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2-03-18张军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手术指标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转子间骨折

张军

摘  要:目的  探讨利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手术方法,防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与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骨外一科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计算机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B组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手术指标、髋关节恢复状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负重时间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状况评分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  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更为突出,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负重与髋关节恢复所需时间,加强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程度,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手术指标;髋关节恢复状况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5-00-04

股骨转子间骨折具体部位为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相关资料[2]显示,在相同的外界刺激和环境下,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患者。分析其主要原因为老年患者自身身体素质较差,机体功能与骨质有所降低,肢体不灵活,难以承受外界冲击[3]。当老年患者患有该疾病时,常常会有下肢疼痛、运动受限、下肢畸形、淤血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4]。因此如何有效防治该项疾病,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运动情况与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现阶段关注的重点[5]。针对该疾病,目前临床上有两种常见的手术方法,分别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二者各有优缺点[6]。但针对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的记录与资料较少,难以进行临床查阅[7]。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骨外一科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其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对两种方法的效果与价值进行分析与记录,为后续治疗与研究提供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骨外一科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计算机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7.50±2.26)岁;病程2~5 d,平均病程(3.50±1.24)d;骨折类型:髌骨骨折18例,胫骨干骨折13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致病因素:外界击打15例,车祸损伤10例,意外滑倒15例。B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8.00±2.19)岁;病程2~4 d,平均病程(3.00±1.03)d;骨折类型:髌骨骨折14例,胫骨干骨折15例,胫骨平台骨折11例;致病因素:外界击打11例,车祸损伤12例,意外滑倒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诊疗指南》[8]诊断为股骨转子骨间骨折;②具有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③年龄不超过80岁。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不能提供临床查阅者;②患有较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或神志不清者;③身体素质较差,且有重大疾病史,如患有全身血液疾病、肝功能不全等,对本组研究不耐受者;④骨折时间过长,超过4周者。

1.3  方法

手术备品准备。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应提前将手术备品与手术器械准备妥当,主要手术备品包括人工髋关节假体(生产企业:山东威高海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XDZ67 20×5.0 mm;注册批号:20153130563)、股骨转子髓内钉(PFNA)(生产企业:大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手术方法。A组:①给予患者适量的丙泊酚注射液(生产企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2.0~2.5 mg/kg静脉滴注,对其进行椎管内麻醉。②待麻醉成功后,患者采用平卧位姿势,卧于牵引床上,并使用牵引绳牵引患者下肢。③在C形臂机下对患者下肢进行内收牵引复位与内旋,并在牵引床上维持复位状态。④运用C形臂机确认患者的股骨大转子间进针点,将其上方2 cm处作为中心,并做4.0~5.0 cm的切口,同时将大转子尖部中后处作为进针点(约1/3)。⑤将导针从进针点穿入,并沿右股骨髓腔打入,直达股骨髓。⑥运用空心髓心钻将股骨髓缓慢扩大,并选择合适尺寸的髓内钉,在大转子尖近端将主钉插入。⑦成功插入后,在患者的股骨远端与近端约1.5 cm伤口处锁定螺钉,并在标记处安装导引装置。⑧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并对伤口进行逐层缝合。B组:①给予患者与A组等量的丙泊酚注射液,并采用同样的麻醉方式。②待麻醉成功后,患者采用侧卧的姿势,卧于在手术台上,对其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做8~10 cm的切口,分离患者臀大肌,并将外旋肌群止点进行切离,同时将患者的关节囊缓慢切开,使患者的股骨头完整显露。③若患者股骨颈骨块存在较多的残留(骨矩残留),医护人员应将患者股骨颈锯断,同时应注意小转子与股骨颈间的距离不超过1.0 cm。④将锯断的股骨头取出,对髋臼窝和股骨上段骨折端进行清理,并用钢丝进行固定与捆扎,若固定过程中发现存在大转子块,则需采用张力钢丝进行固定。⑤根据患者骨折与股骨髓腔情况,选择具体固定方式(骨水泥或生物固定)的人工股骨头置换。⑥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并对伤口处进行逐层缝合。

