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者责任延伸助力汽车行业打造循环发展新生态

2022-03-13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2年6期
关键词:利用率试点利用

李 记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辐射范围广等特点。据研究机构测算,每年汽车生产消耗的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超过4000万吨。2021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量为249.3万辆,进行资源再生利用预计可实现减排947.3万tCO2e。因此,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

为推动汽车产业的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指出要在汽车行业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即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EPR制度的核心是确定生产者为产品回收利用阶段的责任主体,对于推动汽车生产企业履行资源环境责任,从而促进报废汽车规范回收和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探索建立易推广、可复制的汽车产品EPR制度实施模式,202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于2022年10月20日正式公布试点名单,包括一汽、东风、吉利、陕汽等在内的11家行业重点汽车生产企业联合62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入选该名单。试点名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汽车产品EPR试点工作,向构建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主体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生产+回收+再利用”产业协同,探索循环发展新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汽车产品回收再利用行业存在着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精细化程度不高、报废汽车再生利用水平低、产业链上下游闭环机制缺失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实施方案》中提出,鼓励汽车生产企业与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联合申报试点,与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开展报废汽车精细化拆解、废旧零部件快速检测与分选、报废汽车“五大总成”等零部件再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应用,实现前后端企业的资源共享。

试点企业之一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吉利汽车”)积极响应号召,与2家回收拆解企业及3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共同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开展零部件拆卸拆解、零部件回用、零部件再制造、材料再生利用等技术的研发,推动回收件与再制造件在售后维修市场上的应用,最大限度的利用报废车资源。据悉,浙江吉利汽车计划到2023年8月实现75%的资源综合利用率,2025年实现全生命周期碳减排20%,2035年实现生命周期碳减排40%,2050年携手供应链共同努力实现生命周期碳中和。

同样入选试点企业名单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也积极贯彻国家汽车产品回收政策,提前布局报废汽车回收网点建设,目前已与联合申报试点的回收拆解企业针对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大众等品牌车辆的回收拆解利用率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优化车辆的拆解工艺。未来,中国一汽也将持续进行精细化拆解,提高回收再利用零件与再制造件的利用率。预计至2023年8月,中国一汽的汽车产品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将提升至76%。

“政策+标准+大数据”政企联动,为EPR试点实施保驾护航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对于EPR的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面临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助力企业提高EPR管理水平,确保试点工作有效推进,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机构将围绕EPR政策体系、EPR标准体系、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共性技术持续开展深入研究。

一是不断强化政策引导。一方面,充分把握EPR试点实施的节点和力度,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稳妥推进相关工作,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引领带头作用,探索全生命周期内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模式;另一方面,聚焦有害物质管理、再制造、再生材料、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信息公开等重点工作领域,研究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配套政策体系。

二是持续完善相关标准。在报废汽车回收方面,针对报废汽车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瓶颈进行技术攻关,采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实际拆解产物为计算依据,形成可量化汽车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实际回收利用率和实际再利用率计算规范》;在再生材料使用方面,研究形成《道路车辆用再生塑料技术规范》等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技术引擎,共同支撑EPR管理体系建设。

三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断点,监测汽车行业用能、耗材及碳排放特征,分析重点环节、设备的资源综合利用潜力,聚焦再生资源高值化难点、工业资源协同利用堵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以科技赋能汽车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EPR制度,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试点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汽车资源回收利用的高度重视,汽车及其他相关行业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EPR实施模式,为我国汽车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来源: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猜你喜欢

利用率试点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