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数字技术 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

2022-03-11康岩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2年2期
关键词:业态文物文化遗产

康岩

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汇集中原古都元素的“考古盲盒”,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当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已广泛应用到文化领域,给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带来很大的變化。只有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才能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也在呼唤各类文博机构打开库房,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近些年,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国风热”“国潮热”,是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通过这些传统元素、经典意象被进一步激发,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也在文化消费新模式的引领下,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

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需要平衡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注重科技手段创新,更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吸引人,主要在于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历史传承蕴含的永恒魅力。人们可以借助文化遗产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达到“古今同一月,万里共清辉”的审美境界。比如,故宫博物院借助高清成像技术打造数字库房,让观众动动手指便能在云端纵览5000多年中华文明,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播。挖掘出文化遗产的当代审美价值,是推动其数字转型、进行再创造的源泉。深入研究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科技的加速器作用才能更好显现。

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还要积极拓展重点应用场景,让新技术、新玩法、新体验更好走入公众生活。云南丽江将一款AR(增强现实)探索游戏与古城的建筑、街景等结合,把虚拟空间嵌入实景线路,结合游戏叙事开发消费场景,增加了新的旅游体验。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在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场景的应用边界,创新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实现形式,有助于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彩。(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21-12-27)

3583500338253

猜你喜欢

业态文物文化遗产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新业态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