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的目标取向、内容架构与支持体系

2022-03-17勇,王琴,梁

当代教师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大学生

祁 占 勇,王 书 琴,梁 莹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陕西 西安710062)

“课程思政”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强调在学校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知识传播中发挥价值导向作用,最终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肇始于2014 年上海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再次强调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注重学科德育、课程思政”[2],这是首个明确提出“课程思政”的政策文件。2017 年12 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3]。2020 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同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敦促各高校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至此,“课程思政”从地方自主探索发展为国家战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方位阐述高校课程思政的目标取向、内容架构及支持体系,有助于提高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目标取向:以培养政治认同感为指向

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现了课程思政工作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表现了对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实践预期。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优势,以培养高校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为指向开展工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弭高校思政教育“泛政治化”的诟病,还能使高校更好地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一)培养具有政治价值认同感的时代新人

课程思政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我国政治价值认同感的时代新人,这是区别我国课程思政与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根本标识。政治价值认同要求高校大学生要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仰及主张等多方面形成基本的政治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政治情感。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的认同。马克思主义既是课程思政开展的理论基础,也是课程思政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曾指出: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能为高校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课程思政建设应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各门学科教师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唯物史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辩证思维方式等作为方法论运用于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应达到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的效果,并使其能够在脱离学校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理性客观看待多元的社会思想,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4]

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都强调以本国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塑造。如英国针对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的道德沦丧及信仰缺失问题,积极利用其深厚的宗教传统,给予学生以“民主主义社会公民所必需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训练”[5],塑造大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日本大学在授课中强调渗透以“集团意识”为中心的日本民族精神。[6]韩国强调对全体国民进行“国民精神教育”,培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自由价值观念的韩国公民。[7]我国课程思政建设应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我国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从整体架构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从本质内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政治、经济、道德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价值观共生共融,才能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完美人格。

三是对理想信念的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8]。课程思政归根到底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彻底的理论要想转化为革命的力量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教育,理想信念既是理想和现实的有机统一,又是彻底性和先进性的统一。[9]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将理想信念比作胜利之“钥”、精神之“钙”、思想的“总开关”等,详细阐明了理想信念对于个人成长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同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强调大学生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要引导其树立成长成才的个人理想,三是要求其正确处理好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培育政治认同感的终极目标和指向,能够指引大学生在面对价值冲突时找准自身定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自觉承担民族复兴大任,争做时代新人。

(二)培育具有政治实体认同感的爱国者

政治实体认同是指对国家、政党的认同和归属,在我国具体表现为形成和巩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及增强和维系中国认同感。只有对政治实体产生认同,大学生才能自觉承担维护民族团结、保卫国家独立、维护国家统一和尊严的政治责任,才能使其不仅有“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更能产生“效国之行”。

一方面,课程思政要使大学生形成和巩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确立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10]这同时也是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新期待。从社会发展来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将培养忠诚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及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大学生作为目标,正是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从个人发展来看,大学生只有树立并传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最终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要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国家认同作为一个国家国民最基本的认同,是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基础。虽然世界各国对国家认同的具体内涵规定不同,但都致力于培养热爱本国、具有国家认同感的国家公民。在美国,虽没有明确提出国家认同的教育目标,但在其高校的公民教育实践中得以体现:主要的表述有合格公民[11]、为公民生活做准备[12]、美国公民、负责任的政治参与者[13]等等,其实质都是要培养认同美国精神、具有民主价值理念和民主行为的人才。格雷欧姆·海顿所提出的公民教育目标在英国受到广泛认可,其中就包含国家认同及政治素质[14]。在德国经常使用“政治养成”一词指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十分强调责任感和德意志的民族意识,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民主政治理性的德国公民。[15]为防止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进程侵蚀我国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必须将国家认同感深植于大学生的深层意识中。国家认同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心理结构系统,包括作为认知成分的知识和观念亚系统及作为情感成分的情感与评价亚系统。[16]具体而言,在知识观念层面,课程思政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对中国地理环境、本民族人文历史的了解;在情感与评价层面,要着力使其产生对中国的依恋及对骨肉同胞、祖宗先辈的热爱,最终外化为关心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等实际行为。

