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教学“去碎片化”案例分析及对策

2022-03-17孟永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译林文本初中英语

孟永

摘要

英语阅读教学“碎片化”极易让学生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丧失判断能力等,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无法实现全面提升。因此,必须对阅读教学进行适当改进,通过全景导读、多样阅读、问题引导等方式,促使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英语学科素养。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碎片化

阅读教学“碎片化”是当下英语学科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很多教师看来,阅读“碎片化”是一种更加便捷的阅读方式,也有利于学生从文本中找到关键信息。但与此同时,它也极易让学生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丧失判断能力等,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无法实现全面提升。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对阅读教学进行适当改进,实现“去碎片化”,切实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阅读教学“碎片化”现象分析

1.阅读信息“碎片化”,只见树木不见林。

【案例一】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7B Unit6 Reading Part A Down the rabbit hole.

这篇文本是名著Alice in wonderland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Alice 遇见 a rabbit后发生的事情,是一个较为有趣的小故事。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提取文本信息,构建整体框架。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尚未介绍故事背景之前,就带领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这种肢解式的讲解,导致学生获取信息呈现“碎片化”。

T:Read Para2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 does “it” refer to in the Para2?

(2)What did it say?

(3)What did it do?

T:Read Paras4-5 and complete the table.

T:What does “down,down,down”mean?

S:......

T:It means fall down.Can you give some examples?

S:......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和教学重点,将文本内容的阅读分解为若干个问题,在“一问一答”的固定模式中,学生收获的知识支离破碎。这篇文本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一个片段,关注的是场景的转换及细节的描写,没有故事背景的铺垫,学生难以从整体上了解文本内容;与此同时,教师采用跳跃式的提问方式,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現断层,未能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看似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但事实上,学生是处于一种“被阅读”“被学习”状态,难以关注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得到的必然也是表面的、零散的信息。

2.阅读思维“碎片化”,导致思维能力弱化。

【案例二】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A Unit5 Reading Part A Giant pandas.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大熊猫希望的早期成长过程以及大熊猫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不要捕杀野生动物,并要采取一些保护大熊猫的措施。有的教师在导入课堂时,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

Q1:Do you like pandas?

Q2:Was Xi Wang heavy when she was born?

Q3: Where can you find out the answers?

Q4:Do giant pandas face any problems?

Q5:Can you find out the ideas in the passage?

在这一环节中,虽然学生能通过阅读文本直接找出答案,但是这些问题的设置既未能体现文本的思想主旨,也未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且这些碎片化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浅层状态,难以向深层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弱化。

3.阅读方式“碎片化”,导致阅读贫瘠浅薄。

【案例三】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A Unit8 Reading Part A An earthquake.

这部分介绍了1999年台湾地震幸存者Timmy的经历,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揣摩Timmy从恐惧、绝望到自信、充满希望并积极自救的心理活动,并且掌握一些与地震有关的词汇和切实有效的地震逃生技能。有的教师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的是“朗读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在大声朗读后回答问题。朗读虽然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但单一的大声朗读,导致学生缺乏深层思考,教学效率低下。在这样泛滥式朗读、回答的多轮循环中,学生的收获是碎片化的,也是贫瘠的、浅薄的。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去碎片化”的解决对策

1.全景导读,链接激趣。

导读是一种阅读辅助行为,其主要作用是方便学生阅读,激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正式进入文本阅读之前安排导读环节,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导读是为了让学生避免碎片化的阅读,应引导学生从文本的整体架构出发,带领学生在把握文本主题的基础上,构建对文本内容的整体认知和理解。

【案例四】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7A Unit7 Reading Part A Going shopping.

在正式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利用文章标题引导学生预测文本的语篇信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期待。

教师在展示阅读标题后,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提出3~5个他们最希望通过阅读了解的信息,从而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比如:

Q1:Who wants to go shopping?

Q2:What does she/he want to buy?

Q3:When does she/he want to go shopping?

......

在学生的头脑风暴结束后,教师收集其中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再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本,获取信息,并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而且也容易让他们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建构。

2.立足主题,多样阅读。

阅读中除了朗读,还有快读、浏览、默读等多种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立足文本主题,将多种阅读方式贯穿其中,引领学生逐层深入,使其学会提取文本信息,形成整体思考的思维方式。

【案例五】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A Unit6 Reading Part A Birds in Zhalong.

笔者在备课过程中,被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美丽及生活在那里的自由自在的鸟类所吸引,便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这种美,并萌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呢?于是,在导入环节中,笔者首先利用几张印有扎龙自然风光的明信片和一分钟的视频,导入主题,自然搭建情境支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接着,笔者让学生进行快读,总结文本每个部分的大意,使其对全文大意及结构有整体的了解;再讓其默读,带着任务获取文本中每个部分的细节信息。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部分,笔者让学生抓住两个疑问词where和how完成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介绍。第二部分,笔者针对bird这一关键词,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Do all of the birds live in Zhalong all year round? Can people easily watch the birds there and why? How many cranes live in Zhalong? 第三部分,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养成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文本中提到了政府、社会团体及游客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所作的贡献,那么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经过交流与分享,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提供保护。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设计了两个读后续写的活动:一是立足于语篇,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介绍扎龙自然保护区及分析其面临问题的对话;二是要求学生讨论长江流域珍稀动物(比如江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立德树人的学科功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慢慢实现,学生在阅读中也逐渐对整篇文本实现了整体的认知和理解,并学会运用本节课所学词汇、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问题引导,深度学习。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程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课堂上,恰当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引领学生走向阅读的深处。

【案例六】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3 Reading Part A Living with a robot.

本单元的主题是robots, The home robot这篇文本作为其中的阅读文章,和主题一脉相承。机器人科学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科技之一,和人工智能、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密不可分。很多学生对这个领域十分感兴趣,但却对其一知半解。为此,在课堂中,笔者首先用一个小型机器人导入对话,激活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用“Does it look like a human?”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机器人的外形特征、种类和功能等。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通读全文,理清人物和故事梗概,随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文本、提取信息并分析句子背后的含义。

Q1:What is this story about?

Q2:What happened between them?

Q3:What would the home robot do?

Q4:How would it affect Mr. Jiangs life?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阅读文章细节,不断挖掘文章未尽之意,推导出机器人在正常工作时和感染病毒后给Mr. Jiang的生活造成的不同影响,甚至总结出Mr. Jiang前后心理的变化(hopeful—happy—angry/hopeless)。通过这样的阅读和分析,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结束语

英语阅读教学“碎片化”,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去了解信息来源,不愿意做出自己的思考,习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这样不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去碎片化”的阅读教学,才能促使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英语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译林文本初中英语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译林》创刊四十周年庆
过刊转让
我和《译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