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实践策略探析

2022-03-14冯瑞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资助育人

冯瑞侠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资助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要求将“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2022年,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事业改革发展成效,随着资助政策的全覆盖,资助人次、资助金额、资助项目、资助标准的大幅提升,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健全完善,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转入发展型资助。高校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将“三全育人”理念运用到发展型资助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探索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资助模式。

1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不足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不仅要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进行整合,更要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重新建构。按照“三全育人”工作要求,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以下不足。

1.1 全员参与资助育人的主动意识不足

资助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的顶层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全员参与资助育人的职责分工体系,也需要考虑构建全员主动参与资助育人的协同运作机制,长期以来,高校将学生资助工作视为事务性工作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全员参与资助育人的主动意识不足。资助政策宣传不深入,缺少面向学生的详细解读和个性化指导。对学生的精准化资助实施不到位,资助工作中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学生困难认定和评价标准没有及时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主动适时调整,存在学生资助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过于聚焦资助事务缺乏育人意识,对学生主动开展谈心谈话,引导激发学生自强励志教育的力度不够。缺少全员育人的激励机制和目标牵引,难以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1.2 全过程实施资助育人的规划不足

全过程实施资助育人就是要充分挖掘大学期间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育人资源,以及充分利用资助项目全流程运行中各个环节的育人契机,对学生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引导帮扶。高校目前普遍存在全过程实施资助育人的规划不足现象,具体表现在学生资助开展过程中,对受助学生在校期间成长的持续性关注不足,对学生受助后发展成长的系统指导欠缺,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资助对象的帮扶重点针对性不强等方面。比如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适应性问题,但是一些高校过于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忽视了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没有切实从学生成长起点考虑,为他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成长帮扶方案,缺少全过程实施资助育人的规划意识。

1.3 全方位落实资助育人的力度不足

全方位落实资助育人就是要构建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立体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知识视野、情感心理、人格品质等多个维度改善塑造自我,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前,高校全方位落实资助育人的力度不足,在毕业求职和初入职场工作中,受助学生心理问题较多、适应社会能力较弱、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对学生实施资助后,只关注学生是否顺利完成学业等较为显性的育人成果,对学生的情感、心理、人格等较为隐性的成长成才因素重视不够,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全面发展和持续竞争力上暴露出的心理、人际交往、职业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和弱点,反映出高校对学生全方位塑造培育力度的不足。

2 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

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就是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扶助前提下,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品格塑造、能力提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当前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实践面临以下突出问题。

2.1 育人活动主体性不突出

高校资助育人活动普遍重视价值引领,往往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切实做到围绕学生、深入学生、关切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成长规律、发展需求、心理特点等方面研究不足,考虑不充分,在资助育人项目设计、内容选择、输出形式等方面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合理需要,也很难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动机,学校发起的很多育人活动,没有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主观灌输性较强,缺乏教育互动性,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吸引力不够,全方位育人成效不理想。

2.2 育人平台功能不健全

高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定位不高,对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平台承载的育人功能不足,缺乏对平台的动态延拓性设计开发,缺少对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相适应的阶梯形培育体系的实践探索,难以构建形成全流程资助育人的环境场域。高校资助育人实施过程中,学生依靠育人平台获取的教育资源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全流程的支撑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没有统一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路径,平台育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多维度的成长发展目标引领,平台提供的交叉互动性和个性选择性欠缺,学生运用平台推动自身素质能力持续性进阶成长的机会减少,平台吸引力不足,全程育人载体缺失。

2.3 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高校资助育人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虽然有职责分工但缺乏协同配合,没有建立统一的实施路径,各级参与人员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深浅不一,各部门育人环节缺少有效衔接,工作着力点不够聚焦,协同运作的步调不一致,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各级各类人员共同参与资助育人的大格局。很多时候,都是各级人员出于自身工作需要来实施资助育人活动,而不是立足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根本性出发点,各部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和途径重复单一,缺乏从不同视角协同推动资助育人的协作意识,单个团体的单方面努力难以产生明显的育人成效,整体育人目标的牵引和统筹性缺少机制保障,全员育人动力不足。

3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实践策略

高校推动开展“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发展型资助工作实践,可以设立励志强能素质提升计划项目,从需求供给、平台载体、队伍保障等三个方面拓展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构建核心竞争力。

