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评价成为儿童品德成长的支点
——“七彩童星”品德评价实践探索

2022-03-17李柱俊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童星七彩品德

●李柱俊

教育评价,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教育方向的指引,是在基于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唤醒。儿童品德发展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一环,以评价促进儿童品德成长和行为习惯养成,是学校对儿童品德发展教育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校立足“基于核心素养的乡村小学生品德发展评价校本化探索与开发”进行实践研究,逐渐探索出一套具有校本特质的儿童品德发展评价模式——七彩童星评价机制。

一、聚焦:儿童品德发展评价要点、评价主体

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引领学校教育从“育分”走向“育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部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全面发展的人”内涵进行了阐释,即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这三大维度的培养目标又细分为六大核心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因此, 对于儿童品德发展的评价势必要围绕这六大核心素养展开。由于小学阶段儿童年龄差异较大,每个核心素养对于不同学段儿童的要求也应有水平高低, 每个学段着重培养的素养也应有所区别。比如“健康生活”素养可直接从低年段培养,而“责任担当”素养从高年段开始培养更顺应儿童的心智发展。

形成六大核心素养的时空是多元的,“科学精神”涵养既存在于学生独立思索的过程中,也存在于小组合作探究中、班级群体研究中;“人文底蕴”不仅涵养于学校层面,也涵养于社区、社会层面;“责任担当”素养的培养会受学校教育影响,也受家长和社会环境影响。因此,学生品德发展评价应是多元多维的,学生、小组、班级、学校、家长,甚至社会都可以作为主体对学生品德发展进行评价。

二、设计:评价儿童品德发展的介质

儿童六大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周期的教育评价支持。在长周期教育评价中需要考虑6 至12 岁儿童稳定性较差、意志发展水平较低的身心发展特点。那么怎样的评价方式才能将学生个体卷入评价活动中,促使其积极参与品德发展评价,这对于评价的持续有效展开尤为重要。儿童都比较喜欢收集卡片,由此我们想到:能否设计一套卡片来激励学生品德发展,让学生在集卡过程中经历成功的阶段性体验,并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呢? 通过共同研讨,笔者认为设计卡片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点。

(一)基点:内涵多元

1.落实“五育并举”

立德树人确定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学生评价的改革方向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此,“五育”综合发展就是儿童品德发展的应然追求,注重“五育”并举、同频共振,理应成为学校对儿童品德发展培养的根本准则。基于此,卡片的设计要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真正起到综合育人的现实价值。

2.基于学校学情

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人数达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这部分孩子基本上是隔代教育,导致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教育的缺失。基于这一现状,很有必要强化学生自理意识和自理习惯教育,为此我们设计了“自理星”评价卡片,每种卡片设计都基于学情考量,真正促进学生品德适性发展。

3.体现评价进阶

儿童都很喜欢玩游戏,特别是具有进阶特质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他们乐于不断尝试,遇到困难也不会退缩。通过不断进阶,他们感受到挑战带来的乐趣,享受到多次尝试后成功的喜悦。因此,卡片设计采用进阶形式,希望通过不断进阶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保持参与热情。进阶性卡片设计,让学生品德发展评价融入了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

4.融入办学特色

书法是我校办学特色,“书志”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在我校升级评价机制中,最高级别的卡为“书志卡”,学生在一学期获得“书志卡”即被同步授予“书志少年”称号。整个小学阶段获得3 次“书志少年”称号者授予“铜星少年”称号,获5 次、7 次“铜星少年”者相应授予“银星少年”“金星少年”称号。我们还将书法元素融入卡片的外观设计,从视觉上对孩子进行熏陶感染,附上名言警句,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介质:七彩童星卡

基于以上四种设计理念, 我们设计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七彩童星卡”,即美德卡、学习卡、自理卡、艺术卡、体健卡、探索卡和书志卡。正面配上与主题契合的名言警句, 背面是一幅与主题契合的画或照片。美德卡、学习卡、自理卡、艺术卡、体健卡、探索卡旨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展现自己的精彩,个性都能获得充分发展。集齐这6 张卡片者可以得到书志卡, 最高级别的书志卡旨在鼓励孩子全面发展,让自己的品德发展像彩虹那样绚烂。

(三)内容:涵盖素养

我们将六大核心素养融入七彩童星评价机制,学习卡和体健卡对应“自主发展”维度,探索卡和美德卡对应“文化基础”维度,自理卡和艺术卡对应“社会参与”维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特质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实现对自我的不断挑战, 凸显品德发展评价的综合性。七彩童星评价正是通过对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明确具体的目标导引下,借助颁发“七彩童星卡”激励举措,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阶段性成功的获得感,引领每个孩子持续发展,人人都能朝着“书志少年”目标而努力。

