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次他讲课,旁听的学生多到挤不进教室

2022-03-17

飞碟探索 2022年5期
关键词:王淦昌程开甲物理系

直到年近七旬,程开甲院士仍以敬慕之情回忆起王淦昌先生的课。那时王淦昌先生在浙江大学任教,物理系高年级只有3个学生,但他每次讲课,旁听的学生甚至多到挤不进教室,有许多低年级学生就在室外打着伞听他讲课。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程开甲就是当时旁听的低年级学生之一。程开甲院士回忆:王先生的课新鲜、生动,每次去听,都大有所获。

王淦昌(1907—1998),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盛誉,一生中3 次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1925年,18歲的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第一届本科生,在战火中埋下科技报国的志向。1936年,29岁的他受竺可桢邀请,任教浙江大学物理系,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20年执教生涯,桃李满天下,他在国防科研领域言传身教,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1961年,54岁的王淦昌参加我国原子弹研制工作,成为马兰试验基地年纪最大的科学家,从此隐姓埋名17年,以身许国。1964年,57岁的王淦昌提出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1999年,王淦昌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然而,他没能亲手接过这份荣誉。2022年是王淦昌先生诞辰115周年,他用一生书写了一个中国科学家的无私与担当。

猜你喜欢

王淦昌程开甲物理系
王淦昌:以身许国铸长剑
“我愿以身许国!”
——纪念王淦昌诞辰115 周年
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师兄弟争论
学普通话没有完成
殷殷情深
行在科研 育在四方——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教授黄善仿
与诺奖只差一步
酷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