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精细化探讨

2022-03-14邹庆红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精细化事业单位财务

邹庆红

在新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了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模块,其对于单位而言,把控着整体的资金运转情况,可帮助单位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提高社会服务效益,满足单位的日常需求,遏制贪污违法行为。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精细化工作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县区级事业单位尤甚),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解决掉,以期规避其带来的潜在风险。

一、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基本内容

(一)构建背景

事业单位在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近些年来社会公众物质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基础上,具有重要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由于事业单位涉及到的影响因素颇多,致使其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愈加复杂,传统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单位活动开展需求。以项目规划建设的经费审核作为案例,若是缺乏严格且统一的标准化审核流程,内部管控体制缺乏完善性,会导致经费应用的真实性无法被保证,给经费的挪用、贪污留下一定的操作空间。以当前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可知,事业单位的各项制度借鉴了市场化管理的方式,加之国家所拨款的财政经费明显增加,事业单位能够使用更多的经费服务于社会受众。若是想要确保自身的职责正确履行,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财务管理方向,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不断精细化,聘请专业的工作人员实现对运营的综合管控,将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一一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者而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和实时登记,提高资金的实际利用效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规避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营风险,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对预算管理进行综合分析。除此之外,在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独立发展且相辅相成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也需要注重二者之间的平衡性,采取专门的措施为其他类别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经营环境。

(二)含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意识理念,是指精益求精的意识以及科学的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颖管理方式,是传统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的一种过渡。精细化管理理念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先提出来的,较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由管理的精细化不断衍生发展到其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理念的丰富和扩展。在二零零八年,我国财政部门对于财务管理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财务预算管理环节引进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致使国内事业单位转入到精细化管理阶段。财务上的精细化管理需要预先对相关工作做好定位,实现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考核,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升整体工作实效。在财务管理方面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代表着财务工作精益求精的原则以及理念,财务管理中的片面性以及不合规性不断被处理和改善,该种方式能够减少粗放管理模式下存在的不足,从而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准,为国内事业单位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三)特征

1.坚持三个转变,将其作为管理核心。确保财务管理理念由机关型财务管理转变为服务型财务管理的模式;确保财务管理由事后静态核算转变为全方面的动态化管理的模式;确保财务管理职能从传统的记账核算管理转变为资产增值保值管理的模式。只有做好财务管理的综合转变,实现对理念的有效渗透,才可综合解决财务管理精细化以及财务管理效率之间的矛盾关系,提高财务管理实际水平。

2.将精细化管理内容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精细化管理工作意味着将原有的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划分为一个个节点性工作,实现对财务管理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效整合,以期达到财务管理管控的作用,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以及效率。完善的工作制度以及监督制度是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精细化的重要内容,只有确保财务岗位各项职责明确化,增强财务管理内部管控制度的有效建设,才可实现财务管理转向法治化管理,为后期的财务管控工作奠定基础。

3.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的双结合。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存在运营差异,前者需要为社会受众提供公益性服务,属于社会性组织架构,其主要目标在于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有利于拓宽财务管理工作的维度,实现单位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规避一些财务管理中潜在的风险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事业单位逐步提高综合效益及社会服务水平。

(四)意义

1.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账务公开度和透明度,了解单位中任何一项资金的用途以及来源去向,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规范化处理。

2.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现三个转变,确保财务管理职责实现细化,帮助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树立起正确的理念,有效解决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点,为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增添助力,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点,促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加注重财务管理工作。

3.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对业务活动进行合理控制,有效填补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缺陷,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质性效果达标,致使财务管理环节实现最优化,综合提升国有经营资产以及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对国有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三、存在的缺陷

(一)财务管理团队综合素养差

事业单位的有效发展,对社会受众的生活重要性有着重要影响,可在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基础上更好的服务于受众,因此团队的工作人员素质对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极强的作用,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也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国内公共性的财政管理体制已经实现了新的改革,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对财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事业单位本身的工作环境较为单一,竞争压力较小,致使财务工作者放松了对自己的能力提升,学习新的国家出台的财政政策不到位,更别说更新业务管理新知识,总体来说,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了。

(二)财务会计工作不够规范

财务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常常是比较简单的,很少被人关注和重视,大多数人认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仅仅只是流水账工作,所涉及到的方面较少,只需要领导同意便可以实现资金报账等基础性的财务性工作,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效果往往达不到单位的要求,甚至缺乏规范性。就以发票报销为基础案例,部分事业单位所涉及到的项目工作人员在进行发票报销时,使用的发票为非正规发票,有时仅仅只凭借付款记录就能进行费用报销。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中的记账凭证缺乏签章,凭证分类极为不规范等情况,给予后续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多不便。

(三)信息化建设滞后

随着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提升,国内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提上日程,但由于软件操作权限受限、操作流程不规范等情况屡见不鲜,财务信息的传递时效性较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与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四、如何确保事业单位的精细化财务管理

