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养绵羊疫病诊断与防控

2022-03-13乔勋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胜丰镇人民政府畜牧兽医工作站015108

兽医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脓疱梭菌氏杆菌

乔勋/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胜丰镇人民政府畜牧兽医工作站 01510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羊肉、羊奶、羊内脏等产品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餐品,刺激了国内羊肉及相关羊产品的需求量,促进了国内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当前,国内绵羊养殖采取多种养殖方式,如草原放牧、山区放牧、半放牧半圈舍饲养等,其中圈舍饲养绵羊是主要的饲养方式之一,该饲养方式具有节省空间、方便管理、经济成本低等优势,同时也有利于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发展。在绵羊圈养过程中,由于绵羊群体密度大,饲养数量多,若发生疫病极易在羊群内传播扩散,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绵羊圈舍饲养中,应了解相关相关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等,做好羊疫病的防控工作,以保证绵羊养殖的经济效益。总结了几种在绵羊圈养过程中常见疫病,论述了相关疫病的诊断和防控方法,为采取圈养方式饲养绵羊的养殖户在相关疫病防控方面提供参考。

1 绵羊常见疫病

绵羊疫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下文将分别从细菌性疫病和病毒性疫病进行阐述。

1.1 细菌性疾病

1.1.1 大肠杆菌病绵羊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羔羊,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1.1.1.1 临床症状 羔羊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后会后数小时至2d 的潜伏期,根据羔羊临床表现常分为败血型和肠型2 种。败血型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6 周龄内的羔羊,羔羊患病初期可出现发热,体温可至42℃,病羊精神萎靡,运动失调,视力障碍,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口吐泡沫,鼻流黏液,部分羊出现肺炎和关节炎相关症状。肠型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7 日龄以内的羔羊,患病羊主要出现腹泻,粪便呈水样或半水样,粪便颜色为黄色,后期为灰色,粪便中常有气泡、血液、黏液等,部分羊可出现化脓性或纤维素性关节炎。

1.1.1.2 诊断方法 可根据羊群的既往病史、疾病的流行情况、患病羊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对于疑似感染大肠杆菌病的病羊,可采取病羊或病死羊的血液、肝脏、脾脏、肠道等内脏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若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即可确诊。

1.1.2 布病绵羊布病是一种只出现于性成熟的绵羊的疾病,病原为布氏杆菌属的细菌,如绵羊布氏杆菌、绵羊布氏杆菌、羊布氏杆菌等,该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所有的布氏杆菌中,羊布氏杆菌感染人后引起的临床症状最为严重。

1.1.2.1 临床症状 绵羊感染布氏杆菌后主要症状为流产,妊娠3~4 月的绵羊流产率最高。此外,还可导致母羊出现乳房炎,公羊出现睾丸炎和附睾炎,部分羊出现关节液、支气管炎等。

1.1.2.2 诊断方法 对于出现疑似感染布氏杆菌的羊可采集流产胎儿、阴道分泌物、血液等样品送实验室进行检测。实验室检测可采用柯兹洛夫斯基染色镜检法直接进行鉴定,也可采用PCR、荧光定量PCR 的方法进行检测,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ELISA 等免疫学检测方法在临床上也十分常用。疑似布氏杆菌病的病羊病料应由专业兽医人员进行样品采集,并注意个人防护和样品处理。

1.1.3 梭菌病绵羊的梭菌病是由梭菌属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该类疾病发病急,死亡快,可对绵羊养殖造成极大的损失。

1.1.3.1 临床症状 羊快疫是一种由腐败梭菌感染引起的梭菌病,临床上通常观察不到任何症状绵羊突然死亡,有的病羊可出现运动失调、神经症状、腹痛、排黑色或稀粪。

羊猝狙是由C 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梭菌病,临床上羊可出现腹膜炎、溃疡性肠炎等相关症状,但通常患病羊突然死亡,观察不到症状。

羊肠毒血症是由D 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梭菌病,临床病变主要为肾快速软化,因此又称软肾病,但临床上通常导致患病羊突然死亡。

羊黑疫是由B 型诺维梭菌感染引起的梭菌病,临床主要变化为肝实质性坏死,但通常患病羊未表现任何症状即死亡。

1.1.3.2 诊断方法 若圈舍内的绵羊群体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并且既往病史中出现过羊梭菌病,可初步怀疑为羊梭菌病。可采集病羊的肝脏、血液、肠道等样品送实验室进行检测,可通过组织样品触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毒素检测和动物试验进行鉴定,若发现梭菌即可确诊。

