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大幕开启

2022-03-18刘建武

领导月读 2022年1期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叶剑英公报

刘建武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的提议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题记

40年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早已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历史性变化,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的提议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于光远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他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这次历史转折的见证人之一。他说,那次历史转折,“对于今天和未来有用,甚至宝贵”。他在《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一书中回忆道:“三中全会举行的日期为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为期5天;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举行的日期是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为期36天,中央工作会议举行的时间为三中全会的7倍。三中全会是正式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中央工作会议为三中全会做好了充分准备。”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对于这个讲话,于光远在书中这样回忆:“邓小平的讲话由于精辟地、全面地论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务和组织问题,出席者都知道它实际上就是这个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的讲话不仅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提出了会议的主题,还明确提出了会议的指导思想。

于光远特别提到了叶剑英,他评价“叶剑英功不可没”。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提出“摆开了讲,免得背后讲”,并对邓小平给予了鼎力支持,在会上还提出要培养接班人的建议。

何训祥是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团原团长,当年任某警卫连连长,带领全连官兵参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警卫执勤任务。他讲述了一个别样视角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他记忆中,12月18日那天寒气逼人,瑟瑟寒风不时吹起。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日子,一个特别的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却使中国从此走向了春天。

随着一声清脆的哨音响起,何训祥和全连官兵闻声而起,比平时提前1小时起床,因为他们知道当天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即将在警卫目标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召开。当时何训祥他们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会议,“只是从提供的会议资料上看到出席会议的高级领导很多”。

18日上午8时许,一辆红旗轿车驶进京西宾馆车库,这是第一辆到达会场的车辆。何训祥先看了一下车牌,然后见华国锋从车里径直向电梯走去。没过多久,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进入宾馆3楼会场。

夜深人静,寒风料峭。站在哨位上的何训祥却看到,京西宾馆几层楼的房间仍灯火通明。他知道,那是与会领导正在挑灯夜读,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这是领导在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呕心沥血!”

在会议休息期间,何训祥看到这样的场景:与会代表三三两两走出宾馆,结伴在院子里散步。有的边走边讨论,有的边说边用手比画着,有的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显然还在思考着。

12月22日,是中国农历的冬至。这一天,北京距离太阳最远。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闭幕却让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都暖洋洋的。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公报最后一段话这样说:明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3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全军指战员和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30周年的最好献礼。

12月23日,会议公报通过广播传遍千家万户。何训祥也是在广播中听到公报的,至此他才知道这几天在京西宾馆召开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年,何训祥回到河南周口的老家,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父老乡亲们开始包产到户,屋里有粮食、开始天天吃白面,经常买肉吃。他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猜你喜欢

十一届三中全会叶剑英公报
叶剑英的港澳情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叶剑英(上)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从公报解读2014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