]. 数学教育学报,1999, 8(03):33-36.

[3] 顏中玉. 非智力因素对高师数学学习影响的调查[J]. 数学教育学报, 2001, 10(02):44-47.

[4] 熊春连,王延文,王光明. 数学优秀生的学习心理特征[J]. 数学教育学报,2009,18(02):42-45.

[5] 付国华. 高一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与其对策[D]. 东北师范大学,2006.

[6] 胡红利. 非智力因素对高中生数学学习影响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2018.

[7] 闫艳. 初中生学业情绪、学习兴趣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4.

[8] 黄静. 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12.

[9] 李仕红. 探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及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D]. 南京师范大学,2004.

[10] 林崇德,余国良. 对“非智力因素”争议问题的几点看法[J]. 中国教育学刊,1994(02):25-29.

[11] 黄浦区“初中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发展与教育”综合实验课题     组,徐崇文. 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发展与教育综合实验报告(上) [J].上海教育科研, 1992(01):34-40.

[12] 王光明,李爽. 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的编制[J]. 数学教育学报,2020,29(01):29-39.

3717501908253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生非智力因素数学学习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