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游戏教学中的运用

2022-03-16

读写算(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游戏幼儿

王 颖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心幼儿园,江苏 昆山 215301)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一教育理念,几十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许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践行这一教育理念,以促使自身承担的教学工作得到高质量的发展与建设性地提高,进而激发每一位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接受最高质量的教学促进身心发展。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深入研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内涵,从其中挖掘重要的教育价值,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在适当环节加入游戏元素,最终提升教学质量,为孩子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注意幼儿游戏活动的安全性

幼儿园教育管理安全应该放在第一位。由于孩子年龄低幼,不明事理,照顾不周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对游戏材料、器具的选择一定要具备安全性,一些尖锐、笨重的器具不能进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场所的设施安装一定要牢固、安全、可靠。接球、抛球的游戏可以用轻软松柔的缝制布包代替球类。同时孩子们的自控制能力较差,有些孩子手脚不知轻重,接球的孩子有时会被抛来球撞倒,造成跌倒撞伤,还有如纽扣、弹珠、别针、图钉、大头针等,尽量不要让孩子们接触到。教师要时刻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小件器具当用完之后应该及时回收,仔细清点。

(二)注意游戏活动的适宜性

幼儿课程教育游戏化可以有效促使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幼儿园教师在游戏化课程的开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游戏活动的适宜性。开发设计一些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怎样才能在幼儿游戏活动中体现适宜性呢?具而言之,一方面,要做到游戏材料、器具的适宜性,让幼儿与游戏材料之间进行互动;可以通过指导幼儿认真观察,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自主操作,尽量满足他们的游戏意愿,满足其在生活方面的需求,观察孩子们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反应速度及其应对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游戏活动的主题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在活动中观察孩子们的使用操作情况,观察他们对游戏材料的关注程度和兴趣表现。另一方面,要实现游戏区域、场所的适宜性。幼儿游戏活动场所是孩子们进行人际交往、社会交流,满足身心发展及感知环境的重要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及孩子对于游戏场地的游戏质量也有了更高更新的追求。教师也希望幼儿园能拥有一个富裕现代特色,充满趣味的游戏环境,让条件优越、功能齐全的儿童游戏场地给孩子们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给现代幼儿教育带来先进的教育优势,促使孩子们在游戏区域间进行互动交流,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提升课程游戏化的教育效果。

(三)注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对于其终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只有具备这一方面的能力,才能够为自己日后的发展带来积极有效的帮助,才能促使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中面临的一切挑战与困境。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要充分地发挥自己在幼儿学习与生活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一切适合的、有效的教育方式促使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各种游戏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独立性。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情况不断提出相应的教育方式,以此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对提升幼儿独立性的教育作用。教师在具体的游戏活动过程中可以征求每位幼儿对这个游戏活动的看法,让他们从自己理解的角度,用一颗童心看待这一活动。之后,在游戏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们解放思想,畅所欲言,是开心欢乐,还是另有所好?让孩子们的思维得以最大程度地解除束缚。对孩子提出的想法和疑问,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而应当把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注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是幼儿游戏的主要目的。游戏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是幼儿游戏的源泉。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模仿成人,学习社会生活经验。教育实践表明,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最大的游戏活动是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游戏可以强化孩子们对社会不同角色的认知及其行为规范,可以借此促进社会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的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角色性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孩子们的同伴关系。角色游戏促进了孩子们角色之间的交往,让他们学会相互表达愿望,相互理解了他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一起制定游戏的规则,制定好了共同遵守。通过角色游戏对幼儿共同合作、共同计划起到良好的作用,使伙伴之间关系更密切。

角色游戏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合作。这些亲社会行为都是值得发扬的。要使角色游戏顺利开展,需要大家的相互理解与配合。有时,孩子们能把自家的玩具带来和同学们分享,这种亲社会行为可以让孩子迅速融入游戏、融入集体。只有在大家的配合下,才能使游戏活动玩得更好。

(五)注意幼儿的游戏活动体验感

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一般都会依据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形成自己的感知体系。这一体系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于课程游戏内容的认识,借此决定自己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投入多少的热情与精力。因此,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保持对游戏活动的热情与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游戏活动元素,不断增进同学们的游戏活动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活动中张扬个性、释放天性,尽情展示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参与感与快乐感。在此基础上,幼儿进一步投入游戏活动,借此深化自己对游戏活动认同与感知。与成人不同,要使孩子们能在游戏过程感知到其中的积极内涵,就需要从孩子的角度看待游戏,并且带入自身独特情感,最终达成优化幼儿游戏活动的形式和方法。

二、“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幼儿游戏活动实践途径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游戏活动则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教师要帮助幼儿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之中,动脑、动手、动口,有效培养幼儿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升,养成良好的品质及健康的行为习惯。

