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6谈社花

读写算(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日记语境英语教学

谈社花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江北小学,甘肃 陇南 746005)

主题语境是指围绕中心话题创设的与语言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真实场景紧密相连的语言学习环境。基于主题语境的小学英语教学面向语言知识的系统性与二语习得规律,以主题为引领串联起英语词汇、发音、句式、语法等多维度知识,并倡导以多元化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特定的主题语境下汲取语言知识、了解语言背景资料与文化环境、习得语言运用方法与技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帮助学生凝练使其终身受益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主题语境概述

主题语境是指围绕某一中心话题、以生活内实际语言交流场景为支撑、可连接生活与英语知识的语言学习环境。语言学家弗斯指出主题语境包括两种类型,其一为以语言知识关系为核心的主题语言环境,即词汇、短语、句式、段落、语篇及语法之间相互组合、关联形成的语言知识体系;其二为主题语言外部环境,即由时间、空间、参与者、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构成的语言使用依托的环境。从素质教育视角来看,小学英语教学不再以英语知识及技能传授为单一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教学综合培养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语言理解与使用、思维品质与文化品格。因此,笔者认为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主题语境是对语言内部知识架构与语言外部环境的有机整合。在教学中应用主题语境,首先需遵循中国学习者二语习得基本规律,不宜将词汇、短语等语言知识视作独立单元,而是要从整体设计层面出发,形成完整、系统的主题知识结构。其次要以主题为引领,以真实的语用场景为支撑,以多样化学习方式为核心,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汲取语言信息、文化背景信息,进而对主题形成多角度、深层面的理解。最后要以生活为主阵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实践能力,真正以主题连接生活与英语学科,从而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凝练。

二、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主题语境关注主题引领、真实语用场景及语用实践,是对传统知识本位论的颠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拓宽学生英语知识面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因课堂缺乏真实可感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薄弱并存在畏难心理,经常出现不敢说、不能写、不会读、无法用的学习困境。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将词汇、句式等语言知识视作独立单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机械性记忆、背诵词汇或语篇。学生不了解语言使用的意图、难以体会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便不能将所有语言知识构建联系并存储在长期记忆内。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按照主题语言场景整理、连接新旧语言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在生活实际语言使用场景的带领下逐步掌握英语语言规律与原则,并以此为依据串联起所有分散的语言知识,形成有序、相对完整的语言知识结构后存储在长期记忆内,可以有效拓展学生语言知识面。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语用思维

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以“中式”思维理解语篇内容与含义,导致其在语言表达、写作时语言逻辑混乱并难以发现自身问题。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主题导入、问题引导、语境探索、拓展学习等逐步培育学生英语语言思维,使其了解英语语言线性特点,掌握语言表达与行文布局的技巧,能够显著提升学生语用能力及语用思维水平。不仅如此,主题语境的设置还有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价值观教育及道德教育,通过创设语言环境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使其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坚毅品格,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良好素养大有裨益。

(三)能够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主题语境虽然以主题引领、整体设计为核心,但其作用并非局限在语境创设、生活化资源引入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沉浸在主题语境中,感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趣味性,并通过主题知识的自主建构、语用实践等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满足感与幸福感。相对于传统小学英语教学方式而言,基于主题语境的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合作探究与交流讨论中自然而然地学习知识、习得技巧,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三、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基于对主题语境概念内涵、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价值的分析,笔者建议小学英语教师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将主题语境渗透至英语教学全过程中。

(一)引入微课视频,强化主题导入的趣味性

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在于结合具体内容把握主题语境、选择适宜的主题语境导入方式。“Read and Write”板块为四篇短小精炼、具有时间关系的观察日记,记录小猫出生后的神奇变化。笔者结合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基本要求,确定本节课主题语境为“Life is a miracle”。基于主题语境面向语言知识整体性的特征,考虑到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程度较浅薄,语言知识及技能较薄弱,很难使学生对Kittens 的成长过程、生命力量产生整体性与深层次的理解与体验。为此,笔者以“Life is a miracle”微课视频为主题导入,学生观看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色、聆听充满生命力量的音乐,在视听一体化的学习环境内放飞想象与联想的翅膀。在学生沉浸于主题场景、热情高涨之时,笔者顺势开展师生对话:

师:What words do you think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life of all things in nature?

生1:beautiful.

生2:powerful.

……

师:“Miracle”means “奇迹”,为何说生命是一个奇迹呢?我们来看看Sara 的观察日记,感受Kittens的出生、成长与奇妙变化,一起感受生命的力量与魅力吧!

