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城古代神话传说及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刍议

2022-03-17王永革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嫘祖晋城盘古

王永革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26)

神话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源头,是一个地域的文明源头。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古代的文明程度如何,可以从这个民族、这个地域流传的神话传说中看出来。晋城有着非常丰富的古代神话传说资源,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些资源,讲好晋城故事,弘扬晋城古代文化,发展和壮大晋城全域旅游事业。

一、晋城地区古代神话传说概貌

晋城古代的神话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对晋城古代神话传说的研究,近年来出现过一些成果。比较突出的有山西大学文学院原院长刘毓庆教授团队的一个关于晋东南地区神话传说的课题研究,出版有《华夏文明之根探源》《上党炎帝神农氏传说故事》;有晋城原地方志办公室秦海轩先生所著《晋城人物逸事》;有晋城政协靳虎松先生所著《晋城传说》,阳城政协组织编纂的《析城山里的传说》等。

晋城古代神话就是流传于晋城地区的上古神话传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代表性故事,大多数在晋城各地普遍流传。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有中国上古七大神话,其中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共工触山、精卫填海等,不仅在晋城地区代代相传,而且很多都有其遗迹遗存可寻,如阳城的五彩河、五彩石、盘古石、鳌背山、王屋山,泽州的娲皇宫、愚公山,高平的羊头山、发鸠山等。[1][5]这些都与神话传说中的细节吻合度相当高。

细分晋城古代神话传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一)创世神话

主要有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

盘古天开的故事主要流传于析城山一带。女娲补天的故事在晋城多地流传,许多地方都有修建的女娲庙,许多地方都有五彩石。女娲造人主要流传在城区东边的浮山一带及阳城县横河镇的银河村。此外还有另外一个美妙的版本,相传远古时候,伏羲和女娲曾是亲兄妹,他们的父母有非人的模样,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也都是人身蛇尾。兄妹二人均长到十多岁,已到婚嫁年龄,却都没找到自己的意中人。无奈之下兄妹二人商议去找盘古山请求祖先指道。某日他们来到盘古面前,施礼后诉说来由,求盘古保佑他们尽快能找到伴侣。此时盘古的守护小神替主传令说:“这世界上只有你们二人,你们就是一对夫妻。”女娲红着脸说:“这怎么能行?我和兄长是亲兄妹不能成亲呀。”这时小神说:“盘古爷有收藏的五彩石,它代表五方山川,能破解天地间难事。你俩各带一块同样的五彩石,去往东本山头,同时在两座山头往山下同一方向滚动这五彩石,若滚到山下合到一块了,你俩就是天赐的一对夫妻,如滚不到一块说明你俩各自还另有姻缘人在等待。”听完小神的一席话后,伏羲背了一块五色石来到东山头盘古山巅,女娲背了一块上到西山顶,二人喊话,同时向同一方向往下滚五色石,并有守护小神亲临现场鉴定作证。奇怪的是两块石头从东西两山滚到山谷时,竟然紧紧地合在一起,像一块石头一样。伏羲和女娲跑到山脚下的石头旁,俩人用尽全身之力也难以分开。小神见此情景,又替盘古祖先传话了。他说:“这两块石头就是开天劈地的‘姻缘石’,证明你二人就是一对恩爱夫妻,我是证婚人,你俩就在此成亲吧!这块石头就叫‘盘古开天姻缘石,简称‘盘古开天石。”伏羲和女娲二人就在此跪拜天地,成亲结为夫妻,而那块石头也成了“洞房”墙壁。婚后不久女娲怀孕了,俩人很高兴有了传宗接代之人。十月过后,女娲生下了一个怪物,是一块磨刀石。两个人非常苦恼,就将磨刀石拿到西山顶迎着晚霞抛去,落石在山坡上划了一道渠,成为“磨石渠”,磨刀石掉下去跌碎了,但奇迹发生了,落到河里的碎石变成了鱼虾,掉到山坡的碎石变成了鸟兽,留在磨石渠的碎石变成了平民百姓……从此天下有了人和动物,世界充满了无限生机。伏羲女娲就生活在盘古山下的盘谷之中,“盘谷”现在叫银洞坪庄;西山头上有女娲化石叫“女娲峰”,后人为供奉女娲,在其山腰处修建了一座庙,叫“女娲庙”,也叫“娲皇庙”;东山是盘古山,伏羲的化石叫“仙人峰”。河槽内的“盘古开天石”又分开了两块,半块立着,半块卧着。[2]

