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互联”的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策略探讨

2022-03-16冯珍泰

读写算(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家校家长

冯珍泰

(甘肃省永登县城关小学,甘肃 永登 730300)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互联网+”的产生更是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又是学生习惯和思想养成的关键阶段,这个过程中家庭的教育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基于这种情况,进行家庭和学校的互联成为必然趋势。因而本文将着手从农村角度进行家校互联的养成教育分析,以期总结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助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现阶段家校互联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正确的社会认知

受传统思想和托管行业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学校和家庭是泾渭分明的、互不干扰,把学生的学习问题全都交给了学校,认为学校的老师理应负责学生学习方面的所有事情。不仅如此,在很多家长看来只有学校老师才能开展对孩子的教育工作,自己作为父母只需要保证孩子能够有衣穿、有饭吃,让他们能够有机会上学即可,剩下的事都不是自己应该操心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都把家庭教育忽视了,而且大多情况下他们没有一个对家庭教育的清晰了解,于开展家校互联工作而言,这些家长的思想是极其严重的一个阻碍。

另一方面,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很多教师的关注点发生了偏移,他们只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认为学生的教育是紧紧围绕成绩展开的。他们认为生活习惯、身心健康等问题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太过遥远,不是现阶段该考虑的问题,或是觉得这些问题并不重要,只要有足够优秀的成绩,学生在其他方面也会表现得很好。这是家校合作难以开展的一个非常大的阻力因素。

(二)家庭认知方面存在不足

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他们需要学习该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正是因为父母的教育经验不足,所以导致很多家长是不会教育孩子的,他们不懂得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在相处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他们不懂怎么应对孩子的顽皮,因而总是会选择用武力“镇压”;他们还不懂该怎么鼓励引导孩子,导致孩子极易产生叛逆心理。而且,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选择用表扬别人家孩子的方式刺激自己的孩子。在长时间的对比中,孩子的努力被忽视,闪光点被埋没,最终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他们的噩梦。

另外,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即使有很多时候家长意识到了可能自己在教育方法上或理念上是存在不足的,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寻求老师的帮助,每次向老师打听孩子的情况,一般也只会围绕在成绩如何、上课表现怎么样这些问题上。即使孩子是住校的,关于孩子生活方面的问题,家长也没有想过问一下教师,顶多会在孩子放假回家的时候简单地问一下孩子。

(三)老师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是给孩子们提供教育的场所,一所学校会有好多学生,每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有几十个,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老师无法对每一个孩子都面面俱到,实行精细化管理。因而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或者是比较特别的孩子才能在老师的脑海中留下比较深的印象,那些表现得中规中矩的孩子很自然地就成了老师会下意识忽视的存在,即使能够和家长取得联系,在进行学情沟通的时候,对这些孩子的分析也是缺乏针对性的。而且学校对老师的评价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平均分等内容进行的。所以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体系影响下,老师的关注重心定然是在提高班级成绩上的,对于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要么不重视,要么根本没有算在考虑范围内。

老师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多时候是强于学生家长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老师在用微信或其他软件联系家长的时候,是围绕学生成绩展开的,和家长反映的内容通常是“学生成绩下滑严重,家长您需要多督促一下他”“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家长需要管一管他,不然会对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的”……很少有老师会主动找学生家长了解一下学生在家的情况,或者是把学生在学校的情绪状态、学习用心程度等,用聊天交心的方式告诉给家长。

二、基于“家校互联”开展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措施

(一)进行家校互联观念的宣传

要想让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顺利地开展下去,首先需要给相应学校的老师们以及学生家长进行新观念的灌输。

首先,教育局应该通知各个学校的领导,让他们安排下去,将全校的老师以及学生的家长都组织到学校来,让家校互联教育方面的专家给所有人进行专题讲座。力求老师在听完讲座以后可以认识到对学生的关注不应该只停留在成绩上,让家长听完讲座以后可以意识到家庭的教育于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而让学校可以和家长树立共同的信念,一起为孩子健康成长而努力。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长的思想意识是不到位的,他们意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觉得家校互联是浪费时间的无用功。针对存在这些思想的家长,在开展主题讲座的时候,可以让家校互联方面的专家给他们进行针对性地介绍,帮助这些家长意识到思想上的不足。在给这些家长做完思想工作以后,可以让这些专家给老师提供一些技巧,让老师应用在以后和这些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尽快地消除家长们的这种不正确的认知。除此之外,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比如国庆节、中秋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时候,教育局需要通知各个学校,印发有关家校互联的宣传册、号召手册等,倡导学生家长积极响应,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其次,学校的领导需要不定期地给学校老师安排培训,让他们不断提高家校互联的理论知识水平,强化家校互联的意识,力求激发出老师的学习主动性,自主地开展家校互联建设的探索。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老师进行家校互联的创意设计大赛,让老师们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从多方面思考该如何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家长认同家校互联的这种做法,积极参与进来。