3.1 丰富资助育人课程体系,保障全方位育人

资助育人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就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资助育人要始终关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需求,从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出发,结合高校知识和人才资源优势,从知识供给的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开发励志强能素质提升课程体系,促进同伴间知识资源的交流分享和传递,将专业知识学习和发展型素质提升学习有效结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衡知识结构,拓展能力素质,强化自我塑造,提升自我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励志强能课程体系构建中,可以考虑采用便捷快速的知识交流分享课程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深度的学习体验与深入的思考交流探讨,为学生课余生活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知识资源补给。一是知识类课程,帮扶学生强基础。包括英语、数学等通识类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等;二是技能类课程,提升学生操作能力。包括基本办公软件操作、PPT制作、PS电脑绘图、公众号推文编辑、求职简历制作、商务礼仪等;三是兴趣类课程,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包括魔方、棋类、羽毛球、主持、演讲、摄影、音乐欣赏等;四是实践类课程,促进学生创新应用。包括创意活动策划、美化校园、社区服务、走访老人院、开展福利院儿童爱心活动、图书馆志愿推广等校内外公益和志愿活动。五是特色类课程,激发学生发展潜力。包括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文体艺术、考研深造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校内优秀学子开展的励志榜样成长分享课,以及优秀辅导员针对新生适应、学业规划、就业创业、心理健康、领导力培训等方面开设的专场讲座。每个类别的具体课程根据实际需求予以适当调整,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意愿、爱好、时间,自由报名实现个性化菜单式课程定制,进一步完善增强自身知识体系配置,课程讲解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创新体验等多样化模式,加之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亦师亦友的朋辈导师、友善互助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浸润式学习体验。

3.2 拓展资助育人平台建设,保障全过程育人

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搭建教育平台,运行励志强能素质提升计划项目,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平台,创设适宜大学期间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场域,为学生实现阶梯式自我塑造提供教育机会。课程教授学习提供了知识传递的载体,课堂沟通交流提供了情感互动的载体,项目组织实施提供了实践锻炼的载体。通过赋予各教育环节中参与者角色功能定位的不同,每一类载体又可以发挥对不同角色的教育功能,如学生充当授课导师时的助人和作为听课人的受助功能,以及交流分享讨论时的互助功能等不同体验,全过程丰富学生成长经历。

“励志强能”综合素质提升计划以课程学习为载体,课程学习涉及的调研、策划、组织、实施等全流程的工作环节,可以考虑在学校资助部门指导下,由学生社团具体组织实施,这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和实践的工作机制,鼓励支持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搭建了全方位的学生成长成才锻造平台。整个课程体系的完整运行可以设计六个主要工作环节。(1)课程设置。每学期末,搜集整理来自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青年报、中国学生资助、学校共青团、国内著名高校网站及公众号等主流媒体中有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热点关注资讯,结合该学期参加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反馈,初步设计各类别的具体课程,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征集课程方案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匹配度,按照学生需求程度多线程分析,对课程初步设计方案改进完善后再最终确定。(2)遴选导师。根据课程设置要求,采取学生报名自荐、学院优先推荐、校内公开招募三个途径,组建学生评审团,通过面试和试讲综合测评后择优选定;(3)选课报名。发布课程公告,组织学生自愿申请报名并参加相应课程学习;(4)课程考核。协助导师组织课程学习,并按照参加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三方面开展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选优秀学员并计加相应的素拓分;(5)导师评价。综合导师自评及上课学生评价,对导师做出综合评定,作为评选每学期优秀导师的依据。(6)总结表彰。定期对励志强能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表彰先进团体及个人,展示资助育人成效,增强项目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这些工作环节的有效实施,涉及众多学生的参与、互动和协作,形成大量真实生动交互体验的浸润式能力提升场景,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交流、语言表达、分析研究、辨析选择、学习创新、领导执行等方面的能力。

3.3 构建资助育人协作机制,保障全员育人

资助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设计实施运作中,构建教务、学工、科研、后勤等职能部门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学生资助社团、学生导师、任课教师、优秀校友等团队育人力量,分工协作参与项目的宣传、课程开发、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调研改进等工作,保障学生素质培育实施过程的队伍支撑,通过有效激励机制,树典型,聚合力,共同推动形成“自助、自强、自立、自信”的校园资助育人导向,构建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大格局。

“励志强能”综合素质提升计划的实施,由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主导,按照任务需要组建工作团队。包括校级学生资助工作研究团队,由二级学院负责资助工作专职老师组成,定期开展项目内容论证、效果评估、督导改进;课程指导教师团队由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业绩突出的优秀辅导员和社团指导老师等组成,负责对具体课程筹备把关、示范指导;学生导师团队由具有某方面专长的优秀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校园励志自强学生榜样等遴选产生,负责具体课程的传授;加之学生资助工作团队及学生代表评审团、项目志愿宣传团、校友等临时性团队,多个工作团队协同运行的工作机制,不仅扩展建立了多维视角的知识资源获取途径,也探索衍生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项目运作组成体系。一是“普适性+特色性”的课程体系,二是融合通用能力和独特能力共同发展的能力体系;三是评定参与者学习成效等级的认证体系;四是推动项目可持续开展的荣誉体系。这些工作团队和过程体系始终服务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不断丰富和深化资助工作内涵,营造浸润式育人氛围。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