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2-03-13石徐圣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分界镇畜牧兽医站225416

兽医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嗜血猪瘟患病

石徐圣/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分界镇畜牧兽医站 225416

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具有急性发病和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特点,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发病级和坏血症,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流行,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很大,是重点防控的疫病之一。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散发性的疾病之一,主要危害哺乳期的仔猪和保育期仔猪,会造成生猪的生长发育不良。在生猪养殖中,经常会出现猪瘟继发副猪嗜血杆菌,会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1 发病情况

某养殖场有母猪几百头,并且从外地引进了一部分的后备母猪,引种之后进行了疫苗的注射,注射了猪瘟疫苗,但是在注射之后的2d 气温下降,一些母猪出现发病的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咳嗽,并且排出稀状粪便,病情严重的患病猪在发病之后的3~5d 内死亡,有些患病猪呈现慢性发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身体消瘦,营养不良,最终全身衰竭死亡。经过几天之后,发病的母猪数量逐渐增多,养殖人员向当地的兽医求助之后使用药物治疗,选择阿莫西林等药物,但是没有起到缓解的效果。

2 临床症状

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到41℃~42℃,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和采食量下降的症状。有些患病猪的鼻孔会流出黏性的分泌物,并且关节肿胀,运动能力受到影响,运动失调。一些患病猪的四肢部位和腹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紫色斑块,在发病之后的3~5d内可能死亡。

3 剖解病变

为了能提高诊断的效果,对病死猪进行解剖,身体部位出现明显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和充血,出现不同程度的大理石样病变。胸腔有大量的渗出液,颜色为淡绿色,胸肺膜表面有渗出,两者之间出现粘连,心脏部位有明显的出血点,肾脏解剖之后病变明显,除了有出血点之外,肾脏和肾盂部位病变明显。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料抹片镜检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肺脏和肝脏部位,然后做抹片处理,之后采取革兰染色镜检,结果发现大量的革兰阴性短杆菌。此外,肝脏细胞肿大,有少量的革兰阴性杆菌。脾脏内的淋巴细胞增多,但是肿大不明显。

4.2 细菌分离培养试验在无菌的环境下采集患病毒的患病部位,包括肺脏、肝脏和血液等部位,将其制作成病料,之后接种在琼脂平板上,经过37℃的环境培养24~36h,之后观察细菌的生长状态,通过检查结果表明,在兔鲜血琼脂平板上,细菌基本不生长;接种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细菌的生长速度缓慢;接种在TSA 培养基上,生长状态良好,可以发现灰白色的菌落,选择菌落之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此外,将分离出的菌株接种到微量生化鉴定管中,之后在37℃环境下培养24h,发现菌株能够分解葡萄糖和果糖等,但是不能发酵甘露醇和木糖等,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的生化特征。

4.3 药敏试验选择分离到的毒株,然后接种到TSA 培养基上,之后选择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阿莫西林和庆大霉素比较敏感,对庆大霉素以及氟苯尼考中度敏感,但是对环丙沙星等药物不敏感。

4.4 猪瘟检测采取病猪病料送实验室进行猪瘟病毒检测,通过RT-PCR 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检测阳性。

5 猪瘟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5.1 猪瘟的预防方法引发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母猪的持续感染,通过胎盘直接传染给仔猪。如果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也会增加染病的概率。为此,应该从源头上控制一定的扩散和蔓延。可以定期采集母猪和公猪的体表淋巴结,进行抗原的检测,如果发现携带病毒的种猪要立即在淘汰,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规范化。

5.2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方法在预防疾病的过程中,应该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在有条件的养殖场,要做好断奶仔猪的分离工作,避免该病的传播和扩散。在进行母猪免疫的过程中,要选择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也要做好仔猪的免疫工作,通过科学的免疫对策能够减少该病的出现。在疫苗免疫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免疫失败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该病可能出现不同的毒株血清型,缺乏交叉保护,从而导致免疫结果失败。为此,应该选择抗生素治疗,但是要选择没有使用过的抗生素,坚持对症治疗的措施,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

5.3 治疗措施第一,紧急预防接种。针对体温正常和食欲正常的病猪,如果临床症状不明显,可以采取紧急免疫接种的方式,注射猪瘟活疫苗,保证每头猪一个针头,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第二,及时的药物治疗。针对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病猪,可以选择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的方式,结合体重选择具体的剂量,每天1 次即可;使用5%的氨基比林注射液肌肉,每天2 次注射,连续注射5d 左右。此外,也可以肌肉注射干扰素,每天1 次,连续用药3d,利用上述药物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控制疫情的扩散,让患病猪尽早的恢复。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不同的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对患病猪造成二次伤害。为此,在用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遵守说明书,按照兽医的嘱托用药,不能随意的更改药物的剂量,否则会延误病情的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5.4 隔离消毒防治为了减少猪瘟继发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概率,要采取隔离消毒防治措施,也是当前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日常的消毒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控制猪瘟蔓延的速度,提高猪瘟防控的质量。在消毒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甲酚磺酸水溶液作为消毒液,在清理好圈舍内的粪便之后对圈舍喷洒消毒水,能够降低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的速度。此外,结合自身养殖场发病情况制定科学的消毒程序,轮换的使用消毒药品,避免病毒和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防控的效果。

5.5 做好养殖管理工作为了有效的防控该病,养殖户应该定期的观察生猪的健康情况,如果发现疑似病猪必须采取及时的隔离对策,减少疾病的扩散和蔓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养殖场的检疫能力有限,应该联系当地的防疫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防控的能力。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针对病死猪应该采取深埋或者焚烧的处理方式,彻底的消灭传染源,提高防控的效果。加强屠宰检疫工作,严格禁止带毒的猪进入到市场,否则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在病死猪处理完成之后,要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每天消毒1 次即可,轮换使用消毒药品,消毒完成之后做好养殖场的通风处理。加强养殖场的卫生清洁工作,定期清理猪圈内的粪便,保证地面的干燥,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速度。严格禁止外界的人员和车辆随意的进出养殖场,如果必须进入饲养场地,要做好车辆和工作人员的交流工作。此外,养殖场内的工作人员禁止串舍,也会减少该病的发生概率。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尽量减少从外地引种的概率,如果需要引进猪种,要严格的检疫,并且出具产地的检疫合格证书,隔离观察45d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能混合饲养。加强对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为猪群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确保养殖环境的安静,避免猪群出现应激反应。提供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加以饲料或者饮水资源添加黄芪多糖等物质来提高猪菌的整体抗病能力,能够有效的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

6 结语

相关的临床实践证明,大量的使用猪瘟疫苗可能在猪体内诱导干扰素的形成,持续形成的干扰素能够抵抗猪瘟病毒的感染。但是长此以往会造成育肥猪的生长缓慢,可能被淘汰。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如果猪只体内的抵抗能力下降会发病,发病之后会影响药物的使用治疗效果,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为在发病之后需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来治疗,尤其是重症病例要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才能提高治愈率,而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使病原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的效果。随着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不仅导致猪病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强,同时不同的疾病可能出现混合感染,增加治疗和防控的难度,为此,要采取科学的预防对策,科学的饲养管理,为猪群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为猪群提供要均衡的全价饲料,提高猪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疫病的发生概率。此外,做好养殖场的日常消毒和清洁工作,确保养殖场的干净卫生,需要注意的是,要轮换的使用消毒药剂,防止病原产生耐药性。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该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从外地引进猪种的概率,如果需要引进的话,需要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并且隔离喂养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混合饲养,能够有效的避免疫病的扩散和蔓延。

猜你喜欢

嗜血猪瘟患病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柳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住口
花脚蚊
嗜血猎手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