最后,老师们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科技手段取得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在周末、节假日以及寒暑假的时候,利用微课、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家长聚集在一起,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发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能够和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沟通学生的情况。当然,在开始推行家校互联的时候以及寒暑假期间,老师可以选择家访的方式和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在学生的家中和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家庭的情况对学生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有助于在以后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二)家长主动担当,积极和老师保持联系

家长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白即使自己是孩子的家长,虽然年长孩子们很多,但依然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和孩子一起进步。

首先,家长要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静下心来,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还不完善,想法也还很幼稚,只有家长真的明白孩子对一件事的真实想法了,才能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分析原因,提供解决对策。比如孩子已经很困了就是不睡觉,很多家长就会生气,但是父母可以在这个时候耐心地询问孩子的想法:“你为什么已经很困了还不去睡觉?”因为父母的态度很平和,孩子就很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们可能是觉得自己睡觉了就不知道动画片的大结局了、穿着新衣服不想脱下来……家长就可以进行针对性地解决了。

另外,家长也要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太合适。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习惯性的“一言堂”,认为自己做的事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要求孩子把自己的话当成金科玉律,严格地执行,不能“反抗”,否则就是不听话、不懂事,认为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受到不好的影响,还会让孩子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按照父母的话去做,自己会不太愿意,但是不按照父母说的去做,又会让父母失望,像是犯了一个特别大的错一样。但家长需要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多事情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种,在真正做完一件事之前谁都不知道哪一种解决方法的效果会更好一些,或许父母的那种方法是需要改进的也不一定。所以家长要适当地控制一下自己,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执行一次,倘若真的不行,那这个时候家长再帮助他们。

当家长这样做的时候,能够给孩子更强的自信,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人格,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积极地发散思维,发挥创造性,乐于和老师建立亲密的关系,学习生活也会更加和谐。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可以直接联系老师,向老师寻求帮助,对于自己的做法不知道是否正确时,也可以询问一下老师的意见,通过这种做法可以让家长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变得更好。另外家长也可以和老师多沟通一些孩子的日常情况,方便老师给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老师提高教学素养,积极和家长保持联系

老师需要认真地对待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不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性格如何,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将每一名学生的进步和努力都看在眼里,及时地给他们鼓励和支持。老师还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不要压抑他们的个性。而且学习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行为素质、礼貌情况、热心情况等内容。

另外,老师日常上课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把孩子的表现情况反映给家长,如孩子热心帮助同班同学打扫卫生、认真给同学讲题、文明有礼主动给老师问好……那么老师在向家长反映的时候,要表达出对学生这些行为的肯定,也要让家长对孩子进行表扬。如果孩子的表现有差强人意的地方,在告知学生家长的同时也要给家长一些建议,和家长一起努力尽快地帮学生改正过来。平时老师也要多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导。比如很多内向的孩子,他们听话懂事,也认真学习,但就是不太开朗,大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待着。那么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了解一下是这个孩子本身就很害羞内向,还是因为是在学校和同学不太熟悉,所以比较拘谨。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老师可以做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融入学生群体,让他们变得更加开朗一些。

最后,老师应该多参加一些培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想要让家校互联的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老师必须多学习一些知识。比如可以多学习一些强化老师和父母之间联系的方法,让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更高,更加愿意和老师分享孩子的事情,或者学习一些提高老师亲和力的方法,让孩子能够更加愿意亲近老师,能够主动地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最关键的一点是,老师需要学习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方法。因为家校互联工作的开展本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的。学生才是工作的中心,老师需要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家庭和学校是他成长的强有力后盾,让他们知道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必自己一个人承受,不论是父母还是学校内的老师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会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如果老师能够不断学习,让上述的状态成真,那么开展家校互联于老师而言会变得很简单,老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让养成式教育帮助越来越多的孩子。

三、结束语

家校互联给孩子提供养成式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而且家校互联的效果是需要时间体现的,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局需要充分发挥管理和指导的作用,在家校互联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学习有关知识,为学生的养成式教育努力。家长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寻求老师的帮助,及时改正教育过程中不正确的地方,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学校的学习。老师需要提升教学文化素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通过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学生的情况,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以此共同助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切记,在此期间家校之间要保持紧密的联系,保证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及时解决有关学生的各方面问题。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家校家长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客户告知书)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