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03-16凤鸿丽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5期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广西

凤鸿丽

(鹿寨县林场,广西 鹿寨 545600)

桉树属桃金娘科桉属密荫大乔木,树高通常可达20 m左右,原产于澳大利亚,后被引入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我国最早引入桉树的地区,发展桉树人工林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十分成熟。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业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助推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但受到粗放式生产经营理念制约与旧有管理手段的限制,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突出挑战,存在理念、技术、产业转型、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问题。为此,要立足于桉树人工林持续经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破除制约性问题,推动广西桉树人工林持续健康发展。

1 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1890年,广西地区从法国引入了桉树品种,使其成为我国最早引入、种植桉树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十分适宜,广西栽培、种植桉树的条件得天独厚,这有力推动了广西地区桉树人工林产业化、规模化的进程。2020年的数据显示,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超3000万亩,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广西全年桉树木材年产量达3000多万m3,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

在种苗繁育、专用肥料、培育采伐、林下种养、木材加工、制浆造纸等细分产业中,桉树人工林发挥了“特殊作用”,有力助推了广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一种速生丰产型的造林与经济性树种,桉树人工林在广西地区的广泛种植显示了强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这对于广西林业现代化具有显著价值,同时推动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

2 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桉树种植与经营的产业化、市场化使得广西成为全国桉树人工林的中心地带。随着广西桉树人工林产业化发展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及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揭示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当下更具现实意义。

2.1 发展规划滞后,无序发展问题凸显

受桉树短期高经济收益的影响,广西各地积极推进桉树人工林种植与栽培,形成了格局复杂、规模庞大的桉树人工林体系。在桉树人工林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无序种植、短期生产经营等系列乱象陆续出现。在不少偏远山区、丘陵地带,农民随意砍伐原生态林木种植桉树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桉树种植规划混乱。

由于桉树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这引发了“利益主导”思维下的无序种植和生产活动,使得国有及集体经营和规划的秩序受到冲击,也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带来了诸多社会冲突和矛盾。在短周期生产经营理念的束缚下,桉树的无序种植与错误的经营发展模式已经带来了诸多问题,这应该引发从业者及上级管理者的重视,并寻求策略加以解决。

2.2 经营管理模式单一,市场化程度较低

广西地区的桉树人工林种植已蔚然成风,这有力推动了广西林业及附属产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经营及管理方面的诸多难题。如,当前广西多数地方桉树人工林的种植仍然以粗放型的租赁模式为主,整体经营受市场环境、产业发展和短期经济效益的影响,经济性指标发挥的影响很大,这使得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无法形成中长期战略,不利于桉树人工林的整体经营和发展。

再如,桉树人工林种植多集中于偏远山区、丘陵地区,管理链条复杂,经营周期进一步拉长,使得人工林经营管理的成本上升,且盗伐、破坏等现象屡有出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难度,带来了额外经营损失。此外,在桉树人工林市场化导向下开展的产业化种植,往往忽视了生态目标,使得经营管理陷入两难局面。一旦出现利益争端和冲突,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在经营管理模式单一、思维滞后的现况下,如何探索桉树人工林持续健康发展的市场化路径,无疑需要各方的协同努力。

2.3 技术支撑力不足,频发生态环境问题

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是广西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广西竭力打造“千亿元产业”项目之一。桉树人工林的广泛种植及生产不仅给广西地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近年来广西桉树人工林种植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引发了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关注,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为了追求单位面积的短期木材产量,部分地方开展密集种植,以谋求更大经济效益,这使得区域环境的土壤、水分结构受到很大影响,由此引发的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现象。

有研究表明,长时间的桉树种植将严重影响林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造成水土流失及水体污染,甚至导致林区内溪水浊度加大等生态问题。此外,桉树种植过程中的化学药剂使用超标、施肥量加大、短周期采伐、“炼山”等问题,都引发了环境保护人士的担忧,由此带来了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

3 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广西发展桉树产业与人工林种植的整体前景仍然被业界普遍看好,这也给广西地区桉树人工林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要科学认知桉树人工林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一体化解决对策,确保桉树人工林实现高品质发展。

3.1 科学规划布局,推进桉树人工林有序发展

从广西全区林业资源科学配置和林区科学规划的大局入手,对桉树产业布局及生产种植区域进行科学规划,提出一体化的布局方案,加大执行落实督导力度,是促进广西桉树人工林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要依托现有的桉树人工林规划格局,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规避无序发展、短期经营、利益主导等负面问题,提升桉树人工林科学化发展水平。如,制定严格的桉树人工林栽种和管理章程,严格划定种植区域,对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种植申请一律拒绝批复,切实增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规划理念,贯彻科学种植方针。

此外,要密切关注桉树营林中的苗圃建设,通过运用优质的育苗措施来营造桉树人工林,确保人工林营造水平不断提升,为人工林有序发展和种植奠定基础。要根据气候、林地性质等,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和各类土地利用规划,划分桉树栽培区域,开展专人专班督查管理,对发现的无序种植、破坏环境等突出问题,要严肃问责,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3.2 创新管理经营模式,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推动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创新经营管理工作,促进桉树人工林产业的良性发展。要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人工林科学经营与规范管理的制度、机制,明确权责、细分区域,开展针对性的管理与经营,确保各经营主体的权利义务落到实处,全面提升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质量。一是全面落实“桉树生产经营中长期规划”,摒弃以短期经济效益为主导的市场经营理念,确保人工林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筹;二是加大对经营主体与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建立规章制度,开展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通过审核、发放“经营许可证”、“林权证”等方式,明确权责,划定义务,确保经营管理处于可控可查的区间内;三是进一步推动桉树人工林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培植桉树人工林产业竞争力,形成上下游协同的产业格局,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提升周期性经营质量。此外,要创新桉树人工林生产方式,注重良种与良法并重,建设高质量人工林,确保人工林整体产业化效益不断提升。

3.3 注重科学发展,提升桉树人工林生态效益

要推动广西地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强化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人工林发展理念,确保人工林生态品质逐年提升。要坚持农业及林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桉树人工林技术创新水平,加大技术研发与产业创新投入,确保人工林综合效益稳步提升。通过桉树人工林种植技术研发,能够将不同的树种、家系、无性系造林,造林密度配置、抚育间伐措施与病虫害防治等举措有机统筹起来,在提升桉树人工林生长效能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对区域水体、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实现人工林产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此外,要按照自治区近年发布的《桉树短周期人工林栽培技术规程》及《桉树人工用材林培育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桉树人工林栽培、管理和产业化发展的规章制度,细化举措,提升生态保护水平,为桉树人工林整体效益培育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4 结语

综合来看,广西作为我国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发展桉树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桉树人工林集群化发展也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近年来广西桉树人工林快速发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甚至引发了生态、社会、人文、舆论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为此,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广西桉树人工林整体发展特点,统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完善相关法规与规章制度,细化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模式,推动科学规划布局,加大技术支撑,确保桉树人工林发展步入专业化、标准化与科学化轨道。

猜你喜欢

桉树人工林广西
广西贵港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SMF树脂在桉树定向刨花板的应用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