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历史变迁对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影响

2022-03-14苗百琦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龙门石窟佛像艺术

苗百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成都 610041

在历史变迁和文化的融合中,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风格多变,既有本土的民俗风又有时代的艺术风格。龙门石窟历经了六个朝代,并且拥有两千一百多个窟龛,造型的艺术语言也受到文化思想的转变而变化的同时,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渗透形成了今天的龙门石窟。

一、龙门石窟出现的原因

(一)龙门石窟的由来

在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是新疆省内拜城发现的克孜尔石窟,而后人们又相继地发现了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多个石窟。其中,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城南13公里,传说龙门石窟的山体由一座大山体构成,大禹利用阔斧将这座山开辟而成。后来北魏皇帝在洛阳巡游时发现此山似龙门,提出了为何不在这里建立都城的疑问,从而在此处建立了洛阳,这也是石窟名字的由来。龙门石窟开凿的时间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大约在公元493年),后因其后朝代的大规模营建后(历经400年之久),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因此,龙门石窟不仅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史上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二)龙门石窟的地理位置

龙门石窟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洛阳市的伊阙峡谷间,龙门山清水秀,自古以来龙门的景色一直是洛阳的八大景区之冠,并且龙门石窟的开凿处于依山傍水的峭壁间,富有“石碑林”之称。其中,久负盛名的伊阚佛龛之碑是唐朝楷书的典范,堪称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石窟内冬暖夏凉,可以为人们提供栖息的场所,并且龙门石窟的山体比普通的山体更加的坚硬持久,不易风化,因此,也是佛像造像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受到历史变迁的影响

龙门石窟兴建于北魏396年起至唐朝的907年,规模宏大,气派不凡。龙门石窟的地理位置也是最佳的旅游胜地,是历史上文人墨客争相歌颂的艺术宝库。龙门石窟历经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唐代和北宋,自三国分裂到隋朝的统一,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到了中国境内,给需要希望的人们一种心理上的寄托。随着北魏社会的平稳发展,北魏孝文帝对佛教也极为重视,使得佛教艺术也快速地进行传播,这一时期的艺术思想受到佛教的影响较深,本土民族文化也正处于多文化融合之中,加之外来文化的入侵,给予了龙门石窟活动开凿的动力。

(一)北魏时期对龙门石窟造像的艺术影响

随着北魏孝文帝将都城建立在洛阳后,开始集中全国的技艺能人对龙门石窟进行艺术创作。这时的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的风格上进行了演变,由原有的粗犷之风变得更加世俗和真实,这些都源于印度佛教的特色表现,能够满足当时人民想和神人沟通的愿望。但是,北魏时期的人们艺术眼光多追求衣带渐飘的“瘦骨”之美,造像的塑造也追求的是骨像清晰的石刻风格,清秀间透露出淡雅,典型的艺术形态是以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为造像基础,同时也融会外域文化的多元素集合。佛像造型和着装的特点彰显了本土化的特征,其中,以古阳洞和宾阳中洞二窟的主佛特征最具有代表性。

首先,古阳洞位于龙门石窟的西山洞窟群的南段,大部分都是北魏的杰作,窟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座的台前有一个大石兽。古阳洞内的主佛最为本土化,佛身修长纤瘦,脖颈纤细,面颊骨感强,双耳已不再垂立肩侧,眉毛也不再细长无光,佛像的面容更具本土气息,更柔和也赋予了人情味。整个古阳洞都透露出“汉风”,尤其主佛的尊像安详并有亲和力,虽然着装受损,但也能辨识出半披式袈裟的样式,也是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实例。

其次,宾阳山洞中的中洞是北魏的艺术创作,艺术技艺精湛,最为卓越。该洞内富丽堂皇,正壁刻着释迦牟尼佛像,主佛前蹲坐着一个小石兽。宾阳中洞的造像晚于古阳洞,但保存完好,身形比例与北魏绘画中的人物风度不同,较为和谐和丰润。突出了石像的体态和行为设计发生的改变,也突出了面貌是北魏石像造像表现的重要位置之一,主尊雕像的五官较古阳洞的主佛本土化增强,其面容也更慈祥。与古阳洞相比,宾阳中洞的主尊雕像更有面短而艳的风格,着装上的样式也更加的典型,经过精雕细凿显得愈加的精彩。

