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抗击疫情中战略思维的运用

2022-03-17赵向东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战略思维抗击中华民族

赵向东,邹 妍

(辽宁科技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辽宁 本溪 117004)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进步,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谱虽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传染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2020年武汉病毒来袭,波及14亿中国人。疫情,既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契机。

1 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果的意义

在新冠病毒每天感染过万的急雨冷风下,国家做出封城武汉的举措,此刻,白衣天使执甲逆行,火神山、雷神山气宇苍穹,中西医结合奏响生命的奇迹……,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这场抗疫大战的胜利,并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又一个伟大而英勇的壮举!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我国取得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它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从5 000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一路向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1]我国取得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它向世界证明: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唯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持有这种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我国取得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大考中,党中央以清晰的战略思维看待和审视疫情,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致上”,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了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这种人民情怀、人民哲学,源自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充分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同时也体现了领导优势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2]。

1.1 统揽全局 实现战略突破

这场抗击疫情,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战略全局,实现了战略上的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做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贡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研读马克思主义原典如何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这样才能既掌握理论实质,又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4]。

战略思维能力,简言之“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5]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对战略思维给予了高度重视。毛泽东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战略头脑”。邓小平同志说,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及严格管理等防控措施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上下一心,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为生命而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为了抗击疫情,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医疗专家及时研究调整诊疗方案,医护人员精心照料和治愈患者。为了抗击疫情,国家卫健委协调全国医疗资源,组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为了抗击疫情,医无私,警无畏,万民齐心、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为了抗击疫情,商客邻家百姓仁义相帮捐资献物。这让全国人民倍受鼓舞,这真正体现了党中央把握战略全局的执政能力。

1.2 针对实际 确立战略愿景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党中央针对实际,确立了既催人奋进、又脚踏实地的战略愿景。

病毒来袭,给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疫情防控抗阻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同舟共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服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首先要坚定信心,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中国是个大国,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针对实际确立战略愿景,它包含:

(1)对待疫情,抗击疫情中的战略思维,就是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深入探究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规律。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最主要的命题。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主张物我合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把天地作为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有机整体来看待,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则强调和谐有序。为此,还建立了以人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6]古人的这种思维观念,结合现今之实际再给予现代的诠释,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智慧的借鉴。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世间万事万物都应是和谐共生的一体。日常生活中应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万物。2021年 中国“北漂”大象终于回家,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文明。然而这场疫情突发来袭,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应该是我们的警醒、反思和足够的理性。如此,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诚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所指出的:“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7]恩格斯曾言道:“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并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8]。要在野生动物的管理和执法上加大力度、强度和硬度。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不能对自然为所欲为,不能自诩为自然界的主宰者,而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但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之下[9]。

中国传统哲学本身蕴含着规律性。中国古老智慧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五行运行观。它象征的是有机整体的系统运化规律性。在延续了五千多年的“五行运行”观中,它蕴含的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系统的运行关系,蕴含着普遍联系的规律性的认知。若联系我国中医的医疗实践和实证科学的持续发展来求证,就不难看出它所表明的,其实也是一种规律性。对待疫情,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再一次向世界证明:未来医学的发展,一定要“走人体科学的道路,也就是综合中医和西医的成就,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医学、21世纪的医学。而综合要靠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10]

(2)对待疫情,抗击疫情中的战略思维就是有中华民族的强大的文化基因做支撑。

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基因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手段,也是个人和群体享有更多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生活的手段。同时,这种文化基因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的催化剂,具有永恒的价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越战越勇的民族,其文化特征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敢于抗争,不怕输、不服输、特顽强的韧性。历经灾难,不仅没有被打趴下,反而会愈战愈勇,变得更加强大。这次疫情,让中华民族很多被压抑的力量都迸发了出来,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强大的文化基因及其伟大的精神力量。具体表现在:

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次疫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动员。医护人员、战士、民警、交警、快递员、志愿者等无数个体投身到这场战役中。可谓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罕见的第一次!

侠肝义胆,坚韧不拔,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式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湖北省的医护人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名医疗队队员并肩战斗,尽职担当。面对疫情,各方力量的汇聚,无疑给武汉,给患者以强大的力量支持,国家集合优质资源,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

战“疫”中,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灾害来临之际,他们战斗在武汉的最前沿,为百姓遮风挡雨。这里有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陈薇等,战“疫”中,有国之栋梁,披肝沥胆,也有无名百姓解囊相助。战“疫”中,忠诚无畏,平凡而又伟大的子弟兵、人民警察,善良无私的平凡百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与武汉人民共同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疫战线,构筑了一道摧不垮的万里长城。

1.3 应对疫情 注重战略擘画

应对疫情,党中央更加注重战略上的擘画,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而重在实干、狠抓落实的战略执行也得到了强化。

面对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讲话中多次谈到,要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营造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的舆论氛围,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要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战疫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应对疫情及至疫情过后,则更应强化战略执行,因为再美好的战略愿景、再周密的战略部署,都需要高效的执行能力才能转化为现实。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的要“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层层抓落实”“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不懈抓下去”等。

抗疫两年多,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拒病毒于国门之外。但到目前为止,疫情仍在有些国家肆虐横行,也依然在国内有分布。新冠病毒再次变异,新冠超级变异毒株还在传播,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外防输入压力仍然较大,因此,坚决管控风险隐患,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仍然为眼下的当务之急。

2 当前我国疫情管控 需采取的措施

鉴于目前新冠病毒的毒株变异速度之快,我们应让世界继续见证我国对待病毒的速度、力度和温度!过往的成功经验绝对不能轻言放弃,成功的作法需要更加精细,绝对不能改弦更张,重走西方失败的覆辙。我们必须以清晰的战略思维继续做好病毒防疫工作,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综合决策、驾驭全局的能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要保持冷静清醒的战略定力,高度自觉、充满自信;广大党员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扑下身子狠抓落实”;要认真总结,经常“回头看”,通过总结和思考,不断深化认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要深刻认识,我们只有尊重顺从自然,敬畏热爱自然,才能维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要净化自己的意识与认知,才会真正地抗阻到这次的疫情发展,才会在疫情之后,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要严格执行国家最新防控政策要求,严格落实防疫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措施,严守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积极配合流调排查工作;要想尽一切办法,挖掘潜力,要求“快”字当头,为服务疫情防控需要,建立集中隔离用房和方舱医院建设;要制定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只要对预防疾病传播和民众文明健康的行为起到作用的做法及其运动都可纳入其中;要有治疗有效抗病毒药物和其他药物包括中医药等支撑,加大中西医结合的力度;要打好疫情防控的舆论战,继续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治理优势和文化优势。

3 结语

面对疫情,真正落实并做到以清晰的战略思维抗击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传承传统文化中具有超越时空的长久价值的内容,诸如人文道德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才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猜你喜欢

战略思维抗击中华民族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维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
“四个全面”是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