微课视频及师生对话将学生代入到主题语境中,使其对本节课知识产生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搭建思维支架,帮助学生建构主题知识

小学生思维发展遵循由表象到本质、由具象到抽象的规律。主题语境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建构主题知识结构、领会语言逻辑关系与规律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

在以主题为引领指导学生阅读“Two new kittens”时,笔者首先以问题支架:(1)What do they have?(2)What can/can’t they do?(3)What are they like?指导学生阅读第一篇观察日记。其次,运用表格支架帮助学生梳理Kittens 出生第一天时的形态、特点等。最后,请学生按照第一篇观察日记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其余三篇日记并在表格内记录关键的语言信息。

上述教学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在主题引领下教师教授学生提炼、整理语言信息的基本方法,由学生自主阅读并建构主题语言知识,既可以使学生将零散的语言信息连接成Kittens 的“生命生长树”,又能提高学生总结归纳、分析对比的语言思维品质。

(三)补充拓展资源,增强学生主题认知能力

“生命”是一个宏大的主题,若想使学生在主题语境的带领下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触动,形成以英语语言歌颂生命奇迹、表达生命情感的内在动因,便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补充。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语言知识面、初步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使其感受到自然界多种生物的生命成长规律与价值,切实体验到生命的多样性,从而形成正确生命价值观念。

结合小学生英语语言基础水平、学习兴趣特点、语言学习需求及认知规律,笔者选择引入绘本阅读拓展资料:Little Tad Grows up。该绘本画面精美、色彩丰富、形象生动活泼,契合小学生注意力发展水平及兴趣特点。同时,绘本内的语言趣味性十足并隐含着比喻等修辞方法,如在描绘卵的形态时:“They look like a bunch of grapes”等。虽然包含陌生词汇,但学生通过图片、联系上下文也能够推测词汇与句子的意义。在以PPT 呈现绘本内容后,笔者请学生按照课文语篇阅读方法,将小蝌蚪的形态、能力与特征等信息填入表格内,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主题的认知,丰富学生关于“Life is a miracle”主题语境的语言知识储备。

(四)注重实践应用,促成学生知识内化迁移

主题语境是对语言内部知识结构及外部语言环境的有机整合。学生经历主题导入、知识建构与拓展阅读后,对主题语境已经形成了较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实践应用环节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出课堂与校园,引入广袤自然与真实生活之中,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生命体验的联想,调动学生头脑内储备的所有与生命奇迹相关的英语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过程,实现用英语歌颂生命,真正以主题语境连接生活与英语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先以多媒体呈现Kittens 与Tad的“生命奇迹”表格、相关图片等,以提示学生对主题语言知识进行结构化应用。接下来开展师生对话,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观点、看法与感受。

师:大家觉得蝴蝶美丽吗?(Do you think butterflies are beautiful?)

生:Yes!

师:蝴蝶是由毛毛虫蜕变而来的。(Butterflies are transformed from Caterpillars.)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上的日期,第一阶段毛毛虫的形态、特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1:It is fat.

生2:It is white.

……

师:Excellent.Everyone observed very carefully.So can you write a butterfly observation diary like Sara?

通过师生对话、知识提示,学生语言表达兴趣显著提升,写作内容也清晰有条理,成功以主题语境为引领实现听、说、读、写、生活与英语的结合。

(五)改进课堂评价,实现英语教学当堂内化

主题语境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课堂评价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用以评价学生主题知识建构、主题语境探索及理解、主题知识应用成效。在前述教学流程中,课堂评价主要体现在师生对话之中,以鼓励性话语、启发性问题等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认可、赞赏与支持。因本节课教学涉及写作,对于学生的作文评价应当改变传统写评语的评价方式,而是通过生生互评、“作文档案”等激发学生反思重构意识,促成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知识的内化吸收。

当学生写作完成后,请同桌交换阅读批改,修改观察日记内的拼写错误、句式错误等,并重新梳理语言组织方式,使日记内容尽可能完整、通顺。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将“蝴蝶蜕变第一阶段观察日记”存放在作文档案袋内,标注写作日期、写作主题(Life is a miracle)、写作内容“The Growth of Butterfly”、写作时的感受等信息,以此帮助学生积累关于“Life is a miracle”这一主题的语言素材并为后续的自我提升与完善奠定基础。

(六)布置开放任务,延伸主题语境教学效果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在主题语境的引领下掌握了主题知识、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课外则是学生语用实践的主阵地。为此,教师需要布置开放性学习任务,将主题语境课堂教学效果延伸至课下及学生生活实际中,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生命情感、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仅记录下蝴蝶蜕变第一阶段的观察日记。于是笔者布置“记录蝴蝶生命奇迹”的观察日记写作任务,将蝴蝶蜕变相关视频、绘本阅读资料等发送给学生,学生既可以观察与浏览笔者发送的资料,又可以在生活实际中真实观察毛毛虫蜕变为蝴蝶的过程。不仅如此,学生可以在文字记录的基础上增加绘画、贴纸等,通过将英语学科与美术、信息等学科相融合,开阔学生视野。且此任务课下探究活动周期较长,契合英语语言持续性与渐进性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更加深入地感悟与体验主题语境。当学生探究并完成观察日记后,请学生将其与作文档案袋内的第一阶段观察日记作对比,将自己最满意的观察日记存放在档案袋内,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而且能使学生常思考、常探究、常提升。

四、结束语

主题语境是语言内部知识结构与外部环境的有机整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主题语境,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文本、把握主题语境,围绕小学生注意力倾向、学习特点及兴趣特征等选择适宜、恰当的主题导入方法,为学生思维发展搭建支架,补充拓展性资源,帮助学生深入认知主题语境,并高度重视知识应用、课堂评价与课后延伸,以此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猜你喜欢

日记语境英语教学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