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一战线基地: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

2022-03-17苏统轩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陈列馆纪念馆基地

苏统轩

摘 要:统一战线基地是开展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是面向广大统战成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统战优良传统展示、创新经验启发等的重要平台,承担着思想引领、教育培训、社会服务、联谊交流等重要功能。近年来,江苏省各地积极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丰富、人文荟萃的优势,结合实际,在加强统一战线基地建设、助力统一战线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关键词:江苏;统战基地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22)01-00077-04

统一战线基地是开展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是面向广大统战成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统战优良传统展示、创新经验启发等的重要平台,承担着思想引领、教育培训、社会服务、联谊交流等重要功能。近年来, 江苏省各地积极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丰富、人文荟萃的优势,结合实际,在加强统一战线基地建设、助力统一战线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探索实践。2021年6月至10月,江苏省委统战部在全省开展了“庆百年华诞、创同心家园——江苏百家统战基地巡礼”活动。经各地各部门遴选推荐,在综合考虑各基地基本情况和网络投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专家评审,并经省委统战部部务会同意,最终产生了100家基地。这些基地生动展现各领域统战工作的鲜明特色和优势,发挥出积极作用,现选取部分基地进行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一、周恩来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淮安市淮安区桃花垠永怀路2号,占地总面积40万平方米,1986年3月由中宣部批准建设,于1992年1月6日对外开放。纪念馆开放至今已圆满接待中外瞻仰观众4000多万人次。

周恩来纪念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展示周恩来光辉一生的综合性纪念馆,是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被中组部确定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是全国首批76个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2017年,纪念馆被江苏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评为江苏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在馆区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仿中南海西花厅、西花苑碑园、情归厅等纪念性建筑。周恩来纪念馆围绕不同教育主题,先后推出了多个专题展。编排《风范——周恩来精神情景报告会》和《不朽的旗帜——周恩来精神情景故事会》,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宣讲。近年来,纪念馆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传承和弘扬“恩来精神”,推动纪念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为持续深入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荣毅仁纪念馆

荣毅仁纪念馆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西浜,占地面积1.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74.61平方米,于2012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主要包括事迹陈列馆、荣氏故居、大公图书馆及荣毅仁北京旧居4个部分。事迹陈列馆分为序厅和东西两侧展厅。序厅中央陈设汉白玉荣毅仁塑像;东西展厅则分别介绍了荣毅仁实业报国的从商历程和勤勉为政的国家领导人经历。荣氏故居主要为荣毅仁及家人当年生活的相关居室。大公图书馆由荣家独资兴建,于1916年建成,是中国第一个正规的对外开放的乡村图书馆。荣毅仁北京旧居是按北京史家胡同四合院原样复建的。除复建原四合院场景外,其内部也基本保持原来的布局陳列,办公、生活家具等照原样复原,其中,大部分都是珍贵的原件。

近年来,荣毅仁纪念馆挖掘具有“荣氏印迹”的统战文教特色课程,让统战领域代表人物的精神遗产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扬光大。同时,纪念馆发挥统战名人故居在文化培育、宣传与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社会各界正确认识统战文化的基地和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文化名片”。

三、费孝通江村纪念馆

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于2010年10月建成。开馆至今已有30余万人次参观。

整个纪念馆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费达生江村陈列馆、孝通广场、景观池和碑廊。馆内现有费孝通铜像1座、等身蜡像2座、展板177 块;另有实物展品,包括书籍、影印手稿、报纸、费孝通所获奖牌奖状证书、作品刊物封面等。纪念馆全面展示了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和理念,记录了费孝通兢兢业业奋斗一生的光辉历程,展现了他志在富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理想,关注民生的民本情怀,脚踏实地、躬身实践的工作作风。

纪念馆自开馆以来接待过众多海内外文化学者和侨胞,在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开展华文教育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加强社科普及教育和人文教育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四、王选事迹陈列馆

王选事迹陈列馆位于无锡市解放东路867-1号,场馆面积共2653平方米,于2008年12月底建成。陈列馆于2010年3月挂牌“九三学社江苏省委思想教育基地”,于2015年11月成为首批“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开馆至今已有20余万人次参观。

陈列馆利用了原辅仁中学旧址,保持了民国建筑风格,并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东林书院毗邻。馆舍由主体展区和辅助区两部分组成。其中,主体展区分序厅,莘莘学子、立志报国,自主创新、敢为人先,当代毕昇、功在千秋,甘为人梯、大家风范,身居高位、鞠躬尽瘁,学习王选、勇攀高峰7个部分。展馆有珍贵文物、史料300余件。多年来,陈列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创新实施“完善主题展览”“探索个性宣讲”“创新实践活动”三项机制,取得良好效果。

五、新型政党制度伟大历程展馆

新型政党制度伟大历程展馆位于南京市苜蓿园大街51号,是由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策划建设的一座专题展馆。

展馆通过全面展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共同创造,全方位表现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特色、制度特色和实践特色,多角度反映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优势、运作形式,讲好新时代多党合作故事,彰显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展览以重大历史时期划分篇章,由“万水朝东”“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同心同行”“制度自信”5个部分组成。围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打造“共铸乾坤”“五一口号”“制度大成”“人物风采”4个“核心亮点”。

