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 《文学欣赏》 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文学欣赏人文教学内容

李 芳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1 《文学欣赏》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传播,普通高校也纷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在很多高校,《文学欣赏》都是面向高校各类专业大学生开设,是一门旨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公共选修类通识课程。在一定的文学和鉴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指导下,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文本或选段进行赏析阅读,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进行感受、联想和想象,并在感情上获得体验和审美的一种精神活动,从而培养大学生文学欣赏和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人文和文化素养。“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1]可以肯定,在高校开设《文学欣赏》这门课程,将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阅读作品同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感,这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文学欣赏》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文学欣赏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如教师重讲授,大学生参与少等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效果差,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直面文学欣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1 重视不够,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学科教师数量有限,流动性大,教师水平不一,教师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首先,专业教师数量较少,有些兼职教师由高校行政管理岗位人员或在校研究生担任,实际教学投入有限,在教学经验和教学投入上相对比较薄弱,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同时这部分教师还存在着流动性大,不利于课程的持续稳定和优化升级,使课程缺乏精细打磨,学校也缺乏对此类课程教师进行相关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机制缺失,高校人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亟须提上日程。

2.2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选修课大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借助PPT和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传统的讲授只是对知识的灌输,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听进去多少,吸收多少,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很难沉浸文学作品中,对文学作品代入自己的体验进行分析鉴赏,很多时候,学生都是游离于文学作品之外,完全丧失了个体真实体验,课程效果并不好。

2.3 教学内容和教材单一、陈旧

教师授课内容也必须引起重视,文学欣赏公共选修课要想受到大学生的认可,必须从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大学生的兴趣需求入手,教师在筛选具体鉴赏文学作品时必须兼顾海内外古今涵盖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体裁,目前文学欣赏课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选择随意,单一,没有充分体现文学作品欣赏的多样性,大学生普遍缺乏有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管理机制的缺失和考评体系的不健全

首先,高校对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存在一定缺失,对选修课的授课内容,授课计划,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审核较为宽松,把关不严。高校公共选修课课时安排比较紧凑,一般安排在晚上,连续3课时,且是100人左右的大课,这对任课老师来说想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且实现好的教学效果无疑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目前高校公共选修课开设课程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学生选课要求,大部分学生选课存在困难,很多都是比较盲目和随机,导致一部分对文学欣赏感兴趣的同学选不上,另一部分学生阴错阳差被迫选修并不太心仪的课程,且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但晚上的多与学生社团活动,讲座培训、课余活动安排相冲突,学生出勤不能很好保证,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此外,文学欣赏这一类选修课往往没有选定的教材,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环节设计存在较大主观性,依赖于老师个人教学沉淀。

3 《文学欣赏》 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建议

3.1 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构建一支专业化和稳定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要重视人文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可以对一些专业职称高和年轻教师通过访学、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深造,并予以配套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学校教务处和图书馆也要统筹搭建和购买相关课程平台,全方面提高的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2 教学内容优化

目前,文学欣赏课程授课课时一般比较少,在有限的授课时节中如果涵盖太多知识量,实际往往只能是浮光掠影,学生难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不用说能力的提高。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找准定位,本人以为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内容当以文学作品鉴赏为中心,以点带面,穿插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了解和学习,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程度让学生实际参与到作品的真切体验和感悟思考上来。具体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一方面要保留古今中外一些传统的经典作品,另一方面要选取一些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正向的且广受学生熟悉和欢迎的作家作品进行细读与品味,还可增加一些适当的专题活动等,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同时教学内容要不断进行知识体系优化,与时俱进,从而吸引大学生主动去阅读,去欣赏。

3.3 教学模式改革

对于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模式,万薇薇曾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由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个人发言、教师点评以及书面成文组成的“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2]本院文学欣赏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满堂灌,以知识讲授和理论分析代替学生对作品的细致阅读和真切体验。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作品、欣赏作品、评论作品,作品是纽带,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自主思考,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畅所欲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把握好点评讲授,互动交流和赏析实践这三个中心环节。[3]

3.4 教学方法多元化

一是运用多样化的授课方法。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除讲授法外,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情境创设法等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如课前分享法。让每位学生课前花几分钟时间分享自己的作品阅读感悟。任务驱动法。根据授课计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某一个话题进行研讨学习,自主阅读,查阅资料,赏析作品,以PPT形式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视频展示和解说。此外还可以灵活采取影视片段欣赏、主题辩论,读书分享等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多方面多角度去感受和体悟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二是善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辅助教学。现代教学中,多媒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要做到真正用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运用音乐、图片、电影等手段形象再现作品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和逸闻趣事。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模拟作品场景,创设学习情境,既直观、形象,又能开发学生思维和想象力,运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此外要避免多媒体的滥用,充分发挥好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作用,切勿本末倒置。

3.5 考核评价机制改革

目前,文学欣赏课程就如同大部分选修课一样往往以期末考核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文学欣赏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该课程获得真正的文学体验,进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人文素质提升等,因此对学生的考评不能仅仅以知识掌握和分数来衡量,要更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这也是最难量化和细化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如可综合学生上课考勤情况、课堂活动参与度、课下读书笔记完成情况及期末考核等来全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注重过程和实践考核,让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积极去参与并有所收获。

3.6 教材建设

目前,文学欣赏选修课程大都是授课教师自主编写的课程讲义或辅导材料,学生没有相应教材。市面上的此类教材也是良莠不齐,各高校学生实际情况不一,客观上造成文学欣赏教材选择难度大,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本院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及认知情况等多方面去选择合适的教材。当然,在文学欣赏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来说也有很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方面,如何完善选修课选课体系,合理安排选修课上课时间,一些相关课程结构,考核监管体系都应纳入统筹管理范围。

综上,我们应在充分认识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在提升高校人文素养作用的基础上,对文学欣赏课程特别是其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有针对性的改革,建立师生良性互动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切实提高文学欣赏课程人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文学欣赏人文教学内容
人文绍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人文社科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中职语文文学欣赏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