(三)培育具有政治工具认同感及政治效能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政治工具认同是指一定的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重要载体,具体表现为自觉拥护本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认同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积极行使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等。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应是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锻炼其政治参与技能,培养具有较高政治效能感,并“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如今,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三农”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及市场化等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及农村之外转移,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转变,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出现了“隐性革命”[7]。农村社会老龄化和空巢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土地流转现象在逐渐增多。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不仅仅关系着“谁来种地”的问题[8],而且也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重构与重建问题。目前,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主要的理论视角大体可概括为三种:一是阶层论视角,二是乡村治理视角,三是“资本下乡论”视角。

一是要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与政治主体意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改革目标[17],更加强调民主观、社会观和法治观的政治价值取向。这既要求国家治理者运用法治思维统筹治理,又要求社会各主体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讲,政治参与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其表达政治诉求、实现自身利益的合法途径,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后备军,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他们参与政治的动机与意愿预示着其对国家政治系统的支持性与回应能力。课程思政就是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无形中提高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主体性和对政治参与的理解能力,使其成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生力量,积极回应改革目标,最终形成共治、善治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培育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技能。大学生政治参与技能具备与否、水平如何是体现高校课程思政实效性、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重要维度之一。在20 世纪80 年代,美国为强调扭转公民被动参与、消极参与的局面,提高公民参与社会及政治活动的能动性和广泛性,提出“负责任的积极参与型公民”的理论,美国各大高校纷纷响应,通过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或校园治理活动,使学生自觉参与学校的治理及社区的治理,[18]锻炼了大学生行使选举权、正确参与政治事务、对公共事务及政策进行判断等政治参与技能。针对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热情低下的现实,英国高校也普遍举行“在选举中学习”的方案,旨在通过为学生提供选举人的背景信息和参与选举的渠道,增强其权责意识。[19]个人如果有在政治领域外广泛参与决策及治理的机会,那么他同样可能在政治决策中参与。[20]课程思政要注重渗透、培育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学校要提供各种实际参与途径,使大学生参与管理的领域逐渐由生活场域拓展至政治场域,使大学成为政治能力的训练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课程思政能够有效破解大学生政治参与态度冷漠的困境。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容架构:以挖掘思政元素为基准

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关乎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课程思政并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搬硬套嵌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中,而是要盘活专业课教学资源,不断梳理挖掘、筛选凝练专业知识中的育人基因。

(一)挖掘专业伦理与职业道德元素以坚定其职业理想信念

在专业课程中挖掘职业道德与专业伦理的育人元素既具备现实性,又具有可能性。专业伦理精神的培育与职业道德观念的树立能够坚定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同时也有利于其坚定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信念。

一是挖掘专业伦理元素,培育其专业伦理精神。专业伦理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伦理规范及要求,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既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性又具有其特殊性,体现了本专业领域内与专业活动和行为有关的伦理规范。[21]高校课程设置以专业为基本单元,在各专业课程中进行专业伦理的渗透教育具备极大的可能性。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挖掘与本专业领域内高度契合的职业伦理是课程思政内容建构的内在要求。理学类专业课程中,要注重科技伦理的教育,尤其是要引发学生关于人工智能、辅助生育、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如何遵守人类价值尺度、如何让科学始终向善的问题;工学类专业课程中,要注重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将教学过程置于真实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中,引导学生发现并讨论其中的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环保与安全的责任意识;农学类专业课程中,要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课程始终,提升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育生态的意识水平;医学类专业课程中,要贯穿医德医风教育,在培养学生精湛医术的同时,引导其履行特殊的道德义务,使其形成“病人利益第一、尊重病人、公正”的伦理意识;法学专业课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法律职业伦理的冲突与困境,使其真正承担公平正义的使命和责任。

二是挖掘职业道德元素,培养其职业责任感。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成为新阶段面临的首要难题。课程思政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应体现高等教育的终极关怀:培育大学生走向社会后亟需的基本操守——职业道德。其内容设计要有长远视野,更加注重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让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活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可能。国外高校主要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职业道德能力,一是通过评判社会实践,提高职业道德推理技能和调解能力;二是使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态度和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促使其肩负起更多的责任。[22]课程思政中职业道德的内容设计可以吸收借鉴以上思路,首先,教师要将与学生未来就业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原则及规范柔性介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其次,通过案例讲解或设置职业道德困境以寻求社会热点与本专业的契合点,激发学生讨论热情,促使其提升职业道德推理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最后,在专业实习中不断引导学生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最终形成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及甘于奉献的职业责任感。

