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视促行,以导提质
——幼儿园内部视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7江苏省丹阳市皇塘中心幼儿园贺红霞

幼儿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视导保教班级

江苏省丹阳市皇塘中心幼儿园 王 辉 贺红霞

保教质量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视导,就是通过观察、调查的方式对被视导对象的工作做出审慎的分析和准确的评定,向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明确调整与优化的方向、下一步支持策略等,并在一定周期内对被视导对象进行持续的跟进。可以说,视导是促进保教质量提升的有力工具之一。笔者所任职的幼儿园——丹阳市皇塘中心幼儿园,规模大、班额大,课程游戏化的推进与日益提高的保教常规要求给我们日常保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在现有的人手和条件下创造性地落实教学管理,确保保教水平的稳步提升?如何有力地实施视导工作,使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不断发展?我们借助多年来实施的常态化值日反馈制度,紧紧抓住幼儿园保教质量视导工作不放松,将视导工作作为日常教学管理乃至教学研究的一个抓手,通过多途径、全参与、跟踪式的视导机制,在“视导—反馈—引领—跟踪—再视导—再反馈”的循环路径中,不断提升幼儿园保教水平。

一、常规视导——扎实过程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常规管理、优化保教行为、促进班级常态管理及教学工作的经验交流,我们加大督评力度,及时发现日常保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值得推广的做法,形成了一套全覆盖、多层次的视导形式:采用每日常规全面视导、每周分组进班视导、每月定期保教常规视导、每学期集中专项视导的定期视导,做到检查在平时、反馈在日常、整改在眼前。

(一)每日视导——面向全体

每日视导,主要指全园性视导(每日巡视)。幼儿园规模大的现实状况给幼儿园的保教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做好日常的管理并确保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质量?我们首先尝试的是每日安排行政人员及办公室成员组成值班小组,全面检查全园一日保教工作,包括保育、教育两方面;每日下班后值班行政人员在教师微信群反馈当天的视导情况,将亮点与不足之处进行反馈,并提出有效、具体可行的措施建议。每日视导面向全园,在每日的反馈中很多好的做法得到了及时的推广和借鉴,一些不良的行为引起了全园教职员工的重视。

教学部门更将每日视导中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教研的主题。如在生活环节的视导中,随着冬季的到来,小班幼儿入睡前与起床后的穿脱衣服变成了一件难事。在视导的过程中,视导人员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幼儿不会翻衣裤、不会穿衣服、随手乱放衣服等。视导人员在现场拍摄录像或照片,然后在教研时提出以下问题:第一,幼儿脱衣、裤、鞋的最佳顺序是什么?第二,怎么解决幼儿在地上折衣服的问题?第三,幼儿脱鞋后鞋应放在哪里?怎样摆放?第四,穿衣、裤、鞋的顺序是什么?第五,有的幼儿穿衣服的自理能力还不强,教师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寻求解决问题的互动研讨中,通过经验分享、示范交流等,梳理出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午睡环节入睡、起床的流程,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生活技能,提升了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每周视导——立足班级

每周视导,指面向具体班级的视导。幼儿教育因其独特、鲜明的特点,需要沉浸式的观察与指导。受每日值班视导的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将我们行政人员日常的案头工作与班级保教水平更紧密地结合?怎样能更充分地发挥行政人员的专业引领?怎样实现高效的工作效率,避免做重复、无用的事?我们在制订保教常规管理方案的时候,往往以进班视导来代替行政人员的认真案头工作,将行政人员引领的价值落在实处。行政人员及办公室成员每周按规定必须在蹲点年段组的班级进行半日活动视导:副园长每周一次、中层行政人员每周两次。每周视导的内容具体如下:首先,教学管理部门商讨并制订出科学具体、操作性强、符合本园实际的视导方案。我们围绕一日活动的常规要求,制订了涵盖晨间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活动、生活活动的视导评价细则,视导人员根据现场观察情况全面记录与评估。被视导班级可以实行“推磨制”,也可实行“持续蹲点制”。每月每个年段组的每个班级都有视导人员视导。我们要求视导人员将所观察到的优点及存在问题以观察记录的形式,图文结合地进行罗列,视导后当天反馈给被视导班级的教师,要求教师提出整改思路。

随着蹲班视导工作的推进,我们根据实际需求对视导内容进行不断调整。视导内容可由视导人员根据现场灵活决定,可全面视导,也可聚焦一个环节、一个内容,使视导工作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为提升视导工作的质量,我们还在幼儿园公众号开辟了“视导案例”专栏,专门发布有质量的视导案例,极大地提升了行政人员视导工作的积极性和视导的有效性。