(二)英雄神话

主要有精卫填海、嫘祖养蚕、愚公移山、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神农尝草等。

嫘祖养蚕流传于阳城西南的云蒙山区,传说黄帝之妻嫘祖跟随轩辕黄帝奔走于黄河流域,曾在云蒙山中居住。黄帝起早贪黑教男人们种菜种谷、耕田耘土,嫘祖娘娘教妇女们栽桑养蚕、抽丝织帛。古时的云蒙山,草丰林茂,美丽可爱。山上松柏参天、绿云盖顶,山腰乔木混生、遮天蔽日,山下芳草萋萋、青藤缠绕。其间掺杂着不少皮钱小叶山桑树,生长着不少自衍自亡的野虫蚕头。当地的土民,不知桑树,不知野蚕,更不知春蚕吐丝。嫘祖娘娘到了花石沟,头一年先穿林过海教民识桑树、认野蚕、采桑椹、摘蚕茧,后来又教民积桑籽、种桑树、捉蚕蛾、做蚕种,再教民煮蚕茧、抽生丝、捻细线、织粗帛;第二年春天又教民孵蚕卵,采桑喂蚕。如此几年功夫,花石沟的老百姓便家家学会了栽桑养蚕,人人学会了缫丝织绢,男人穿上了本色丝衫,女人穿上了彩色丝裙。沟前沟后的人们羡慕眼红,纷纷跑来请教。嫘祖娘娘不厌其烦,耐心教导,实物示范,很快一传十、十传百,云蒙山区的土民人人都学会了栽培桑树,养蚕治丝。夏日的一天,赤日炎炎,万里无云。嫘祖娘娘忙着在山上带领大家干活,不料时过晌午天气骤变,一阵狂风呼啸而来,将各色丝线吹得七零八落,接着大雨倾盆而下,山洪暴发,水漫山村。娘娘心疼百姓的血汗,不顾风狂雨大,跑上跑下往回收拾残丝剩线,累得气喘吁吁,腿脚酸疼。无情的天公像是有意与人为难,大雨持续下了三天三夜,狂风也整整刮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才风平雨住,日出天晴。上庄下庄的人们跑到野外一看,凡嫘祖娘娘抢丝捞线的地方都留下了她慌慌乱乱、深深浅浅、歪歪斜斜的脚印,很多拖在地上、挂在崖上的彩色丝线,一根也拉不起,半根也拽不动,都牢牢镶嵌到了石头上,赤橙黄绿青紫蓝,七色相间,绚丽夺目,横七竖八,如网如络。现在在阳城人参垠一带,红沙坡上还有一道道彩色条纹,非常漂亮。[3]

(三)人物传说

主要有二仙的故事、刘秀王莽、崔珏审虎等。

二仙传说主要流传于陵川。县城西南五里有一个村叫西溪村,村边有一座修建于金代的古庙叫真泽宫,里面供的就是二仙奶奶,庙内碑文有详细记载。据说二仙是陵川县人,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姐妹,名字已经失传了。她俩生来聪慧异常,虽然七岁了才会说话,但却言出有章、动合规矩,事事都很通情达理,当时就有她们仙风道骨,是感神光而生的传说。这么可爱的两个女儿,父母当然十分宠爱,谁料母亲不幸早逝,继母对这对尚在幼年的前房子女,却视作眼中钉,百般虐待。在北风凛冽的寒冬,竟让姐妹俩单衣赤足到地里采摘野菜。她俩出于孝心,只好唯命是从。可冰天雪地哪有野菜呢?在这种情况下,她俩哭下的斑斑血泪,浸入土中,顷刻之间,竟使田间长出了一片片的野菜。姐妹俩喜出望外,取回家中,而生性残暴的后娘并不以此满足。迁居壶关紫团山后,在烈日当头的炎夏,又让二女外出拾麦。这一带麦田极少,即使有些麦田,也属为富不仁的大户人家所有,都不让她俩到地里去拾麦,所以,尽管东奔西跑忙乱一天,到晚也几乎一无所得。她俩怕后娘打骂责备,急得在田间仰天大哭,再次向天祈祷。姐妹俩感动了天神,天神便先降黄云,再降黄龙,使她们驾云乘龙,飞升天界,在一片仙乐声中,飘飘然然成了仙女。姐俩成仙后,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十分关心。天旱时祈之甘霖立降,生病时祈之病痛全无,求男者立生智慧之男,求女者立生端庄之女。真是方施神通,有求必应。人民群众无不感恩戴德,到处修庙供奉。大宋时西夏入侵,在一次战争中,宋军军粮断绝,运输又十分困难,给宋军造成了很大威胁。紧要关头,忽见两个身着红衣、脚穿绣花鞋的妙龄女子,提着饭瓮前来卖饭。饭瓮虽小,却取之不竭。士兵感激涕零,饱食而去,又觉神奇莫测,都认为是天助。不久,经过一番访问考证,才知道这两位女子原来是二仙变成的凡妇。宋朝将领感激之余,便将其助战与侍母至孝的事迹上奏朝廷,朝廷便封她二人为冲惠真人和冲淑真人,并赐庙号为真泽。从此,真泽宫越修越多,一直修到全国各地。[4]当然主要还是在晋东南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二仙庙51座。

