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

2022-03-16许多智

读写算(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

许多智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民族中学,甘肃 临夏 731400)

高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时期。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深刻影响下,教师只是单一为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思维无法获得有效开发和拓展,学习兴趣普遍偏低,严重阻碍了学生后续学习以及发展。所以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有效性,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有效培养,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关注,教学理念落后,教师依旧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不管是学生的成长还是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教师并没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积极主动性的提高,只是对自身教学主导地位进行了重视,因此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无法获得有效提高。同时化学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习氛围乏味,无法深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和内容。思维发展受到严重约束,无法形成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于学生成长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约束。最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欲望降低,学生自身问题并不能获得有效解决和处理,因此学生在对知识进行的学习中,其效率偏低,学习信心无法提高。

(一)学生实验机会较少

和其他科目不同的是,化学存在一定的科学性特征,因此课堂教学中需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展开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获得培养,可见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有着极其关键的地位和作用。但事实上,部分教师只是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了关注,无法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知识讲解以及习题解答层面,缺乏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再加上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学生接触实验的机会少之又少,且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学生动手操作时间以及机会相对较少。另外,一些教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常会把部分实验操作转变成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使学生观看化学实验视频。尽管多媒体有着丰富功能和资源,能够更生动直观地观察实验,但是其并不能替代学生动手操作。此外,受到长时间理论知识学习的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并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强化。

(二)教辅材料存在问题

新课标教材颁布并且实施之后,教辅材料和使用教材不相匹配这一问题极其显著,很容易产生课后习题和教材内容存在明显差异问题。而且,部分教辅材料编写质量相对较低,内容以高考为主,因此学生学习负担和压力随之增加。再加上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未深入掌控教材深度和广度,依旧沿袭传统思想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进行随意调整,所以很容易产生教学内容和课后习题不相符的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三)教学评价过于简单

新课改提倡学生展开活动表现评价、自我评价,但是就目前而言,多数教师只是对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进行了关注。再加上新课改的实施,尽管学校立足于活动探究、学习态度、实验以及课堂表现等层面对学生评价提出了要求,但是并未落到实处,实际操作中只是对作业检查、测试等进行了关注,并没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评价进行重视,因此整体评价效果并不明显,缺乏系统性和完善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优化对策

(一)小组合作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分析并整理化学知识,使学生可以在知识学习中发表自身观念点和看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照学生现实情况展开分组,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首先需要在对教学教学进行革新完善的同时从学生合作学习模式出发指导学生分析化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切实意识到所学内容的关键作用,积极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其次教师需要主动和学生沟通,切实使自身教学技能以及辅助作用获得充分展现,让学生拓展思维,深化对于化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元素周期表》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学生记忆期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针对内容形成认知,同时通过组内交流互动能够逐渐构建出一种高效记忆和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有效性。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小组合作教学能够使课堂氛围更活跃,在为学生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使学生获得主体性、个体化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加以引导,能够使学生展开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本质,进而逐渐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强化。

(二)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有效强化,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获得充分激发,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成长机会和空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摆脱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能够在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使问题逐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引领。所以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极其关键。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出问题:“金属都有哪些化学性质?”通过问题引导,能够使学生初步掌握所学知识和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后,学生则会更深入理解这一内容,对于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极为有利。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思维是由问题展开,并且在问题的解决中得以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诱发认知冲突、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过程,所以怎样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越来越成为确定学习方式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三)联系现实生活,解释化学原理

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可以凭借这一特征对生活现象进行充分发掘,并将其作为素材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这样不但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行塑造和强化,切实使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获得充分展现。并且学生也可以凭借现有化学原理对实际生活现象进行有效解释,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这一内容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了解合金基本性能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自行车以及飞机等图片,使学生能够体会金属材料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使其能够逐渐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学生学习热情以及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则需要立足于生活现象对后续化学知识进行有效解释,并提出问题,学生则可以依照自身生活经验探索问题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可以切实体会到化学原理的关键作用。所以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发掘,能够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化学原理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能够在提高其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社会事件调查加以关注,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并展开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和内容对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完善。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之后,教师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约束,指导学生到附近河流展开调查,找出水资源污染源并对污染形式进行分析探究,和所学知识及内容相结合对污染物质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以此为基础和化学知识相结合设定解决方案和对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课后作业形式更丰富,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应用。

(四)展开实验活动,完善教学评价

试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是极其关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展开演示实验,学生并不能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只是掌握表层知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增加对于实验活动的重视程度,指导学生对实验可行性进行深入思考,使其自身学习能力获得进一步强化。实验活动能够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使其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强化,对于试验活动的有效展开极其有利。化学这一自然学科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所以化学学习中,实验不可或缺。当前通过分析高中化学教学现状,要求教师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发掘,并对生活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科学展开探究实验,通过多媒体对化学变化过程进行演示,使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形式获得进一步优化完善,指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并且在实验中提高其综合素养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时,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以及相关材料,掌握和原电池有关的基本知识之后,并在日常生活中对和原电池相关的资源以及素材进行探索。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电池,掌握其特征、使用说明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展开组内交流探究,对实验进行自行设计,促进实验探究学习的有序展开。同时教师在对实验教学进行的优化完善中,需要和实验内容相结合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应用现代化技术并展开问题引导等,促进实验教学科学性以及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极其关键,同时也会对教学成效产生一定影响。教学评价主要是立足于教学目标通过评价标准衡量、总结并判断教学过程,进而确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科学高效的教学评价能够辅助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重点所在。首先教师需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对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丰富完善,并注重成绩评价,在教学评价中对学生能力、思维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加以关注,注重学生日常表现,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全面性。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纳入到评价主体中指导学生展开互评、自评,使学生可以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展开针对性完善和改进。最后需要展开激励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欲望的进一步提高。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对评价进行的优化完善中,需要对学生学习优点以及闪光之处进行分析,采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满足感以及成就感获得强化,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学习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五)展开多元教学,落实核心素养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灌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一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单一枯燥,师生交流、互动时间和机会少之又少,课堂教学有效性无法获得有效提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能够使这一现状的应用获得有效改善。通过对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高效应用,可以将化学宏观现象和微观世界紧密相连,将抽象知识和具体现象相结合,使学生理解难度得以降低,确保学生能够在视听感官的作用能下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内容。例如在讲授《共价键》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氯化氢分子形成过程,把抽象复杂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直观具体地掌握电子和共价键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教师可以凭借微视频展开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强化重难点、引导学生预习、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等,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成效获得进一步提高。不仅如此,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通过微课可以对其实行系统性以及针对性指导,切实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起正确意识,切实意识到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进而围绕化学实验为核心展开教学设计。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并探析实验内容,结合教材目标和教材内容对实验方案和计划进行设计完善。通过化学实验使学生思维获得拓展,实现对其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能够在深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切实使其探究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获得强化。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展开学习,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促进教学工作有序展开。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为了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氧化还原反应动画。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使其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课堂,实现学习目标。

三、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明显改变,学生占据课堂主体地位。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尽可能使学生保持在交流以及思考状态,教师则需要使其辅助以及引导作用获得充分展现,同时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加以关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的强化。教师需要对教学要素重构加以关注,切实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的完善优化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