三、实施:七彩童星卡的评价操作

(一)评价办法:有意趣

1.基础星

对应六种二级的童星卡(美德卡、学习卡、自理卡、艺术卡、体健卡、探索卡),我们设计了六种对应的三级基础星(美德星、学习星、自理星、艺术星、体健星、探索星)。所有任课老师都可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表现进行奖励。如在校园内看到学生主动捡起路面的垃圾,老师可以奖其一个“美德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都可以获得相应数量的“学习星”。

2.“七彩童星卡”兑换方法

采用游戏进阶兑换方式,集满15 颗基础星可兑换1 张对应童星卡。集齐6 张童星卡可换1 张书志卡,升级到“书志卡”可授予“书志少年”称号。获“书志少年”者可优先推荐参加区优秀学生、区优秀少先队员评选。获3 次、5 次、7 次“书志少年”者,相应授予“铜星少年”“银星少年”“金星少年”称号。

3.我的七彩荣誉本

每个学期学校都给学生颁发一本七彩荣誉本,以方便学生用来统计自己所获得的基础星和童星卡,并教育学生妥善保管,珍惜荣誉。

(二)评价主体:多维度

“七彩童星卡”的品德发展评价融合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评价体系中看得见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发展性、趣味性,将表扬变得可操作,量化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品德发展的评价更具科学性。

1.班主任评

班主任根据“七彩童星评价内容标准”及班情、生情制定“班规”,通过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品行的常态观察,及时给予评价,并奖励其基础星。

2.同学互评

同学间相互了解会比老师的了解更丰富,老师引导同学之间相互观察,发现有典型的优秀事迹或不良行为,学生都可以汇报给老师。老师也可以针对具体行为组织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实实在在获得品德评价权,而这样的品德评价也是对学生的再教育。

3.学生自评

学生本人做了好事善举,如在家和学校里认真做好垃圾分类,或在自理能力方面有优异表现,或在食堂就餐时连续“光盘”等,也可向班主任自荐得到一颗基础星。

4.家长评

孩子平时在家有不错表现或有不良行为,家长要有意识地与班主任交流,让老师对学生在家表现或行为予以奖励或惩罚,以此形成家校共育[1]。比如教育学生学做家务, 老师可以制作一份家长评价联系单: ①您的孩子在家经常主动把作业给家长检查了吗?如果有很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请向老师申请一颗学习星。②您的孩子为您分担家务了吗?如果主动做家务了,请向老师申请一颗美德星。

5.学科教师评

每一位学科老师都是学生品德发展的评价者、见证者,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及任务完成情况, 都是每位学科教师对学生品德发展的评价点。

6.学校评

学生平时参加各级艺术或学科竞赛获得好成绩,或做好事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影响,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在每周“相约星期一”集体晨会进行表彰,并奖励相应级别的基础星。

(三)评价保障:见生长

为保障“七彩童心”评价模式顺利推进,我校推出了各种辅助活动,旨在持续激励学生争“七彩童心卡”的积极性,加持积极向上的持续性动力。

(1)推出每周一“换卡日”活动。每周一为“晋级换卡日”, 学生集齐15 张基础星就到班主任处晋级换对应的卡。

(2)每月争卡小明星评选。依据“我的七彩荣誉本”记录,每个班级每月评选出5 至7 名得星(卡)数量多的“小明星”,学校对其奖励。

(3)每学期获“书志卡”的学生不占班级比例,直接获“三好学生”表彰。

(4)每年七彩童星卡换购活动。在六月份“七彩童星卡换购”活动中,学生可以将自己集的童星卡换算成积分,到德育处兑换相应奖品。通过“七彩童星卡” 换购, 学生一年来的努力不仅得到了肯定与鼓励,同时也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

(5)开展追求荣誉勋章活动。为了让这套评价方式陪伴学生整个小学的学习生活,我们努力让“七彩童星”评价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书志卡张数的累积可对应获得相应的荣誉勋章, 学生佩戴荣誉勋章的照片将会在学校橱窗展示。

“七彩童星卡”留给学生的是童年的暖心记忆,争“七彩童星卡”评价工作的扎实开展,有效避免了常规品德评价模式中的诚信伦理和公平伦理偏差。自实施“七彩童星”品德发展评价机制以来,我校学生对于生活中开展的品行实践活动能够乐于参加,对于自己的品德言行能够自觉规范, 个性特长得以发展,自身素养得以全面生长[2]。在七彩童心评价校本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教育需要选择适性评价,而生长才是适性评价的自然面孔。

猜你喜欢

童星七彩品德
童星“放假”
“七彩”年
七彩屋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七彩屋
kidstar/童星 KS—2096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童星跑偏的成长之路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