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羔羊腹泻病病因分析、诊疗及防治措施

2022-03-13王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12400

兽医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病羊羔羊粪便

王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12400

随着畜牧业不断向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我国畜牧业经济显现出蓬勃稳定的发展态势。随着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行动的不断突破,养羊业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民和贫困地区人们致富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有机绿色的羊肉及其他羊产品更是受到青睐,这促进了我国养羊业的发展。在养羊业发展过程中,羔羊作为饲养环节中的后备和核心力量是羊养殖业发展重点,但羔羊腹泻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羊产业的发展,不仅危害了羔羊健康还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兽医临床研究表明,羔羊腹泻病的病因复杂,很多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以及饲养管理不当等都可诱发羔羊腹泻病的发生。为此,本文对羔羊腹泻病常见病因进行分析阐述,并提出相对应的诊疗和防治措施,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1 病因分析

1.1 管理与饲养因素羔羊机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机体抵抗力较低,对外界不良环境抗逆性较低。当气候突变时,没有及时做好羔羊的保暖措施,羔羊遭受邪风入侵,胃肠受凉,就会引起腹泻病发生。另外,出生不久后的羔羊胃肠尚处于发育中,胃肠消化功能不健全,若饲料搭配不合理,或羔羊食用了劣质、发霉、冰冻的饲料,也会引起羔羊腹泻病的发生。

1.2 细菌性感染相关研究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各类梭菌等入侵羔羊机体后均可引起羔羊发生腹泻。羔羊因感染细菌引起的腹泻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若发现及时并诊断准确,是可控可治的。

1.3 病毒性感染引起羔羊发生腹泻病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病毒引起的羔羊腹泻病感染速度较快,病死率高,有一定明显的季节性,预防的最好手段就是疫苗接种。

1.4 寄生虫性感染一些常见的消化道线虫,如仰口线虫、古柏线虫、类圆线虫、绦虫以及球虫、隐孢子虫等均可引起羔羊腹泻病发生。寄生虫引起的羔羊腹泻病往往呈隐形感染,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只有当寄生数量达到一定,引起羔羊发病时往往才容易发现,做好羔羊的预防性驱虫是预防本病减少的有效途径。

2 羔羊常见腹泻病概述

2.1 大肠杆菌病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感染出生1 周以内的羔羊。发病后的羔羊体温升高至40.1℃~41 ℃,随后出现腹泻症状,体温也降至正常。羔羊排出的粪便先呈黄色半液状,随后呈灰色液状,有时混有血液、黏液和气泡。患病羔羊拱背、精神虚弱、卧地,如不及时救治24~36h 即可发生死亡,临床病死率为15%~70%。剖检可见尸体脱水严重,皱胃、肠道内容物呈黄灰色半液状,胃肠黏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发生肿胀。

由于在生养殖中,从业者对于羔羊腹泻病的治疗首选抗菌药进行防治,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故在治疗前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对致病菌抗菌效果最佳的药物,如土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呋喃妥因等,也可选用微生态活菌制剂或中草药制剂进行给药治疗,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2 沙门氏菌病

1~6 月龄以内的羔羊最容易发生本病,常发生于夏季和早秋季节,往往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饲养环节脏乱差、圈舍潮湿、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饲料与饮水供应不足、长途运输、气候突变、长期饥饿与疲劳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患病羔羊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食欲饮欲减退,随后发生腹泻,排出粘性带血稀粪,气味恶臭。患羊精神萎靡、体质虚弱、低头弓背,卧地不起,1 周内可死亡,平均发病率为30%,病死率约为25%。病死羊皱胃和肠道空虚,胃肠黏膜充血,肠道和胆囊黏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

2.3 链球菌病

3 周龄以内的羔羊对本菌的易感性较强,本病的发生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每年10 月至翌年4 月较为多发。本病的潜伏期为2~7d,病羊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41℃以上,精神萎靡,低头垂背,不愿行走。随后食欲减退,反刍和嗳气停止,眼结膜充血,排出带有粘液和血液的粪便。对病死羊进行解剖可见肝脏肿大呈土黄色,包膜下有出血点;胆囊肿大2~4 倍,胆汁外渗。目前,已有羊链球菌疫苗,在生产养殖中广泛使用,保护率较高。

2.3 羊梭菌性疾病

2.3.1 羊快疫本病是由腐败梭菌引起6~18月龄绵羊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症状特点是突然发病和急性死亡,主要病变是皱胃出血性炎症。本病一般呈消化道感染,腐败梭菌常以芽孢的形式存在于外界环境,特别是低洼草地和沼泽中,羊在采食和饮水中芽孢随之进入羊消化道内。当养殖环境中存在一些不良诱因,特别是冬春季节气候骤变,夏秋季节阴雨连绵,羊只受寒或采食了冰冻、发霉的饲草料时,机体受到刺激,机体免疫力降低,腐败梭菌大量增殖,产生外毒素,引起羔羊和幼龄羊发病。

