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分析》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2-03-14李春雨许华容孙立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线下教学内容

王 新,李春雨,许华容,于 淼,刘 彬,孙立新

(1.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2.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使在线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有利于高校教学课程的开展与普及。然而,线上教学模式无法完全取代传统课堂。因此,构建药物分析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至关重要。

1 线下与线上教学的特点

1.1 线下教学的特点

在高校的教学模式中,常采用线下教学模式。线下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和教师同处在一个教室中,进行面对面的教学活动。该模式既有利,也有弊。首先,通过线下教学,教师可以与学生直接地在课堂上沟通交流,能直击结果。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学生走神等问题并加以提醒。学生们同处一个教室中,不仅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因而能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然而,其劣势也不可忽视。线下教学难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时间限制方面,高等院校一节课的时间通常限制在2小时左右,学生只能集中地在短暂的课堂与课间休息时间范围内与教师交流,教师也很难面面俱到地解答每一位学生的疑问。并且,若个别同学因请假无法到课堂,便错过了该节课的知识点,只能通过看课件和他人的笔记弥补缺失部分,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在空间限制方面,受疫情影响,部分师生会出现无法返校或学校封校的情况,导致线下教学无法顺利开展[1]。并且,部分高校设置两个或多个校区且校区之间距离较远,教师可能要在一天内跨校区上课,时间匆忙,影响教师的合理休息,也可能会间接地影响教学质量。

1.2 线上教学的特点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线上教学逐步走进大众视野。线上教学是指教师依托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多种课程形式,对学生开展远程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形式有直播、录播、虚拟仿真、慕课、微课等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线上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生和教师可以在不同地点同上一堂课。尤其在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可便利、灵活、不受影响的开展进行,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学习进度。线上教学还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在线预习,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在课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举手发言,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后阶段,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回放去反复学习自己没懂的知识点,不断巩固和加强专业知识。然而,线上教学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在贯彻落实方面,许多高校没有设置统一的教学平台,教师使用的平台分散,比如学生可能同时需要掌握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及各种教学平台使用方法,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前期准备任务,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教学效果方面,线上教学缺少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监管,过度依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校中部分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会在屏幕背后做一些分心的事情,甚至还会在网络上寻找刷课等违规服务,这些自欺欺人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在师生互动方面,线上教学往往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教师把精力都放在了专业知识的讲授,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实时的学习状况,也不好把握上课内容的速度和深度[2]。因此,面对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与弊,亟待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校教学模式。

2 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

2.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指出:"要紧紧抓住核心环节,加快构建振兴本科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制度建设"。因此,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有机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当前,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广泛开展起来。如姚树桐等[3]在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了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并进行实践应用。通过对学生成绩和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肖莎[4]、孙静[5]和吴永贵[6]等多位教师也分别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毒理学》《电路理论》《中医诊断学》等高校课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参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方面都具备显著特点。在教学方式上,既需要传统的线下课堂作为支持,也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学习,两种教学方式交替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该教学模式实现了从课前、课中到课后的多阶段教学内容,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在教学主体方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开展课程教学活动。面对后疫情时代在开展教育活动方面遇到的困境,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具优势。该模式可以灵活应对外界条件变化,适时调整教学手段,保障课程顺利进行。并且,该模式更具个性化。在线上,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交流问题,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想法。在线下,教师还可以汇总学生的困惑与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讨论。丰富的教学手段,既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关注程度,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2 高校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

药物分析课程是高校培养优秀医药学人才的一门重要学科。该课程涉及分析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化学等多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是一门综合型的课程。药物分析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特点、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和药品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各种原料药和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各种实验方法等,涉及的知识内容多且细,相应地提高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要求。虽然任课教师也一直对药物分析课程的讲授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实践,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枯燥。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师通常都是根据教材授课,而教材更新不及时,且教材中文字较多,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心理。学生需要在较短的课堂授课时间内,接收大量的知识内容。比如在药物的鉴别部分,涉及很多颜色反应,学生仅通过文字背诵,很容易混淆,导致课堂记忆效果较差。(2)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多数仍延续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授课教学模式。即授课教师对学生一味地讲授重要知识点,确保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位,却往往忽视了学生是否理解到位这一问题。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足够的机会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展开。(3)药物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往往通过学生的出席率和期末笔试成绩为学生打分。这种方式不利于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忽视了对学生思政能力和德育水平的评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如何将药物分析课程的自身特点与教学模式有机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探索和实践一种新型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2.3 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药物分析教学模式的意义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和高校药物分析课程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对药物分析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不仅能够解决传统线下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还能够有效照顾到学生对线上药物分析课程的适应程度。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线上资源,对药物分析课程进行改革,探寻一种二者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设计方面,对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优化,构建一套流畅、新颖的教学模式。让药物分析课程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交叉融合、有效衔接,探索出一个更符合高校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3 药物分析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3.1 优化课程设计

3.1.1 课前设计

课前以线上教学模式为主,教师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将与药物分析课程大纲有关的资源整合后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并设置与上传资料相关的测试题,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同时,开通师生线上的沟通渠道,建立班级群,让师生在课前就实现沟通交流,及时为学生们解答疑惑。学生则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教学资源,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积极在班级群中分析讨论,以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3.1.2 课中设计

课中主要以线下课堂为主,授课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地互动教学与交流。教师先答疑同学们课前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引出课堂的教学内容。所讲授的线下内容要与线上内容做好衔接,充分融合线下的教学内容与线上的视频等资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也要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的奇思妙想互相碰撞,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创新性。学生在线下课堂中,带着课前的疑问听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也要去讲台前做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总结分析的能力。

3.1.3 课后设计

在课后阶段,教学活动回归到线上模式。教师认真总结学生在线下课堂遇到的重点难点,以小测验的形式在线上发放课后作业,并且设置了课后讨论区,让学生们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学生们在课后阶段也要积极地在讨论区分析自己的课堂笔记,学生之间互相阅读笔记,彼此之间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生还可以在线上讨论组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进行答疑,师生之间共同解决难题。

3.2 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药物分析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内容和重点理论内容,将两部分合理衔接,并将思政元素贯穿始终,既培养学生的思政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以药物分析课程第一章节“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例。课前线上阶段,教师首先会提出“为什么要对药品质量进行研究?介绍你知道的假劣药事件及影响,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认识到了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德育能力。同时,教师还会将基础内容放到线上教学部分,使用沈阳药科大学孙立新教授建设的《药物分析》线上优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线上学习相关基础内容。在线下课堂中,主要以重难点内容为主进行讲授。上述内容是对线上视频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补充。总之,在教学内容方面,构建这种线上与线下内容相互补充的教学体系,有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的掌握。

3.3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药物分析课程的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环节。既需要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需要反映出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既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在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改革实践中,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要同时进行。线上评价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课前预习部分和课后巩固部分。课前预习部分的评价包括学生观看在线视频课程的完成度、对课前思考题的回答思路以及讨论发言的活跃度。课后巩固部分的评价包括课后测试的成绩、课后的学习笔记完成度等。线下评价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包括线下课堂的参与程度、课堂随机测试成绩、小组讨论与汇报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中,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评价活动,从教师专业水平、教师德育能力和课程设计合理性三个方面调查,这种形式有利于教师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从而提高教学能力。改革后的教学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对学生过程性的考核。师生互评的形式,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完成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目标。

4 结语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的目标,本文提出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了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机制三个维度实施开展。与传统的单纯线下教学模式相比,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使教师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线下教学内容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