(二)挖掘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元素以培育其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精神则蕴含于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最终实现中国快速崛起的过程中,两者一脉相承,都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都能为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提供深厚力量。

一方面,要挖掘传统文化要素,树立其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领域和各环节。[23]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内涵,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儒家文化圈的发达国家在开展公民教育或道德教育时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表现出了独特的传统道德文化色彩。日本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国家,高校十分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儒学思想与日本民族精神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活动,教育内容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突出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儒家文化作为韩国主流文化之一,也是其众多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韩国首尔大学开设了“东亚儒教传统与韩国史”“现代社会与儒家哲学”等课程;[24]延世大学官网“世界名牌大学延世大学——以传统和核心开启崭新未来,通过延世实现你的梦想”的宣传标语赫然在目,开设了“韩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的课程。[25]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最大亮点就是将儒家理论进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如将“五伦”观念进行修改,把“君臣”的内涵修改为“国家和人民”,借此强调政府和民众都应各司其职;把“兄弟”的内涵修改为“兄弟姐妹”,注重传播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15]86

发达国家重视儒家文化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有着比儒家文化更大的内涵。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中华民族智慧成果为滋养,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尤其是要提取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精髓。一是要求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系统梳理专业课程的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作为教学素材纳入教学设计之中。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26]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增强思政元素的感染力,起到“以文化人”的良好效果,使大学生建立起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进而自觉承担起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深厚历史底蕴的责任。二是要求各高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是指课程思政中传统文化要素的提取要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根据高校所在地区,挖掘具有区域的传统文化内容;因时制宜是指课程思政中的传统文化要素要进行当代转化,要与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为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灵魂”的大学生而服务。

另一方面,要挖掘中国精神,增强其担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体。中国精神的表现形式常常是某个领域内一个人或几代人的优秀精神品质,课程思政建设中尤其要注重先进精神代表的典型塑造,如焦裕禄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等,体现其生动直接性。在进行中国精神思政元素的挖掘时,首先要有全面性,即在所有专业课程内都要体现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的思政元素,这是中国精神的基础和底色。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极具感召性,是推动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直接的动力。此外,还要注重引导其理性爱国,反对极端民族情绪。改革创新作为当前中国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大学生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时仍旧能够锐意进取的精神支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其次要有侧重点。中国精神较为抽象宏观,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才能使其自觉内化。如在高职院校可以重点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育类院校重点渗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航空类院校重点发扬建设航天强国、顽强攻坚的航天精神等。最后要体现现实性。中国精神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不断积聚、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27]新时代要求新青年必须关注时事,强化大局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变化来进行思政内容的设计,如首次在专门文件中明确提出的企业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提出的丝路精神;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提出的24 字金砖精神等。中国精神的挖掘与构造深化了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能够引导大学生走出狭隘、封闭、自我的精神窠臼,使其自觉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三)挖掘世界公民元素以拓展其国际视野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在世界多极化趋势愈加明朗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采取积极的行动,课程思政这一创造性理念不仅要立足本国实际,更要胸怀全球、放眼未来,既要培养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赢得主动,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中国公民,又要培养具有人类情怀、关心人类命运的世界公民。

英国非政府组织乐施会认为世界公民就是将世界视为一个全球社区并承认在这个社区内的公民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的人,[28]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发达国家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纷纷冲破传统的国家主义倾向,不断关注学生世界公民意识的养成。早在2004 年英国就颁布了«置世界于世界一流教育之中:为了教育、技能和儿童服务的国际战略»白皮书,该报告指出所有人都应该理解包括全球公民在内的八个概念,在课程中纳入了国际和全球维度。原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也在«学院:美国本科生的教育经验»中指出“美国学生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人民和文化”。[29]经历过恐怖袭击后的美国,大学公民教育的主题加速转向了关注生存、关注发展、关注全球化影响,强调大学要在教育学生在全球的语境下充分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国家。[30]韩国也为应对国际新形势采取了战略,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于1995 年颁布了«确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改革方案»,方案为韩国大学培养世界化的创新人才提出了基本要求。日本文部省在2000 年«面向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的方针»的审议中提出日本在全球化时代的教养教育的取向应是“促进对本国文化和世界多样文化的理解”[31]。新加坡高校在国际知识、国际和平、国际关系、国际责任感等多方面锻造学生的国际公民意识,以为其更好地立足国际做准备。[32]