(一)构建专业性的财务管理团队

1.财务人员的精细化。财务工作人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主体人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高低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是否有效运转,大多数工作者属于领导管辖内的财务管理者,除了某些非必要的原则性问题不可触碰之外,一些较小的财务工作依旧是由领导者决定。对此可采用定期轮岗制度,积极组织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例如继续教育、会计理论知识考试等等,通过该种方式提升财务工作者的危机意识,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能动性以及专业性,并尽可能培育出高素质且能力强的复合性财务管理人才。

2.岗位的精细化。依据岗位的精细化管理需求,可对会计中的岗位设置逐步细化,将财务工作岗位分别设置为总账会计、固定资产会计、应收应付会计、费用会计以及出纳等等,对每一个岗位实行定岗定责,开展量化考核。为确保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符合事业单位的需求,可采取严格且科学的监督管理模式,应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实现岗位内部职责的确定化。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不仅仅能够节约成本,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还可促使各项管控工作更加科学。

3.财务制度的细化。财务管理工作团队想要正常的开展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新招聘的财务工作者要对其进行财务制度普及,定期更新财务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确保其掌握政策的发展动态,给予财务工作者良好的晋升机会。例如,可通过内部网站实时对国家的财务政策进行更新,通过集体培训的模式给财务人员授课,让财务人员了解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仅仅关注与自身相关的那一部分的内容。

(二)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要求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是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的,工作的标准化以及完善性十分重要。从纵向层面上来看,以国家出台的标准以及单位的设定开展工作。以发票报销为案例,在发票审核时首先需要审核一些基础性的信息,了解发票内容的真实性与否,确保相关工作的操作是正常执行的,不存在任何虚假行为。发票报销中的负责人签字以及领导人签字都必须存在。从横向发展上来看,要注重任何一个环节的操作流程。例如,发票报销中的内容填写要保证是完整的,字迹清晰化,加盖对应的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对于财务精细化管理而言,目标是为了降低成本以及获取收益,只有有效实现成本核算以及成本考核的相关工作,才可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除此之外,成本考核也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管控措施,只有进行体制创新以及成本核算,满足新形势下的财务管控要求,才可实现资金的合理节约,提高资金使用实效,不断完善后续的工作。

(三)提高财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在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中,财务会计工作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科学安排以及统筹规划,从而确保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长远的角度保障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完善性。一般来说,事业单位更需要注重财务管理制度的系统化与科学化,了解财务制度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单位出台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以资金监督为案例,只有实现内部控制活动的资金应用流程,综合考虑资金应用环境,了解控制活动之间是否协调,才能够确保资金的应用符合国家的标准。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管控效果需要依靠信息化平台来执行,从而采取正确的措施规范系统的应用。例如,限制系统的权限分配,及时更换系统应用密码,定期对系统做好维护等等。事业单位所构建的财务信息沟通渠道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机共享,为方便预算工作以及其他财务工作的开展,需要进行资金情况的有效控制,规避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当前部分单位开始应用局域网以及内网来弥补管理上的不足之处,可将财务管理工作一一细化到事业单位所涉及到的每项业务中,这是十分重要的。

(四)增强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管控

1.有效编制单位预算。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预算执行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确保预算执行进度合理化,发挥预算执行考核的激励与奖励实效。对此可建立专门的预算执行考核小组,确定每一年的事业单位预算计划,做好一定的编制,从而根据各个项目的实际情况确保最终的结果,严格按照费用管理要求制定有效且科学的预算计划。在预算编制时,结合实际情况确保预算编制的真实性、谨慎性以及原则性,不可为了压缩单位开支而将预算中的某一些费用砍掉,这样不利于单位后续的工作开展。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单位整体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也更加严密。首先是在预算核算时,财务工作者基于单位整体和实际情况,有了全面的把握,有了科学的预算方法。再者,事业单位要对其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杜绝浑水摸鱼,不务正业的情况发生,设置一个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最后,要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此举有利于促进其不断精进,提升工作效率,实现精细化的管理。

3.做好全面的数据分析。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预算的标准流程开展工作,收集单位近几年制定的数据信息,将其作为参考依据,为后一年度的年度预算以及季度预算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对于预算中的收入、支出以及成本等各个层面综合考虑到各项因素,将已经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在确保所有信息数据准确的基础上将其报送上级负责人,并结合业务部门的实际业务需求,正确执行相关措施。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特别是出现预算之外的支出要特别备注,报送上级人员审核,审核完毕之后再对项目进行相应调整,不得擅自做主,更不能未经领导人员审核便将相关的资金挪作他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为确保财务管控的高效性,要了解单位开展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效果,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增强财务管理的高效运营,把握时代发展机遇,从专业化、规范化等角度开展财务工作,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更新。

猜你喜欢

精细化事业单位财务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