(三)每月视导——明确常规

每月视导,主要以年段组为单位视导每个教师的保教常规执行情况,如检查教师的观察记录、日计划、周计划、幼儿个体发展档案等资料。

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会发现教师的日计划与实际的活动有出入。为了防止计划与实施脱节,我们更加关注文本与实际的对接,如计划的递进性、计划的调整与更新、计划有无关注幼儿经验的提升等。我们将单纯的文本检查与平时的进班视导相结合,带着计划查看环境材料的提供与更新,使视导更有依据、更符合班级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帮助班级教师落实计划,防止计划与实施“两层皮”。

(四)学期视导——指向发展

为了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完善保教质量管理机制、强化质量意识,我们每学期期末开展集中式保教质量视导工作——围绕学期教学工作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幼儿园质量评价量表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指标进行视导。期末的集中式视导一般采用观摩与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全员参与,年段组间交叉视导。我们将期末的视导当作一次期末评价,也当作一次观摩学习的机会。视导的结果必须形成详细的视导报告,以成为下学期班级计划的参考依据。

二、专题视导——聚焦专项研究

为了增强园本教研的针对性,我们每学期会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开展基于问题的专题视导。专题视导是不定期的视导,即我们根据班级幼儿的活动情况,灵活机动地安排人员视导,被视导班级则采用主动申报和被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专题视导的目的,是不断优化被视导班级的保教水平,并使同类班级获得有益经验。如建构区、阅读区的专题视导等,目的在于不断提升教师有关环境与材料提供的目的性、观察与回应的支持能力。

三、跟进视导——助推持续优化

随着视导的常态化,教师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幼儿园管理层从重视监督向重视指导转变,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的指导职能,更关注视导的成效,将视导后的整改、跟踪评估作为重要指标;更加关注视导后的一次次整改与优化,以期在“视导—反馈—引领—跟踪—再视导—再反馈”的循环路径中,不断改进和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由于我园的幼儿人数多,以前户外活动时师幼总是避免不了处于嘈杂的氛围中,且场地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幼儿和器械。怎样才能既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又确保幼儿游戏时安静、专注与投入呢?我们围绕着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进行了跟踪式的视导、研讨与实践。通过“话分组——怎么分?”“研自主——怎么做?”“持续观察——如何保证?”等路径进行跟进视导,形成了上午与下午交换游戏的分组方式(一半幼儿玩区域游戏、一半幼儿参加户外活动)以及将游戏时间与自主点心时间融合的灵活策略。在之后一学期的视导中,我们又以年段组为单位进行细化的跟进视导与优化,助推了一日生活活动安排的持续优化。

四、分层视导——实现高效管理

为了确保幼儿园视导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全员性,追求教师、幼儿、幼儿园的共同成长,使每个个体都能在日常视导工作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我们尝试进行分层视导,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形成了“园长—副园长—中层行政人员—年段组长—教职员工”的分层视导考核机制。

我园每个班级每个月的情况,由各年段组的蹲点行政人员结合日常值班视导和每周视导等,进行全面量化考核;所有中层行政人员的视导情况,由副园长结合工作情况及保教常规情况进行综合量化;副园长的考核,由园长综合分管工作及视导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五、反馈整改——力求客观高效

坚持以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为中心的视导工作,特别重视视导的反馈与整改。我们明确视导的任务是促进保教水平的提升,每个视导人员都应该有这个责任意识。视导工作不应该因为考虑被视导者的感受而不提缺点。

我们坚持视导的及时性、客观性、问题性、有效性的反馈原则:日视导,当天视导当天反馈;周视导,当场视导当场提醒;月视导,每月集中汇总后一对一交流;期末视导,每个视导工作小组组长汇总视导意见,集中以PPT图文结合式进行反馈。我们要求视导工作反馈做到:普遍的问题、预防性问题,集中强调;个别问题,单独交流。

关于整改,我们实行给予适宜的时间、给予适当的帮助、坚持回头看的工作原则,要看到整改前与整改后的变化,让每个教师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应有的成长。

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与内涵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幼儿园的管理,必须从幼儿园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在“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的周而复始的视导工作中不断前进。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视导工作为抓手,不断探索更多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学管理新举措,为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视导保教班级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中小学视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贫困地区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的重点指向
崇仁县教研室下乡开展教学视导工作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