新型政党制度伟大历程展馆是目前全省第一家专门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专题展馆,集中展示了新型政党制度发展与创新成果,其内容政治性强、思想内涵丰富、社会教育意义重大。

六、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民族文化宫

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民族文化宫位于扬州市高邮市兴菱路61号,占地面积3434平方米、建筑面积8282平方米,于201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文化宫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馆、乔登江院士事迹展览馆、家风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回乡好人馆、红石榴家园、扬州图书馆菱塘分馆等场所。文化宫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和“两个共同”主题,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广泛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回乡好人馆围绕“寻找菱塘真善美,传递时代正能量”主题,开展“回乡好人”评选活动;乔登江院士事迹展览馆作为统一战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了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课堂;红石榴家园为全乡各族人民打造了一个信息互享、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精神家园;多次开展以“民族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书法展、中华诗词展、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

七、爱德基金会(江苏省宗教公益培训基地)

爱德基金会位于南京市汉口路,成立于1985年,是由老一辈中国基督教界领袖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并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公益组织,也是江苏省首批5A级社会组织。2015年11月,爱德基金会被江苏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定为 “江苏省宗教公益培训基地”。

爱德基金会作为大陆成立的第一家具有宗教背景的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促进教会参与社会服务。2009年,爱德基金会与江苏省基督教两会率先成立了“江苏基督教爱心公益基金”,募集资金为教会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帮助。同时,该公益基金积极推动建立以教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为主要成员的社会服务网络。目前,该网络已有120余家成员机构,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等10多个省份。

基地除了推动基督教界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外,还致力于多宗教对话与合作,推动不同宗教团体开展公益慈善工作。2016年5月,基地管委会成立,其宗旨是搭建全省宗教界公益慈善合作平台、探索宗教公益慈善发展路径、加强宗教公益慈善能力建设、促进宗教公益慈善健康发展。

八、张謇纪念馆

张謇纪念馆位于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状元街东首,占地面积约2.67万平方米,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于2021年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主体建筑由张謇故里祠堂、张謇史料陈列馆等组成。张謇史料陈列馆于2010年建成开放,展厅由出生成长、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社会事业与纪念研究5个部分组成,共展出关于张謇业绩的珍贵历史照片327幅、实物540件、主题场景12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再现了张謇一生的奋斗历程和伟大业绩。

纪念馆以传承弘扬张謇“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家國情怀、“尺寸行之”的务实精神、“不与草木同腐”的社会参与精神为主题。近年来,纪念馆不断丰富展陈内容、增强参观体验、放大研学功能,进一步提高教育引领效应。同时,纪念馆围绕张謇在海门的创新创业,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设计开发相关课程,让来馆参加现场教学的人员能够学习好、传承好张謇的“爱国情怀、开放胸襟、创新精神、诚信品格、社会责任”。

九、东南大学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实践基地

东南大学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实践基地位于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拥有台湾“经济之父”李国鼎、一代报业巨子余纪忠、“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等杰出校友。四牌楼校区以“国立中央大学”旧址被列入第六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名单,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这些历史印记对于唤醒广大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少年一代的国家记忆,可发挥积极作用。校区内建有“李国鼎图书室”、第一个华人科学家纪念馆“吴健雄纪念馆”等。“华英文化教育基金”“海峡两岸信息技术研讨会”持续开展活动。

基地自获批以来,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召开第二十二届海峡两岸信息技术研讨会,开展“红色经典诗歌抄写”活动,讲好“梅庵”故事、开展“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展”,组织开展东南大学港澳台生南京金秋二日团活动等。

未来,基地将进一步完善功能定位,逐步建设成为有历史印记(民国建筑群)、有特色品牌(海峡两岸信息技术研讨会)、有文化交流(李国鼎图书室)、有功能拓展(共青团二大红色基地),集教育文化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统战教育实践基地,广泛团结海内外台湾同胞,发展壮大爱国统一力量,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青果巷

青果巷位于常州老城区。这条长仅400多米的小巷,自明清以来走出了近百名进士和几十位文才武略、享誉中外的知名人士,包括史良、刘国钧、刘海粟、周有光等著名的党外代表人士。散落在巷中的数个名人场馆,在江南古韵中彰显着统战文化的特色。

史良故居位于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东北角,里面展示了史良在人生各个阶段的杰出历程。青果巷16弄,是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的故居。位于141弄临河一端的“礼和堂”,是民盟盟员、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诞生之处。新礼和堂最南一进为常州盟史馆。“礼和堂”对门的“贞和堂”是唐氏八宅中的主宅,曾汇聚众多名人,清朝诗人庄楷、状元画家钱维城兄弟,近代以来的实业家张赞宸、法学家张志让、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太雷都从这里走出去。统战群英厅作为常州市爱国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展示了常州10位统战名人的事迹。他们参与并促成了中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铭刻在常州乃至全国统战事业进程中的不朽丰碑。

责任编辑:吉强

3559501908208

猜你喜欢

陈列馆纪念馆基地
蒲松龄纪念馆藏书画作品选登
印象·郭沫若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印象·老舍纪念馆
郁南康家大屋红色之魂陈列馆开馆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最好的“地质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