术后处理。术后应给予两组患者同等剂量的抗生素,并保持相同的给药时间(48 h或72 h),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为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等。同时对两组患者放置留置管,于24 h后拔出。

1.4  观察指标

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髋关节恢复状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与数据分析。

手术指标。记录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主要包含手术所需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负重时间与住院时间。

髋关节恢复状况判断指标。两组患者采用髋关节评分表(Harris评分表)评分,量表包含日常活动、步态等评分项目,量表为百分制。患者依据其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自身状况进行打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髋关节恢复状况越优。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或患有并发症的人数与概率,并发症主要包含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创口感染和再次手术四项。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创口感染+再次手术)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负重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状况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均逐渐恢复,B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状况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低于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患者髋部受到外力击打或多种外界暴力引发的骨折,其中老年患者占比最高,已成为我国常见的骨折类疾病[10]。针对该疾病特点与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但该方法效果较差,同时该方法的卧床与静养时间较长,增加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常见的并发症有压疮、褥疮等,不利于后续治疗的开展[11]。随着经济水平与患者要求的提升,保守治疗逐渐被手术治疗所取代[12]。临床上多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手术方式,且二者手术原理不同,各有优缺点[13]。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方法是以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作为基础,并对后者进行更改与创新的手术方法,其原理为将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螺钉更换为螺旋刀片,进而增加了刀片与股骨颈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螺钉松动、位移和断裂的概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14]。同时该手术方法通过直接打入螺旋刀片(无需进行钻孔扩髓),增加了刀片周围的骨质密度与把持力,具有控制骨量流失的功效,临床效果较为突出。

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方法则是采用人工关节替换受伤、骨折的关节,并运用骨水泥对间隙进行填充。由于骨水泥具有加固与固定的作用,进而实现了人工关节的良好结合,在加快骨折愈合、再生长、降低患者术后不适感方面效果显著。

本研究对患有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了两种手术方法,经研究可发现,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更优,具体表现如下: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负重时间分别为(80.83±17.27)min、(168.54±76.82)mL和(43.61±9.88)d;而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负重时间分别为(63.79±8.82)min、(97.41±45.68)mL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负重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2.21±3.24)d和(14.76±4.2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内,B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恢复状况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整体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张建等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可信度较高。

综上所述,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该方法手术时间较短,有利于缩短患者负重时间与术后髋骨恢复所需时间,预后效果更优,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符方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7):30-31.

[2]万乾,杨小华,张擎柱,等.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35):5590-5595.

[3]郑陈平,邓庆卓,游伟军,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2):2085-2087.

[4]张茗慧,邓建龙,陈小勇,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6):1159-1162,1180.

[5]张擎柱,樊琪,尹雪莲,等.三种植入物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24):3805-3811.

[6]左思力.半髋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风险评估[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28):4440-4445.

[7]董哲.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52-53.

[8]中国脆性骨折联盟,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创伤骨科学术工作委员会,白求恩·骨科加速康复联盟,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诊疗指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0,22(2):93-99.

[9]薄舒心,王倩,陈萍.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EvansⅢ 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对比[J].河北医学,2020,26(2):259-263.

[10]张大威,黄林海.人工股骨头置换和PFNA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浙江医学,2018,40(15):1719-1721,1725.

[11]刘学锋,刘晶,徐红利.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6):29-30.

[12]张小宝.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J].甘肃医药,2018,37(6):533-535.

[13]刘明辉,王凤芹.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7):117-118.

[14]馮殿发,崔采云.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20,23(6):847-850.

2656500511326

猜你喜欢

手术指标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转子间骨折
尿道肉阜行环切联合尿道—阴道间距延长术的临床分析
微创甲状腺手术和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23例疗效观察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