(四)极具地方色彩的志怪志异故事

主要有孔子回车、白马拖缰、小尖山遗址等。

二、晋城古代神话传说的历史价值

(一)晋城古代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基本面貌

如前所述,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神话传说故事,在晋城都有表现。中国古代七大神话,在晋城流传并有物质基础佐证的就有四个。因此说晋城古代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基本面貌,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虽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流传,但如此富有地方色彩的传说、不同版本的故事,且有遗迹遗存的现象,却是不多见的。

(二)晋城古代神话传说的丰富性,表明了晋城古代文明的发达程度

晋城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还需要我们认真挖掘研究。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神农炎帝羊头山教民稼穑、下川遗址等是晋城古代文明的典型标志,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同样也是晋城古代文明的标志性成果。

(三)研究和挖掘晋城古代神话传说,对研究中国古代神话具有重要意义

晋城古代神话传说,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代表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所以,研究好晋城古代神话传说,对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作用就是不言而喻的事了。

三、晋城古代神话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文化自信

充分挖掘、研究和利用晋城古代神话传说文化,可以增强晋城人民的文化自信。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神农炎帝羊头山教民稼穑、下川遗址等第二代文明文化,《康熙字典》主编陈廷敬、医学大师王叔和、沁河古堡、理学先师程颢、现代文学大家赵树理等晋城古今文化现象,无一不淬于晋城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之源——神话传说,也是晋城人的骄傲。通过充分挖掘、整理、研究、利用,打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重要的发源地,让晋城绽放出神话之乡的魅力,进一步增强晋城人民的文化自信,对于建设现代化的小康晋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丰富传统内涵

充分挖掘、研究和利用晋城古代神话传说文化,可以丰富晋城文化的传统内涵。说到晋城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明清古堡、上党梆子。进而还有沁水舜帝文化,高平炎帝文化,下川、高都、陵川塔水河古代遗址文化,长平古战场文化、《康熙字典》主编陈廷敬,医学大师王叔和,诸宫调发明者孔三传,理学先师程颢,现代文学大家赵树理等等,其中最不应忽视的正是古代神话传说文化。作为人类文明源头的神话传说,正是我们晋城文化重量级的要素。

(三)助推文旅发展

充分挖掘、研究和利用晋城古代神话传说文化,可以进一步讲好晋城故事,服务全域旅游,彰显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做好游晋城读历史这篇大文章。旅游,看的是景点,品的是文化。好的导游和解说词,不仅带给游客美妙的感官享受,更能传播旅游地的深厚文化。优秀的导游,必须要有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底蕴,挖掘整理晋城丰富多彩的古代神话传说文化,无疑能为导游解说提供良好的素材。挖掘整理晋城丰富多彩的古代神话传说文化,并以此对导游进行业务培训,必然能够提升导游的文化素养与服务能力。挖掘整理晋城丰富多彩的古代神话传说文化,还能够提升和加大晋城地方文化的宣传力度,为景点内涵书籍资料、宣传画册的编纂,文艺演出等文化产品的产出提供有力的支撑。挖掘整理晋城丰富多彩的古代神话传说文化,对打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乡、中国神话传说主要发源地等旅游品牌,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嫘祖晋城盘古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嫘祖养蚕
嫘祖和你聊保护隐私
盘古开天辟地
辽宁朝阳“安晋城”略考
盘古
盘古
嫘祖养蚕的故事
嫘祖缫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