发达国家较早地意识到了大学生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回应了全球化的新挑战。课程思政内容建构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的中国意识,世界眼光也应成为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有学者从宇宙公民、人类公民和世界公民三个层次指出当代中国所应培养的世界公民具有的素质,分别是全球意识、人类情怀、国际意识、负有世界责任和义务并能够参与全球公共治理。[33]课程思政的内容建设应是“一体多元”的,要在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及文化自信心优先实现的前提下,进一步寻求多元价值的可能。一是要在专业课中帮助学生树立全球意识或全球观,使其能够以全球、全人类的视野去观察、认识、理解世界。尤其是在人文历史或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要不断挖掘多元文化观,积极鼓励其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使其获得关于多样文化的见解,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不同国家的文化;二是增强大学生对国家事件及全球风险的判断力,促使其为关怀世界采取积极行动,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意识;三是注重在专业相关的实践中培养其公共参与的技能,尤其是志愿服务与国际交流的能力。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育具有志愿和参与精神的公民,[34]同时也应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使命。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各种资源,增强国际交流能力,提升公共精神,使其担负引领世界发展的时代责任。

三、高校课程思政的支持体系:以协同育人为抓手

课程思政的提出旨在打破以往思想政治课程“孤立无援”的局面,强调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格局。因此,课程思政绝非是独奏曲,而是一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系统工程。要保持这项系统工程科学、平衡、稳定的发展,就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支持体系,协同多方力量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合唱”。

(一)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支持体系的根本

课程思政能否发挥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备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能力与意识。因此,课程思政中建设一支兼具育人能力与育人方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教师要增强育人能力。高校教师的育人能力指的是高校教师在课程中挖掘育人元素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能力。尤其强调教师要在知识传授中实现各门专业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前卡耐基基金会主席博耶指出在专业课中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受到了美国高校的广泛采纳与认同,即: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程前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专业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 它所涉及了哪些社会和经济问题? 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35]159这三个问题分别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拷问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课程作为科学知识的载体,承载着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和结果,这是课程显现的工具理性;它还蕴含着人类对世界的不竭探索,这是课程显现的价值理性。课程思政就是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层面追求育人的终极目标。[35]因此,任何一门专业课教师都可以从以上角度发掘育人因素。无论是人文社科类课程还是自然科学类课程都有其独特的“载道”作用,教师要针对学科课程的特点,发掘不同类型的思政元素。自然科学学科专业的教师应注重挖掘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及专业伦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要注重人文关怀和意识形态性,关注经济与管理及审美能力的提高。而教授应用技能型的工科课程的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培养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团队合作精神。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必须坚持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要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思政活动,不能顾此失彼,使专业课的本职功能丧失。

另一方面,教师要创新育人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36]课程思政正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将思政要素“溶入”学科教学中,因此教师要意识到不同的教学方式也有重要的育人价值。英国高校在进行公民教育时,主张教师采取“中立”的教学方式授课,即并不对学生进行有倾向性的说教,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点拨和答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国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课程,采用特定场景设置法,用4 个案例将学生情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产生了对“大体老师”的崇敬,学会敬畏生命,树立了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7]这正是教学方法体现育人能力的鲜活实践。因此,教师要在借鉴国内外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特色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影视导入的方法创设思政情境;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分析与专业相关的道德事件过程中产生道德认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设身处感受专业知识地运用等。

(二)健全结构优良的精准化组织制度是课程思政支持体系的保障

作为一项兼具科学性与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课程思政建设要增强制度意识,在结构优良的组织制度轨道上推进此项工程。