(一)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游戏是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的。构建良好的游戏活动环境,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基础与必要前提。幼儿园通过良好的游戏环境创设,可以进一步提升游戏活动的教育优势,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促进生活化游戏活动的开展,帮助幼儿进一步强化快乐学习的感受。通过趣味性浓厚的方式带动孩子们积极思考,使幼儿主动消化理解相应的学习知识内容。教师在此过程中则应重视对于相关游戏项目活动的及时总结以及归纳,通过游戏活动不断激发幼儿的潜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也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为教师应当加强对于教学环节的重视,在正式开展游戏教学之前要根据本次的主题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安排妥当之后加入合理的元素进行有针对、有目的地教学。

例如,在展开游戏教学前,教师可以将绿色分类、保护环境作为本次教学的主题,这一主题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对此,教师应当从自身认识到本次主题游戏教学的重要性,随后发挥自身对于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作用。根据这一主题准备与之相关的素材,例如,三色垃圾桶、垃圾模型以及可回收废品等等,之后可以在课堂上将这些材料提供给各位孩子。

为了能够有效落实“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师应当开展相应的教学,针对这一主题所要教学的活动,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通过布置教室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等方式设立一个较广阔的垃圾分类环保空间。接着,则需要为各位孩子讲述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内容,将本次活动中包含的道具进行简单的分类,以此加深每一位孩子对于垃圾分类这一事件的认知。下一个环节则要求各位幼儿学习相关的知识,学习的方式可以以游戏的形式为主,给幼儿几分钟的时间让其对教师刚刚讲解过的内容进行消化,然后,利用有奖抢答的模式检验孩子们刚刚的学习效果,保证了他们在实践前对基本知识的高效掌握。最后,可以让同学们将学习到的内容落实到实践过程中,要求各位孩子在这一环境下对垃圾进行分类,清晰地分辨出不同垃圾应当归放的位置。另外,对于一些可回收的垃圾,可以让各位孩子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实践,通过实践将刚刚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巩固并树立绿色环保的理念。

(二)游戏活动融入相关的生活元素

为了能够让各位孩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具备较强的生活能力,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元素,让各位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生活能力,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将这一能力作为发展自身的最大受益点。

例如,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在这一情景当中包括的元素都应当是在生活中具备的。可以让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逛超市、去旅游、去郊外踏青以及去银行柜员机存取款等等。这些情况都是经常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当中的。由于孩子们的年龄较小,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模式的复杂性以及重要性。但是,实际上这都是他们会在将来某一个阶段要独自面对的。如果幼师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这一阶段利用游戏教学法为孩子们灌输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那孩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从中受益,最终成长为具备较强的生活能力的人。

以逛超市为例子。为了能够体现这一活动的游戏性,教师可以在教的过程中强调“过家家”一词。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将会让每位孩子产生参与的兴趣,最终在参与的过程放平自己的心态,从“过家家”的流程中学习到重要的内容。在完成“教”这一环节之后,教师则需要进行下一个环节——“学”。在学的过程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在这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相应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应当是与购物流程相关的。同时,还要将每一位不同身份的人要完成的任务做出详细的介绍,也可以将职能写在黑板上。如果扮演这一角色的孩子忘记自己需要做的,则可以通过黑板上的提示完成整个流程。最后,“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仅仅掌握了理论的知识却不能将其落实到行动过程的话,这些知识的价值也就没有得以体现。对此,幼师需要积极鼓励每一位孩子参与其中完成这一游戏,幼师可以对参与其中的孩子给予奖品上的鼓励。这样一来,他们不仅仅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得到了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自信心也会在磨练过程中得到提升。

(三)游戏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

社会正处于创新发展进程当中,为了能够让孩子可以在今后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教师需要立足于这一角度提出适当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设置游戏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元素。当幼儿都参与其中之后,其就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边游戏边开拓自身的思维,最终可以在这一环境下展开想象,尽情地发挥和创造,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和培养。幼儿时期是提升其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引导与教诲能够让幼儿们感受到创造的魅力,最终在感知的过程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使其向着这一方向不断前行。通过教师的引导,孩子们将会在最佳阶段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在合适的时间提出最具有创新性的方式,并从这一创意当中受益。在课堂上他们也能够从别的幼儿口中获得灵感的激发,在产生灵感之后,教师通过“教”促使他们在“学”的过程中将想法真正“做”出来。

总而言之,幼儿园时期是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快速提升的时期。幼教工作者要以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其对当代幼儿教育的指导意义与教育价值。在这个阶段积极开展主题创意美术活动,发挥教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让幼儿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效促进孩子们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疯狂的游戏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