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化的生物试题解析及答题策略研究

2022-03-16吴晓凌

中学生物学 2022年1期

吴晓凌

摘要 根据情境材料的难度及呈现方式将试题分为基础型、信息型和实验型情境试题,对不同类型的试题进行解析,归纳出答题的一般策略。

关键词 情境化试题 试题解析 答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材的编写,应重视情境的创设。以真实情况情境组织命题。试题情境应围绕现实问题(包括热点问题)展开,尽量做到新颖、真实、科学、恰当,有一定的信息量和适当的复杂度,能够成为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载体。”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指出:“情境正是实现这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的载体”,“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过情境与情境活动两类载体来实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还对情境和情境活动做了分类:基于知识应用的产生方式的不同,情境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基于情境的复杂程度,情境活动分为简单的情境活动和复杂的情境活动。

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中國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都从理论高度上主导了“情境化”是高考命题的趋势。情境化试题通过恰当呈现素材,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适当加工或抽象的复杂情境,考查学生建立模型、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阶认知能力。

情境化试题,即以情境为基础编制的试题,将一个试题放入一个情境中,让学生对一个“生活化情境,学术化描述”的题目进行分析、思考。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学业质量水平是命题的依据。一、二级水平中,解决问题的情境相对简单和解决问题的程度相对较低,涉及的大概念、方法等仅限于必修课程内容,是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命题依据。三、四级水平中,解决问题的情境相对复杂,解决问题的程度要求相对较高,涉及的大概念、方法等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全部内容,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情境化试题由试题立意、背景材料和情境任务3个要素构成。试题立意体现考查目标,是指导试题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背景材料选取和情境任务设置共同围绕的主题。背景材料构建起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广泛情境,是构建情境主题和情境任务的基础。情境任务以试题立意为指导,通过设计特定的具体任务,构建起已知条件和目标状态之间的问题空间或障碍。

1情境化试题的解析

情境创设离不开情境材料,根据情境材料的难度及呈现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基础型情境试题

此类试题情境设置比较简单,一般一句话阐述一个情节或者利用简单的曲线、表格进行呈现。

【例1】(2020·江苏合格性考试)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氨基酸

B.磷酸

C.甘油

D.碱基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对重要概念的考查过程中,渗透考查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背景材料主要起点缀作用,增加题目的鲜活性,并渗透一定的情感和价值观,情境目标主要是针对陈述性知识。此类试题常出现于合格性考试中。本题解答时,根据必备知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直接提取。

参考答案:A。

1.2信息型情境试题

此类试题通常会涉及新的生物学知识或概念,学生根据情境中给定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以题干给定的信息为前提,以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依据,得出试题中要解决问题的答案,前提和结论(答案)之间具有充分条件的必然性推理。这类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会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例2】(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导致细胞的衰老。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活性有关,端粒酶以其携带的RNA为模板使端粒DNA延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端粒

B.端粒酶中的RNA与核酶(有催化功能的RNA)作用相似

C.端粒的修复仅发生在细胞分裂中期

D.端粒酶在人体恶性肿瘤细胞中活性较高

分析:本题以真实情境为载体,注重源于生活、源于科研的真实情境,形成生命观念,考查科学思维。以细胞衰老的假说之一端粒假说为背景,给出既定生物学事实: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活性有关,端粒酶以其携带的RNA为模板使端粒DNA延伸。本题以试题立意为指导,构建起已知条件和目标状态之间的问题——染色体上的端粒数,端粒酶的作用及活性,端粒修复的时期等问题。此类试题情境素材一般比较新颖,通常为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生物学内容,透过情境考查立足于课本的核心知识。情境目标主要针对陈述性知识并趋向于程序性知识,解答时需要充分利用题干的信息来进行推理。解答该类题目时,需要根据题干信息和已经掌握的生物学知识进行推理。本题的推理过程见表1。

参考答案:D。

1.3实验型情境试题

此类试题以具体实验过程为背景进行情境设置。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要能以生命观念为指导,分析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活动的规律;在面对生产、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新问题情境时,能熟练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展开探讨、审视或论证;提出清晰的、有价值的、可探究的生命科学问题或生物工程需求。

【例3】(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真菌分泌的植酸酶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科研人员对真菌产生的两种植酸酶在不同pH条件下活性的差异进行研究,結果如图1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酸酶只能在活细胞中产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B.真菌合成的植酸酶需要经高尔基体参与,才能转运到细胞外

C.植酸酶A的最适pH为2或6,植酸酶B的最适pH为6

D.两种酶相比,植酸酶A更适合添加在家畜饲料中

分析:本题依托融入核心素养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真菌分泌的植酸酶为背景,结合两种植酸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活性变化曲线图,迁移考查相关知识。分析两种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掌握真菌细胞合成与分泌植酸酶有关的细胞结构等。此类题目以实验探究活动情境为主体,考查学生能否利用“已知”获取“未知”,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原理,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和规律。答题时,学生需要全面挖掘图文材料中显性和隐含的信息,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规律,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分析和深层次的思考。

本题图1中的信息:1实验自变量有pH和植酸酶的种类,因变量是酶的相对活性;2在pH1~8时,两种植酸酶的最适pH都为6;3pH为2时,植酸酶A的相对活性较高。解题时,学生必备的知识包括: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2植酸酶为分泌蛋白,真菌合成植酸酶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转运;3胃液的pH较低。最后,将必备知识与图中信息构建联系,经分析思考后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ABD。

2情境化试题的答题策略

情境化试题中的情境是一种载体,提供了答题所需要的相关信息。答题过程中,学主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情境的复杂程度等,及时调整答题策略。具体步骤如下:

1审题:捕捉关键信息,挖掘隐含信息,明确命题意图。审题的过程就是去除无关的干扰信息,使题干的表述简明,突出已知条件的过程。问题的难易不在于题目陈述信息的多少,有些题目描述对象的特征信息凝聚在个别词句中,有的是意在不言中,信息极为隐蔽。这就需要结合具体问题,仔细推敲,逐句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从多角度思考分析。试题中常有很多关键信息,决定了该题的答案。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获取运用关键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2搭桥:处理信息,抓住新情境的本质,并将其与已有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构建思维模型,运用新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问题。许多截然不同的问题有时可用相同的形式表述,同一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在面临陌生的情境时,可尝试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描述,将陌生的问题转变成熟悉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典型的生物模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答题:选择题优化最佳选项,非选择题注意规范语言表达,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回答问题。

情境化试题以思维能力为主导,近年来考查比较普遍,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试题和主要考点。情境形式的多样化、能力要求的多元化,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境化试题需要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并对背景材料进行信息解读和任务解决。从材料提供的条件到实现任务要求的目标之间存在需要跨越的障碍,脱离知识的积累,学生很难完成情境化试题中的任务。在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设的复杂情境中,利用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相关生物学问题,作出解释、推理和判断,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

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181650170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