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中的工艺美术

2022-03-17

天工 2022年16期
关键词:美好事物美术学友人

文 崔 昊

我1978年出生,因年龄焦虑总耍赖说自己是80后。从小父亲就引导我学美术,未曾想竟成了饭碗。尽管家境平常,但小学时父亲最多同时订购八九种美术刊物。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那些美术刊物几乎奠定了我未来的一切:大到三观思想、中到职业规划、小到审美取向。那时的美术在学科和专业层面的划分远未有如今这样精细,我也因此有幸通过这些美术刊物对工艺美术有了较早的关注。记忆中的工艺美术曾是非常独特而又非常拉风的存在。

说其独特,是因为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各个艺术设计专业都刚刚起步,远未形成专业方向甚至是独立专业。很多在今天看来应该叫作“视觉传达”“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的作品在当时都被笼统地称为“工艺美术”,或实用美术。于是,当时的美术也常被划分为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大类。这也使得当时的工艺美术内涵非常宽泛。以至于如果对方说自己从事工艺美术,往往要追问好几次才能知道对方究竟从事哪方面。而同比之下的纯美术至多问一下画种和题材就完全知晓了。

如今艺术已上升为学科属类,拥有美术学、艺术设计、艺术理论、音乐、舞蹈等多个一级学科。工艺美术作为二级学科曾短暂归属于美术学,后又被划分到艺术设计旗下。在此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似乎彻底回归,甚至回归到了人类文明的萌芽之时——只作用于具体的一物一器,且还往往与实用性彻底分开,只保留了装饰这一艺术最为古老的属性和特征。纵观人类艺术发展历程,工艺美术就像是一位养育了多位子女的母亲,在子女都长大成人且离家远行之后,在欣慰之余也只剩下怅惘。然而,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本就是如此。

受友人之托作卷首语。本因专业不对口而不敢妄言,但不觉间信手随笔竟已完稿。是否能称为卷首语自然不敢妄想,但也算是思无邪吧!夜深人静,想着还真应该感谢这位友人,让我以工艺美术为题回顾了一下青春甚至是童年。美好的事物一定会被铭记并不断拿来雕琢。对此,工艺美术最为当仁不让。毕竟,工艺美术的诞生本就是先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愿望。

美好的事物永远都在,对美好事物的雕琢也永远不会停止。

猜你喜欢

美好事物美术学友人
致友人(组诗)
小兔运南瓜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作品赏析
浅谈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欲求:儿童教育的意蕴及其实现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为什么是“不三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