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高中学生听力水平提升策略*

2022-03-18邵惠科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语篇听力

邵惠科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 (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发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1]。活动的前提是主题和语篇,即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改变“空壳化”的语言教学;活动的性质是语言、文化、思维的有机融合,改变肤浅化的语言教学;活动的方式是听、说、读、看、写,是多种技能的整合,改变过分强调单一技能的训练[2]。现今的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英语听力教学方法和理念,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英语学习活动的特征

英语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教学活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三个特点: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

(一)综合性

综合性主要是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语言技能的整合性。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分析,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外,还包括主题语境、语篇类型、文化知识、学习策略、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等。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倡将这些与语言运用相关的教学内容要素通过主题语境和语篇载体整合起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将看、听、说结合,或将听、说、读、写结合。

(二)关联性

关联性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关联学生的生活、关联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活动之间的联系。关联学生的生活是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针对某一个话题,学生一定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教师要想办法去激活其背景知识。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之间不仅要有思维层次的递进,也应有主题意义的提升。主题意义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三)实践性

实践性可以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去理解。在英语教学中,要时刻牢记语言的工具性特征。首先,实践性要求教师注重真实语境的设置;其次,实践性要体现学生的语言交流与互动;最后,实践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输入行为,而且要关注他们的语言输出行为。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既要有语言理解性活动,即语言输入,包括听力、阅读等,更要有语言表达性活动,即语言输出,包括口语和写作。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听力活动设计

《课标》 指出,要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改善英语教学,最终实现科学教育。教师要相应转换角色,改变“一言堂”模式,使语言、文化和思维发展融为一体。“听”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听的过程是理解的过程,它基于学生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发展而来,利用现有知识构建新知识。作为一项基础的语言技能,听力在学生的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

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学活动偏向于检测学生听的能力,传授做题方法,但往往没有适合的语篇情境,更谈不上系统的听力指导。听力材料大多由长短不一的对话和选择题构成,间或夹杂着填空题,主要倾向于学生被动地输入和理解,而不是体现思维品质的输出。教师一般直接播放录音,由学生阅读题目后对选项进行选择,完成各种练习。教师往往重视听的结果,而不过多关注听的过程。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和真正体现学生能力发展的高中英语听力活动设计应包括听前任务、听中训练和听后活动三方面。

(一)布置听前任务

在进行听力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听力情境,为正式的听力活动展开做铺垫,加强学生对于主题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题目,预测听力材料相关内容,可能会涉及的话题和相关表达,使学生提前进入话题情境,做好听力准备。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展示活动,如让学生以同桌二人结对或是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言分享。通过口语的方式,使被动输入变为主动输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加深理解,得出关于主题的不同看法。

(二)重视听中训练

在听力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不同语篇类型采用不同的听力训练策略。如果语篇是说明类文章,那么听力重点应当放在对说明事物的理解和作者态度上;如果语篇是记叙类文章,那么应该着重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如果语篇是议论类文章,那么应当注重对所论述话题不同角度的观点。此外,学生应该明确语篇故事发展方向,提前进行预测,理解语篇,结合语境推断出意思,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听力障碍。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一定的听力习惯,比如养成摘录高频关键词、注意连接词和记录数字的意识,科学而高效地理解听力材料内容,完成内容输入。

(三)拓展听后活动

处理完听力语篇后,教师应当和学生一起对语篇所涉及的话题归纳整理,进行说、读、看、写等听后活动的拓展与延伸。对于语篇中出现的生词和关键表达,可以用摘录的方式进行汇总,不仅记录单词的中文释义,更要辅以英文解释和结合情境的应用,让生词在情境里活起来。在听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与话题相关的写作和听力训练,锻炼其能力。结合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相关词汇表达与自身已有知识相结合,写一篇关于相关话题的应用文,由教师筛选后与全班学生一同修改和欣赏。比如可以从“人与社会”这一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甚至可以进一步走出课堂,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走出学科的桎梏,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层面上进行教学。

