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10年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2022-03-18李稻葵

领导月读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债务挑战

李稻葵

未来5到10年,中国经济会遇到哪些挑战?

有三个挑战需要高度关注,这三个挑战也会带来格局性变化。

第一个挑战,中国在经济转型和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与世界经济加强交流,除了技术和人才的交流,还应该加强人文层面的交流。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具有很大潜力,目前在人才和技术层面出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如何化解和引导这样的国际情绪,这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第二个挑战,在经历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中国经济需要进行深入调整,但是对为了应对危机或者突发情况而采取的非常规政策操作,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做好政策回归的准备。

举例来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中国经济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了刺激经济出台了4万亿计划,此外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宏观政策也侧重于“六保”“六稳”,但是这些政策最终要回归正常化,经济需要休养生息。应对冲击的短期刺激所带来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债务,现在企业负债率较高,地方政府债务也处于高位,所以宏观政策的下一步重点是如何化解这些风险。不进行债务重组,中国经济将会遇到阻力。

第三个挑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逐步凸显出来,缓解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时间,但也需要从根本上找到解决办法,就是找到重大问题的解决机制。

当前有三个社会问题需要尽快找到解决机制。

第一个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中国18岁至60岁的劳动力人口已经在2015年达到峰值。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绝对数下降,这是一个大趋势,不可能逆转,但是要有一个应对的机制。

应对人口老龄化,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提高生育率,补贴生育妇女的生育成本;另一个是实行弹性退休,提高延迟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

提高生育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帮助那些有意愿生孩子的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减轻生儿育女的成本,很多职业女性担心生孩子影响工作而推迟或者不要孩子。

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除要解决生育问题之外,还要考量延迟退休的问题。目前的退休年龄是女性职工55岁、男性职工60岁,但随着人口的整体健康状况上升,要为那些身体好并且愿意继续工作的职工提供一套弹性退休制度。

第二个社会矛盾是经济的“南重北轻”,南方经济相对活跃,人口从北方流出,包括东北地区。要遏制住人口流出地区经济过快下滑的趋势,必须要扶持地区的相应产业,帮助这些地区吸引符合长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产业,比如东北的装备制造业还是有发展潜力的,这个问题要在未来5年之内解决,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第三个社会矛盾是教育和医疗,这方面老百姓意见较多,比如医疗方面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教育方面的补习班遍地开花等问题,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必须要不断改革,持续增加对教育、医疗的投入。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给经济格局带来了巨大变化,“十四五”规划给定了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中国经济未来5到10年会有怎样的发展特征?

中国经济未来将呈现六个新特征。

第一个特征,未来5年是一个重要的调整期,经济增速会下降到5.0%—5.5%。但未来5年经济走势可能是U型的,先下降然后调整到位,到“十五五”规划,也就是2025年至2030年,经济增长速度还可能进一步回升。

第二个特征,产业深度地、大规模地重组的5年。经济增速一下降,市场就会受到影响,同时有很多产业的产能过剩还是比较严重,所以要创新、要发展、要绿色,这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产业调整,很多企业会退出,会被其他企业兼并重组。

第三个特征,未来5年科技会深入到各个产业里面,改变产业形态。

第四个特征,绿色产业进一步发展。

第五个特征,能源储备、能源管理将成为重要行业。

第六个特征,未来5年会看到国家之间签订更多的对外投资贸易开放协定。

未来5年的金融也将呈现六个新特点:第一,围绕创新的各种金融生态将会更加活跃和健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会进一步涌现;第二,债务重组将是重中之重,未来5年将会持续出现公司破产、债务违约的情况,债务资产管理公司也会涌现出来;第三,长期债务增加,绿色减碳、绿色基础设施需要融资,有些项目的投资周期会长达20—30年,需要更长期的融资方式;第四,政府债务更加透明,可以考虑将地方债务并入国债,由财政担保,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帮助中国经济轻装上阵;第五,美国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上升了,但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不是很大,虽然进口原材料持续上涨,但整体国内产能还是相对过剩,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传递的压力并不大;第六,广义的数字货币将会出现,所有的交易都会留存痕迹,不仅未来现金流是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还会形成高效透明的监管新模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2060碳中和”是中国首次提出明确的减排目标,表明中国经济将开启长期的低碳转型模式。这一目标不仅能驱动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还将通过全球产业链的深度协作,在全球范围发挥更广泛的影响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良好示范。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债务挑战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