1.2 病毒病

1.2.1 口蹄疫绵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1.2.1.1 临床症状 绵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后潜伏期为7d 左右,患病羊体温升高,口腔黏膜、蹄部皮肤、乳房部皮肤出现水疱,随后形成溃疡、糜烂。患病羊大量流涎,由于口腔水疱和溃疡导致进食出现疼痛感,从而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羔羊可出现心肌炎、出血性胃肠症状,导致羔羊死亡。

1.2.1.2 诊断方法 可采样患病羊的水泡皮或水泡液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RT-PCR 或荧光定量PCR 等分子生物学检测,也可接种于小鼠进行动物试验。也可采集牛的血液分离血清进行病毒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免疫扩散试验等血清学检测。

1.2.2 传染性脓疱传染性脓疱又称“羊口疮”,病原是传染性脓疱病毒,该病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

1.2.2.1 临床症状 临床上通常将羊传染性脓疱分为唇型、体型和外阴型3 种。

出现唇型症状的病羊临床表现有口、唇、鼻出现红斑,随后一次出现丘疹、水泡、脓疱、结痂,最终痂皮融合波及脸部和耳部大部分皮肤。随病情加重痂皮增厚导致羊进食和呼吸困难,导致羊死亡。

出现蹄型症状的羊通常蹄叉、蹄冠附近皮肤出现水疱或脓疱,随后破溃糜烂,导致羊出现跛行,严重时可波及病羊的蹄肌腱和关节。

外阴型症状在临床上比不常见,患病羊阴道分泌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阴唇肿胀,附近皮肤出现水疱溃疡,乳房皮肤出现脓疱,公羊阴鞘肿胀,出现脓疱和溃疡。

1.2.2.2 诊断方法 可采集病羊的水泡液、水泡皮、痂皮等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也可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也可接种易感羊只进行动物试验。也可采集病羊血液分离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ELISA 等血清学检测。

1.2.3 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又称“伪牛瘟”,是我国一类动物传染病,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

1.2.3.1 临床症状 绵羊感染小反刍兽疫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型和亚急性型2 种。

急性型的病羊出现体温升高,可达41℃以上,高温持续不退,鼻镜干燥,鼻、眼有黏性分泌物,口腔溃疡,牙龈充血,大量流涎。随病程发展黏膜坏死波及至舌、牙龈、脸颊、乳头等部位。后期出现水样腹泻,咳嗽,腹式呼吸。

亚急性病例的症状主要是在口腔和鼻孔周围出现结节和脓疱,通常由急性病例转化而来。

1.2.3.2 诊断方法 可采集病羊的粪便、直肠黏膜拭子等进行电镜观察、病毒分离鉴定,也可采用RT-PCR 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采集羊血液分离血清进行病毒中和试验、ELISA 和对流免疫电泳等血清学检测。

2 圈养绵羊疫病防控

2.1 做好饲料供给工作与放牧养殖方式相比,圈舍饲养中绵羊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养殖人员日常添加的饲料,因此,应保障每日饲料供给能满足绵羊每日的营养需求。同时,对于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羊应适时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绵羊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2.2 做好疫病监测工作圈养绵羊的密度大,养殖数量多,因此当出现上述疫病时极易传播扩散,因此养殖户应做好绵羊疫病的监测工作,每日观察羊群状态,每年定期进行疫病检疫,发现病羊或病原阳性的羊及时隔离,确诊后淘汰或治疗,防止疫病在羊群中扩散。建议圈养绵羊时采取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防止疫病病原通过动物贸易进入羊舍,若需引种应隔离检疫,合格后方可混群。

2.3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由于圈养羊群的密度大,养殖数量多,因此患羊疫病的风险较高,而疫苗接种是预防大部分绵羊疫病的最佳方法。因此,养殖户应根据当地政策进行强制免疫,对于非强免的病原可根据羊群疫病的既往病史和当前流行情况自行接种。选择疫苗时应注意疫苗质量、使用说明和储存条件等信息,根据绵羊疫病流行情况选择最适的疫苗,正确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后可隔2 周进行抗体效价检测,评估疫苗接种效果,对于免疫不合格的羊应及时补免。

2.4 做好消毒工作与放牧养殖相比,圈养绵羊主要的生存环境为羊圈舍,若羊圈舍内存在大量病原可增加羊患病风险。应每日清扫羊圈舍,每周定期消毒羊圈舍,杀灭羊舍内的病原微生物。此外,羊的料槽、水槽,养殖器具也应进行清洁消毒。还应做好羊圈舍内的驱蚊除虫、防鸟、灭鼠等工作,防止其他动物将病原带入羊舍。

猜你喜欢

脓疱梭菌氏杆菌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羊传染性脓疱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控措施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