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影响*

2022-03-12张丽荣赵明枝武俊波朱怀宇王丽萍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阿托胆红素黏度

张丽荣,赵明枝,武俊波,朱怀宇,王丽萍

(1.中牟县人民医院神内二科,河南 郑州 451450;2.中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1450;3.开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开封 47500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病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缺血缺氧性改变,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1],临床表现为言语障碍、肢体麻木、吞咽困难以及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胆固醇,稳定和逆转斑块,是治疗的脑梗死常用药物,其中以阿托伐他汀钙的效果最为显著[2-3],但临床上针对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用药量存在争议性。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4];②年龄大于40 岁;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阿托伐他汀钙药物过敏者;②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③患精神疾病者;④治疗依从性不佳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 组、B 组、C 组、D 组,每组40 例。A 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41~68 岁,平均年龄(61.6±4.8)岁;体质指数20~27 kg/m2,平均体质指数(24.3±2.3)kg/m2。B 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40~66 岁,平均年龄(62.1±3.2)岁;体质指数21~28 kg/m2,平均体质指数(23.9±2.5)kg/m2。C 组男18 例,女22 例;年龄43~68 岁,平均年龄(61.2±4.4)岁;体质指数19~27 kg/m2,平均体质指数(23.0±2.7)kg/m2。D 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40~69 岁,平均年龄(62.3±4.9)岁;体质指数18~27 kg/m2,平均体质指数(24.4±2.4)kg/m2。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D 组给予常规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水肿,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进行保护脑神经细胞治疗,并口服阿司匹林(北京天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0 mg;国药准 字H43021776),50 mg/ 次,1 次/d。A 组、B 组、C 组在D 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mg/ 片;国药准字H19990258)治疗,口服,剂量分别为20 mg/d、30 mg/d、40 mg/d,1 次/d。四组均连续治疗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四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并分析阿托伐他汀钙剂量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疗效判定:显效为治疗后脑梗死相关症状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70%以上;有效为治疗后脑梗死相关症状出现缓解,NIHSS 评分改善50%~70%;无效为治疗后未发生上述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00%[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采用Pearson 线性相关分析相关性。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A 组、B 组、C 组总有效率均高于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 组、B 组、C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四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四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提升,且A 组、B 组、C 组改善程度均优于D 组,且B 组优于C 组,C 组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四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四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D 比较,P<0.05;#与A 组比较,P<0.05;&与C 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血浆黏度(mPa·s) 全血黏度(mPa·s) 血细胞比容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40 2.15±0.61 (1.83±0.59)* 12.76±3.36 (10.21±2.34)* 0.51±0.17 (0.43±0.11)*B 组 40 2.09±0.59 (1.22±0.47)*#& 12.56±3.02 (8.26±2.38)*#& 0.53±0.15 (0.29±0.10)*#&C 组 40 2.11±0.63 (1.61±0.54)*# 12.69±3.15 (9.59±2.51)*# 0.57±0.12 (0.38±0.12)*#D 组 40 2.09±0.59 1.92±0.50 12.58±3.24 11.32±2.46 0.59±0.16 0.49±0.13

2.3 四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A 组、B 组、D 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 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高于A 组、B 组、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四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s),µmol/L]

表3 四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s),µmol/L]

注:*与D 比较,P<0.05;#与A 组比较,P<0.05;@与B 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40 10.22±5.40 12.72±6.34 4.20±2.61 4.81±3.12 B 组 40 10.64±7.27 12.19±4.84 4.13±1.50 4.20±2.01 C 组 40 10.43±6.77 (15.65±6.90)*#@ 4.14±2.25 (7.56±4.71)*#@D 组 40 10.08±6.12 12.59±4.45 4.15±1.82 4.61±3.84

2.4 阿托伐他汀钙剂量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

Pearson 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阿托伐他汀钙剂量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0.658,P<0.05)。

3 讨论

3.1 脑梗死治疗现状

脑梗死属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缺血缺氧性改变,进而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多表现为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可以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状态和去大脑皮质状态[6]。一旦患病,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且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负担。他汀类药物是治疗脑梗死常用药物,也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其可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也可降低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他汀类药物也被称为较全面的调脂药[7]。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CoA 还原酶,从而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减少细胞内胆固醇合成,使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降低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临床上主要用于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8]。

3.2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阿托伐他汀钙是他汀类药物中的一种,为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A 组、B组、C 组总有效率均高于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 组、B 组、C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提升,且A 组、B 组、C 组改善程度均优于D 组,且B组优于C 组,C 组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较于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原因可能为阿托伐他汀钙可抑制人体内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减小硬化斑块的体积,进而降低硬化斑块阻塞其脑血管通路的概率[9]。相关研究结果显示[10],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降低游离态胆固醇利用率,调节血脂浓度,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损伤,降低肝脏中脂肪合成,对血管内皮舒张起保护作用。

3.3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血清胆红素的影响

胆红素在动脉硬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浓度的胆红素与动脉硬化的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且提高胆红素的浓度可以有效降低动脉硬化的进程。本研究中A 组、B 组、D 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 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高于A 组、B 组、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阿托伐他汀钙剂量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提示当阿托伐他汀钙用药剂量为40 mg/d 时,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用药剂量为30 mg/d时在改善脑梗死相关症状的效果最为显著,但不会对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产生影响。有研究显示[11],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有益于改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本研究中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升高血清胆红素水平,且呈正相关,说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价值。

3.4 总结与不足

综上所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提升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提高可能会对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有积极意义。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未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日后将扩大样本量对此展开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阿托胆红素黏度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基于发动机油运动黏度计算高温高剪切黏度的研究与应用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