本病潜伏期极短,有时往往看不到症状患,病羊就突然死亡。患病羊卧地不起,不愿走动,共济失调。病羊腹胀,排出带有血液、黏液的黑色软粪或稀粪,发病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即可死亡。病羊尸体迅速腐败,胸、腹、心包有大量积液,皱胃黏膜出血、坏死,胃肠道充血,有出血点和斑。

2.3.2 羔羊痢疾本病是由B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初生羔羊发生的一种临床上以剧烈腹泻、小肠溃疡和羔羊大批死亡为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本病主要侵害出生1 周内的羔羊,以2~3日龄的羔羊发病率最高。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呈地方流行性。本病的发生与羔羊体质瘦弱、羔羊受冻,羔羊未能及时吃上初乳,羔羊饥饱不匀等因素有关。

本病的潜伏期1~2d,羔羊病初精神沉郁,低头弓背,随后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时粘稠似面糊,有时稀薄如水;后期所排出的粪便带有血液,甚至排出血便。病羊身体虚弱,卧地不起,若不及时治疗,1~2d 后即可死亡。病死羊尸体脱水严重,最显著的病理变化在胃肠道。皱胃内往往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黏膜充血,回肠出现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心包内含有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肺脏有充血点。

对于以上两种疾病的防治,平时一定要做好羊三联四防(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灭活苗的免疫接种,免疫持效期一般为6~9 个月,在每年3 月、9 月各接种1 次即可。发病后要及时诊断,隔离病羊,对病程较长或有一定治疗价值的羊可采用抗菌药物进行给药治疗,其他未发病羊群紧急接种疫苗。

2.4 羊寄生虫病

2.4.1 羊球虫病羊球虫一般寄生于羊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对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影响营养成份的消化吸收,据报道,8~12 周龄的羊对球虫的易感性极高,当羔羊感染一定数量后会出现消瘦、贫血、腹泻、发育不良,增重明显下降等症状。羊球虫病的感染情况与季节有一定的关联性,在温暖湿润的季节较为流行。目前,临床上可选用氨丙啉、磺胺类药物、妥曲珠利、盐霉素、莫能菌素等药物进行预防驱虫和治疗。

2.4.2 羊隐孢子虫病4~21 日龄的羔羊均可感染隐孢子虫病,传染源是完全形成孢子的卵囊,经粪便排出后具有传染性。当羔羊接触到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器具等,均可引起感染。羔羊高然后通常会表现出中度到重度的腹泻,羔羊排出黄色或白色粪便,呈稀水样,有黏液和泡沫。患病羊精神萎靡、脱水、厌食、虚弱。目前对于本病尚无特效治疗办法,但可使用常山酮、硫酸巴龙霉素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2.5 轮状病毒病本病是幼龄羊发生的一种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患病动物的肠道内有轮状病毒的存活,随粪便排到外界,污染饲料、饮水、垫料等,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传播迅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晚秋、冬季和早春。应激因素,特别是寒冷、潮湿,不良的卫生条件、饲喂非全价饲料等对本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均有很大的影响。本病的潜伏期较短,1~3 周龄的羊易感性较强,病羊精神萎靡,厌食,呕吐和腹泻,粪便黄白色,液体状,有时带有粘液和血液,病程长者脱水明显,严重时可死亡。病死羊尸体干瘪,小肠肠壁菲薄、半透明,肠内容物呈液体状,有的小肠黏膜广泛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初生羔羊及早吃上母乳,获得母源抗体保护,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保温防寒措施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3 综合预防措施

3.1 提高管理水平要想减少羔羊腹泻病的发生,做好日常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保证圈舍内有羔羊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二是保持圈舍内的干燥,把控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羊群过于拥挤;三是定期对圈舍内外进行消毒,粪便及时清理且无害化处理;四是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对病羊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对引进的羊群进行隔离检疫后,方可混群饲养。

3.2 做好疫病防控机制根据羔羊疾病发生情况,做好疫病防控机制。制定羔羊免疫计划,并及时接种疫苗,对接种后的羔羊进行抗体效价监测,对于免疫失败的羊进行二次接种。开展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开展预防和治疗驱虫。

3.3 加强饲养管理对羔羊配比全价饲料,保证饲料中的各类营养物质均衡充分,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益生菌、酶制剂等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以改善肠道菌群,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腹泻病发生概率。禁止饲喂冰冻、霜冻、劣质和发霉的饲料给羔羊。保证羔羊在出生时第一时间内吃上母乳,母乳不够可进行人工哺喂。

猜你喜欢

病羊羔羊粪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羊食道阻塞的治疗方法
关于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病羊识别要点
初生羔羊窒息症状的原因与防治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孤独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