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河南省科普传播及发展研究

2022-03-17许馨柯

河南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科普公众科学

许馨柯

(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科学化,对科学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普及在我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强烈诉求。依托科技进步产生的新媒体在极大地提升科普信息传播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如何依托新媒体在复杂、多元的传播模式下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对于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普对于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关键作用[2]。1996年2月,我国首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强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正式将科普定义为“科学技术普及”;20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针对科普的法律《科普法》,明确规定科普职责和权利。2003年,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各方面要统筹协调发展。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发布对提高全民素质工作做了全方位规划,我国科普事业进入了创新发展时期。2014年12月,中国科协发布《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科普信息化的正式提出,也是对传统科普的全面升级和创新,这一时期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更强调公众的需求。

1 科普传播的主要阶段

科普传播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主要有三个重要的阶段: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和有反思的科学传播。科普传播的立场也由传统科普阶段的国家(或政党)立场转变为公众理解科学中的科学共同体立场,再转变为有反思的科学传播中的公民立场,逐渐走向多元立场的共生[3]。

1.1 传统科普的传播

传统科普又称“中心广播模式”,传统科普的特点是其科普理念是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中衍生出来的,是国家(或政党)为了维护社会安定而强调科学权威和科学信仰,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和教导。这种模式的缺点就是多讲知识技术,少讲方法过程,大众被动接受,影响力较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传统科普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科普传播理念与时俱进。

1.2 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

公众理解科学又称“欠缺(或缺失)模式”,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报告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新理念即为该模型的典型代表[4],新的科普理念虽然关注到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接受程度,但是忽略了公众本身具有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储备。

1.3 有反思的科学传播

随着科普传播的发展,在上一段科普传播的基础上,杜兰特提出了“民主对话”模型,即有反思的科学传播,该模型强调公众、政府、科学家之间的平等交流。这种方式让公众享受了学习正规科学的权利,使公众真正地参与到科普传播中来,夯实了公众参与科技实务的理论基础。随着全国科学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科学传播的影响逐渐从互补的角色转化为主导的角色,公众对于科技信息的接收有了更多的渠道,自主性进一步提高,但科学传播要实现更好的宣传效果,需要公众、政府、科学家之间不断进行对话。

2 河南省科普传播的工作现状及面临挑战

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普信息传播的方式等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公众对于科普信息的需求愈加多样化,接受科普信息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国科发政〔2017〕136号)中指出,科普工作对象要向全体公众转变、科普内容要向普及新技术新成果转变、科普信息传播方式要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和互动转变[5],突出了新媒体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科普传播工作起步较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等,但是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传播工作已开启新的篇章。

河南省是全国经济、人口大省。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提出2035年把河南省打造成为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目标。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6]。目前,河南省已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8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398个,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在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科普活动形式应用上,充分利用“科普日”“科普周”“科技下乡”“科普大篷车”及开放日等形式,灵活运用展示、媒体传播等多种方法实现科普传播。

但是,研究表明,河南省科技工作者主要以报告讲座的形式来参与科普活动,这种较为传统的科普创作模式占比52.63%[7],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发展壮大,仍采用传统的科普传播手段,创新力度不够,削弱了河南省的科普内容转化。

3 新媒体环境下河南省科普传播的对策建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2年2月25日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 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规模稳步增长,上网总时长保持增长,上网终端设备使用更加多元。在互联网加速创新应用、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新媒体科普传播迎来了更多机遇。

传统的科普信息传播大多注重知识技术的宣传和普及,由信息发布者单方面向大众发布科普信息。且传统的科普形式单一,尽管报纸、图书、电视、广播等科普专题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但是传统媒体传播的内容载量和形式已经到达发展瓶颈期,严重制约了科普发展的广泛传播。而新媒体的发展恰好弥补了这些短板,新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碎片化时间即可享受到海量定制化信息,且可以及时进行反馈,这完全突破了传统媒体环境的制约。因此,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机遇,找到新媒体环境下科普传播发展的路径十分必要。

3.1 拓展科普渠道,加强资源共享

随着科普传播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普传播的路径有了更多可能性。虽然报纸、图书、电视等传统媒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逐渐边缘化,但也并不是立即被淘汰,应该加强数字化科普平台建设,整合传统媒体丰富的科普资源,积极拓展科普渠道,从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微博等多种渠道的融合发展方面加强科普传播,做出高质量的科普作品,扩大科普传播范围,提高科普传播效果。

3.2 重视新媒体科普传播的管理工作

随着新媒体科普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的进步,科普传播者的身份逐渐大众化,主流科普机构在网络中的话语权被分流,权威的科普信息被冗杂的网络信息所淹没。提高对科普传播的规范管理,利用数字化新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是加强科普知识传播的必要条件。一是要继续把政府监管职责放在首位,加大对海量科普资源的管理力度,对科普信息发布的源头进行把关,优化科普传播的信息质量,提高科普内容质量。二是要注重科普语境,新媒体环境下科普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对于突发事件要做出快速判断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引导正确舆论,杜绝伪科学,实现科普传播良性互动。

3.3 培养和壮大科普人才队伍

科普传播离不开优秀作品的加持,需要优秀的创作团队来保证高质量的产出。为了保证新媒体科普传播的质量和数量,保证科普内容的科学性,要求科普机构应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引擎,加强新媒体科普传播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对优秀科普传播人才进行继续教育等促进交流探讨,适当引进技术开发人才,比如,建立专家工作团,提高科普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优化整合各方力量,壮大新媒体科普人才队伍,为新媒体科普传播时代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科学传播专业人员的职称评定标准,吸引更多优秀的科普传播人员。

4 结语

从传统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再到有反思的科学传播,科普传播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现在已进入全新的媒体科普传播阶段。新媒体时代媒体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传播效率的飞速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对于科普传播而言,其目的在于宣传科学文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加强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增强大众的体验感,带动公众积极参与到科普传播建设中来,真正实现全民科普。在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的不断进步中,在互联网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也许还会出现新的科普传播问题,但是只要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把握规律、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加强管理,就会在新媒体时代的未来实现更好的科普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科普公众科学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