四、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提升高中学生听力水平的策略

(一)自主选取听力材料,增强学生学习主导性

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活动的实践性,实践性重视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而语言运用则离不开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听力材料的选取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基于学生的基本学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于所选取的听力材料为学生构建新的知识,实现不同梯度不同层次学生英语能力的整体提高[3]。

教师在选取听力材料时,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力等角度出发精心挑选,采用适宜的符合英语交际情景的呈现方式。若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发现学生听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能够自主查找和分析材料后,教师也可以适当将选取材料的主导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辅助下自主选取听力材料,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导性。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有成长启发性的听力材料。有一篇标题为“Best Job in the World”的材料,语篇为科幻故事,讲述的是一名女孩戴上一台“工作探测仪”,通过虚拟影像体验不同工作,描写不同的工作内容。材料富含故事性,女孩体验了消防员、渔民、作家三种不同工作,并从中受到启发,最终找到了最适合的工作。在听的过程中,针对工作这一话题,学生能够积累许多相关词汇。话题内容适合学生发展,对于高中生而言,正是明确发展目标,树立远大理想的时候,学习这篇材料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适的工作观,促进学生未来的成长进步。

(二)实现语言技能整合,将听与读有机结合

英语学习活动观对活动设计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而语言技能的整合是体现活动综合性的重要方面。日常课堂中,听力教学由一系列的听力活动所构成,而听力活动必须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结合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共同展开,以不同形式呈现。就听力与阅读教学而言,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注重课文录音。课本的录音非常好,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么好的教科书,应该把它用到极致,教师可以把听力录音发放给学生,让有条件的学生回家就听。为了引起学生对听力的足够重视,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做好每一次听力训练,对于错误率高的题目反复听,让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笔记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好听力材料,整理出好词好句,并进行齐声朗读,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听力训练。

(三)有效利用多模态听力资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活动的关联性,教师在日常听力教学活动中要多设计反映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或故事,即教学活动要关联学生生活。教师可以选取多模态的听力教学资源,如音频、视频、文字材料和图片等,通过多形式整合、多感官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调动多模态感官,增强听力训练有效性

听力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需要教师针对英语国家文化、历史等背景知识进行教学,而网络这一媒介能够提供丰富的多模态教学资源。如TED 能让学生接触到西方比较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影视作品能让学生以第一视角感受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时一定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在听力多模态下的主动性。比如在对话、会话、讨论、会谈等交互性较强的听力训练中,可以使一方静音,让学生代替对话,以锻炼学生协商、澄清、轮换、维持、结束等能力。在呈现电影、纪录片、卡通片、故事片和旅游胜地等趣味性较强的视频材料时,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比如在关键处暂停,让学生猜测后续发展,然后再放声音,让学生听并验证自己的预测。也可中途静音,让学生自行配音,或者单放声音,让学生描绘地点和情境。在演讲、展示等独白形式的听力训练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听写、复述等练习。这些多模态听力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保证听力训练的有效性。

2.设计多模态听力活动,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信息技术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通过微课、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利用互联网搜寻和筛选有效听力教学材料的能力,利用学生常用的微博、QQ 空间、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建立英语听力学习平台,选择合适的以听力为主导的多模态教学资料来指导和训练学生;同时,教师要善于发掘和英语相关的新兴App,能够灵活运用翻转课堂和微课等信息化授课手段,并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视频讲座,与学生展开网络讨论,延展听力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近几年的英语流利说、百词斩都合理利用了多模态理念,做到了技术层面上的因材施教,能够针对学生现有水平,结合当下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围绕听、说、读、写、看设计英语学习活动,助力培养学生视听说等能力。相较于传统英语听力教材,这类新型材料大多具有科普性或故事性,不仅提供了语境,还科普了知识,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思考并研究如何落实好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听力教学,培养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在教法上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语篇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