首先,高校要持续加强领导体制建设,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学校重点任务实施推进。在学校的顶层设计上,高校党委应牵头设立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委员会,负责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统筹与计划,并在学校范围内挑选不同类别的学院作为试点单位。由于专业上承学科、下接课程,是改革的关键之处,因此在学院层面,应由院长和书记牵头成立课程思政改革推进工作组,根据学校的指导意见,立足学院现实情况,挑选不同类型专业进行试点工作。

其次,高校应扎实推进制度变革,包括教学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等。在教学制度方面,学校应积极建设课程思政的示范精品课,开展案例探索,组织专家学者及教师“进课堂”挖掘思政资源,完善教材开发制度,注重校本教材、辅助读物及延展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形成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教学内容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要加强对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培养,建设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将教师的课程思政开展作为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依据之一,积极调动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鼓励其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自觉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打造一批课程思政名师及教学团队。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课程思政的激励制度,如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教学技能大赛,对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或实践的教师采取一定的精神或物质激励措施,以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

最后,高校要探索成立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机构或队伍。课程思政从地方性实践发展为具有国家战略高度的建设工作,离不开众多学者对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的进展又指导了各地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开展。高校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科研活动,建立一批课程思政研究专项课题,鼓励不同学科教师进行申报,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注重研究结果的引领性和可推广性。从宏观层面上讲,成立专家团队对课程思政内涵机制、理念方法、评价保障等进行科学研究,形成校内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纲要,为不同学科提供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从微观层面上讲,要在学校总体纲要的指导下,研制不同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重视对其他高校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和探索,总结、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经验,将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为学校相关的课程开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三)形成软硬兼具的和谐化育人环境是课程思政支持体系的关键

课程思政归根到底是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其感受、体会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高校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作为隐性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能够使受教育者淡化角色意识,自觉接受熏陶。

高校课程思政的“硬件环境”指的是大学中的物态文化,如建筑物、走廊、教室等,硬件环境作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物质载体之一。大学中的物态文化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场所精神,[38]是教师和学生关于学校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的记忆,承载着大学的认同感和方向感,能够使学生修养文明、规范言行。发达国家高校普遍建设成了较为成熟的场所精神,美国高校一般都有优良的教学设施,教室中桌椅的摆放比较随意,能够传播轻松、活泼、民主的学习氛围,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校训及各任校长雕像更是极大地培育了学生的母校情结。英国牛津大学在走廊中立有镌刻该校在二战中为国捐躯者的姓名,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其产生珍爱和平的精神。[15]104韩国在城市开发建设中会将需要拆除的历史文化建筑移存在大学校园内,借此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39]因此,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要注重营造校园内陶冶式物质文化环境,以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迈出课堂后也能够接受思政元素的熏陶。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该是“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要使学校的硬件环境体现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和教育内涵。一是要破除“千校一面”,体现学校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对周围的环境客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全面认识和综合解释,产生环境知觉,筛选所需信息。硬件环境中体现对校史的追溯、名人名师或著名学者的纪念,既能够彰显学校丰厚的历史底蕴,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又能激励学生学习榜样不断奋斗。二是注重学校办学特色,营造具有意境的校园文化空间。要实现办学特色与硬件环境建设的耦合,特别要注重图书馆、教学楼、景观等重要的活动空间建设。清华大学的“日晷”,始终提醒着清华的师生们“行胜于言”;中国人民大学的明德楼的“明德”二字体现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追求;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学生运动的中心,许多景观命名都显现出了北大人的爱国传统,这些无一不是彰显学校历史,传播大学精神的典范。

高校课程思政的“软件环境”一般指依托制度、校园活动等形成的学校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实现中的重要作用,[40]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应遵循“身体先行”的原则,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各类实践活动对学生的道德认知及行为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更有利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我国高校应通过校园生活渗透课程思政中所要传达的相关理念,尤其是要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和校内社团等的重要作用。如加强举办各类学术活动或专题讲座的举办力度,提高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热情,使其形成规范的学术道德;开展全校性活动,通过校庆、国庆等节日庆典纪念日活动使学生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热情;充分利用社团活动这一生活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社团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其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提高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依托校园内广播站、校刊、公众号等媒介,进行舆论宣传,形成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成为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和不良社会风气的主战场,为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