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体现学习力培养

2022-03-17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中学教育集团

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目标语言被动语态句型

高 蔷 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中学教育集团

2020 年9 月,我任教七年级英语,所带班级的学生受疫情的影响,在升入初中之前居家上了近八个月的网课,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根本不读英语,一上英语课就睡觉;有的学生一个单词都记不住;还有的学生根本不会用英语表达。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渗透学习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大声朗读有技巧

每天早自习,我都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朗读英语,为了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英语好学,我把b、p、d、t、g、k、f、v 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认读,我告诉他们读成汉语拼音,读完后我给这些字母加上了音标,再让他们认读,我特意点了那些对英语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认读。他们因为掌握了读英语的方法而很明显开始变得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了。通过学生一对一互助式的学习,即一个会读的学生教一个不会读的学生,教完之后,再让会朗读的同学汇报那些容易读错的单词或不准确的发音,之后我再统一进行讲解,如此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会朗读的学生因为在教其他同学的同时,自己一方面提高了自己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对于那些本不会朗读的学生,由于他们面对的老师是他们的同学,因此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少了一份焦虑,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学习,能够使其渐入佳境,在学习中逐步学会朗读英语,无形之中培养和渗透了学习力。

二、单词记忆有妙招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根据音节记单词的方法。以“elephant”的教学为例,我先给学生出示字母e,再展示字母组合le,然后展示字母组合phant,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个单词由几个音节组成,这几个音节分别发什么音,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建立elephant 这个单词的总体印象,并读出该单词的发音;其次将它一一分解为e、le、phant,最后再落脚到elephant 这个单词,边读这个单词边思考,这个单词的l 就像是大象那长长的鼻子,引导学生记忆单词。再如单词“animal”,让学生大胆地朗读,“同学们,这个发音像不像‘爱你的毛’呢?”学生们都笑了,“我们喜欢动物,都会爱抚摸它们的毛,对吗?”学生们高兴地回答:“Yes.”这个单词就这么容易地记住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每节课前3分钟,我都安排一名学生上台分享一个单词,分享他是如何巧妙地记住这个单词的。记得有一名同学说:“请同学们跟我朗读mouse!大家知道怎么记忆这个单词吗?mouse 最希望什么死呢?”“猫。”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对了,猫死,老鼠希望猫死,所以mouse 就是‘老鼠’的意思,大家都记住了吗?”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个单词记忆分享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他们相互之间交流记忆单词的方法,其学习力得到了培养和渗透。

三、语言表达善思考

学生的实践性活动和直接经验对其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使其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学生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练习语言,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在英语课本中的“talk”和“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等语言的练习都需要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练习,或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或让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讨论。语法的讲解,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使它们更生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1 和Unit 12 的语法“一般过去时态”时,我让学生带来了各自休闲活动的照片,然后我把它们输入电脑,让学生看画面,用“一般过去时态”说句子。学生看到了其他同学的活动照片,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活动任务,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力。

四、英语教法要创新

创新英语教法也是能够让学生学习力得以提高的一条途径,以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九年级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A (1a-1c) 教学为例,我采用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学会的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教其他学生学习话题词汇及目标语言,活动中学生跃跃欲试,都争当英语教师,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知识内驱力,调动了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抢着展示自己所学的内容。本节课学生通过运用被动语态谈论日常生活用品用什么原料制造和它们的产地,掌握目标语言“A:What ...is/are it/they made of? B:It’s/They’re made of...A:Where was/were it/they made? B:It/They was/were made in...”接下来,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和制造该用品所需原材料的基本词汇,谈论它们是由什么制成的。通过对话将本单元语法被动语态句型在真实的语境中呈现出来,运用“What is/are it/they?”引出日常生活用品,通过“What ...is/are it/they made of?”引出新的语法项目,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逐步感知目标语言,培养学生选择性注意力,即关注产品、原材料和产地这些关键信息。学生通过参与活动1c,对本单元基本语法和基本句型进行口头操练,完成最基本的语言输出、导入话题、处理词汇。所授课的内容涉及的生词较多,采用图片呈现了话题词汇,如chopsticks、fork、coin、blouse、silver、glass、steel、cotton、silk 等。正如“一幅图胜过一千个字”。通过图片呈现词汇,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此处我运用目标语言操练话题词汇,又练习了目标语言。在多种形式的操练中,学生逐步掌握了目标语言。在几幅图被呈现之后,学生已经可以自己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训练,内化知识的水平。在训练之后,学生观察这些句型,并且总结语言规律,学生很容易地总结出这些句型都运用了“be made of”,有的学生还说出了这些句型使用了被动语态。在接下来的听力练习中,学生学会先看听力题目,在听前做好听力预测,不断培养自己听的能力。但是由于听力材料比较难,并且语速较快,部分学生不能快速找到答案,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在对话中学生与其合作伙伴实现了情感交流的目的。本课教学我力求突出过程性教学,即合理的输入—学生主动体验—语言有效输出。在教学逐步进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主动体验各种活动,能够轻松地说出,“The chopsticks are made of wood.The coins are made of gold.”等句子,学生自己总结出了被动语态的语法项目,理解了被动语态的用法。学生真实运用例句,加强了其对这一语法项目的感性认识,使这一知识难点变得容易接受。我认为学生这些连贯的表达得益于思维与表达的训练,语感和话语自然无限生成,自溢生成。对于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我力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识过程,融教学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始终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初步尝试了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发掘思维潜能。我切实体会到了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在使用中“学”出来的,因为,能力是一种“外化表现”,而不是一种“内化思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欣喜地看到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学生已经习惯了大声朗读英语,逐步达到了看词能读的水平,有些原来从不开口读英语的学生开始大声朗读英语,学会记忆单词,用英语表达思想。可见,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力培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应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开拓出新的途径。唯有如此,初中英语教学才能越来越有利于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教育的深入推进,切实使“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的规定落地。

猜你喜欢

目标语言被动语态句型
被动语态复习(The Paasive Voice) 九年级 Unit5—7
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专项训练
典型句型大聚会
被动语态考点大放送
教材插图在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及实例探讨
概念任务下中英双语者非目标语言的词汇通达
多媒体英语学习法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