最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为了控制北方地区,决定迁都到洛阳,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龙门石窟造像早期着装也发生了改变,形成疏密间杂的衣势流线,达到豪迈的艺术效果。这个时候的石刻技艺是向圆刀技法过渡,艺术风格富有神秘色彩,也细致入微。主尊释迦牟尼的着装从衣纹紧窄变成了褒衣薄带式,与现实中的人民形象更为贴切,这就得益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包括改革旧俗,与汉族人通婚等制度措施是有直接关联的。通过写实的艺术石刻风格,面貌和着装上雕刻的进步也离不开龙门石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石灰岩体的地质更容易雕刻出这样的造像。此后,在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对龙门石窟进行了修复和续作,但是仍以北魏和唐代续作规模最大,而且历经了150余年。其中,北魏洞窟占龙门石窟的所有洞窟比例为30%,唐代为60%,其他朝代则不到10%。

(二)唐代时期对龙门石窟造像的艺术影响

唐代时期对龙门石窟的继续创造出的造像最多,而风格也多以胖为美,佛像的脸庞和双肩浑圆,胸部隆起,石刻的龙纹也是圆刀技法,线条自然流畅,既继承了北魏时期石刻的传统艺术,也凸显了汉族文化的特色。在佛像造影的塑造上,不仅有淳朴的民风,还有生动而雄健的写实之风。与敦煌莫高窟形成完全不同的造像艺术风格,也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艺术气息。到了唐代时期,这种造像艺术更是日益的成熟,龙门石窟则印证了这一历史艺术的演变并达到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巅峰。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气势最为庞大的洞窟,以卢舍那佛为中心的雕像雍容华贵、气宇轩昂,极具富态的气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庐舍那佛面部丰满,目光慈祥,眼睛微张,仿佛在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面目中似乎带有严肃,严肃中又带有威严,蕴含着一种神圣的气息,具有人性和神性的完美融合。大佛的嘴角含笑而不露,吸收古代希腊人在雕像上的人物经验,而且进一步地加工和创新,工匠们不仅让佛像的眼球呈现出半球形凸出,还能让两个瞳仁保持接近眼球的高度,这一写实的艺术塑造,无疑是增添了传神的效果。因此,大佛的造像也充分体现了唐代时期社会愈加的繁荣昌盛,大唐盛世赋予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也显现在唐代的石像雕刻艺术当中。奉先寺的大佛造像艺术中蕴含着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四周的造像显得更加的灵动,增加的洞窟的空间感。利用圆雕和浮雕的有效结合,使得平面空间展现出立体感,使得佛像的背光都以浮雕的形式出现,使得造像更有层次感,加强了视觉效果。

龙门石窟的造像塑造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鼎盛,唐代的艺术家们在塑造佛像人物的过程中,充分地反映出了唐代艺术的世俗化,佛像有潇洒飘逸的神情都是以现实人物作为范本,反映了唐代生活的情趣。佛像的身形相对的圆润丰盈,身体的曲线起伏明显,肌肉突起,充满了雄性的外张力量,人物的性格也被巧妙地表达出来,使得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达到最高的意境。说到唐代塑造的这些石窟,就不由自主地会提到武则天。武则天通过对佛教的神化,将自己作为范本,在龙门石窟中开凿了众多有代表性的石洞。与此同时,与北魏和唐代的雕刻造像艺术都堪称佳品,而在唐代的造像中,经过了历史的演变,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了民族特色和时代的审美感。艺术风格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虽然在进行修建时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但也正因如此使得其成为一个规模宏大而具有极大历史研究价值的建筑。

三、结语

龙门石窟经过几个朝代的历史演变,成为当时的文化风尚,也保留了历朝历代的美术、服饰等原始资料。龙门石窟也真正地成为石刻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北魏和唐代在龙门石窟造像中开凿得最为集中,是皇家意愿的重要体现。两朝的造像艺术风格不同,佛像的面容和着装等都存在差异性,但是生活气息更浓重,更写实。两个朝代的艺术造诣在龙门石窟中留下了极富美感的艺术群体,同样将理想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佛像艺术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佛像面前的 菩萨
纸的艺术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刘红卫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龙门石窟:打造智慧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