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2022-03-09李凤娟

关键词:名著语文课笔者

李凤娟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也曾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活动虽小,但收获不小;时间虽然短暂,却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利用好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近几年,笔者在初中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收效颇丰。

一、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是开展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课前五分钟”活动体现的是一种教改理念,注重的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强起来,让学生整体语文素养高起来。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是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语文成绩的提升更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根据语文学科学习的实践性、积累性、反复性等特点,“课前五分钟”活动正好是对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对语文教学起到辅助作用,是中学生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

二、创设氛围,激发兴趣,是开展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教育家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陶行知也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语文学习的外延要和生活的外延等同起来,语文学习要不拘泥于课本。但是语文教学又不能完全脱离课本,还必须以课本为中心。那么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怎样既能扎扎实实教好教材,用好教材,又能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呢?

传统的语文教学,新授课之前往往以教师提问、检查预习为主要形式,学生对此种做法,既不感兴趣,也不愿意积极配合,对课堂学习起不到很好的积极调节、调动作用。为了改变语文课堂学习这种现状,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在校本课程改革思想的推动下,笔者积极开展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活动的探索研究,即充分利用语文课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围绕与语文课相关的内容,由学生自己组织各种形式的小型语文学习活动,为课堂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做法很快得到学生的认同,学生积极踊跃参加,情绪激昂,不仅为课堂上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长时间的活动中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大有裨益。

三、因学段而定,据学情而变,多种形式的“课前五分钟”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有了学生对“课前五分钟”活动的认可,再加上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引领,笔者对这项活动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更高了。于是,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每一学期都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课前五分钟”活动,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渐渐寻到乐趣,知识积累多,语文学习能力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也随之增强了。

(一)读词背句,激发兴趣,丰富积累

初中阶段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初一阶段,但是他们刚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对于初中的一些规矩还不大了解。课前他们经常叽叽喳喳,你打我闹,上课铃响了都不知道静下来。一天,笔者突发灵感,何不趁此时读词语背句子,一来可以让学生迅速安静下来,二来可以丰富积累,增加记忆。于是,笔者安排语文课代表组织“课前五分钟”活动。每天选派一名小组长摘抄课外四个成语,在上课前板书到黑板上,先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典故或成语意思,其他学生也跟着整理在笔记本上,并积累下来;或者是由课代表领读日积月累,再让学生自由背诵。课代表和小组长们很是乐意,尝试了当小老师的感觉,教起来还有模有样。一周下来,课前再也听不到学生的喧闹声,传入耳际的是琅琅读书声,课堂纪律也随之大有改变,学习兴趣也高涨起来。第二周把所有积累的成语和句子全部复习了一遍,经过听写、默写检查,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顺利过关,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词汇积累丰富,记忆力也增强了。

(二)朗读诗文名篇,培养自信,提升朗读能力

第二学期,笔者继续坚持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同时,针对班级学生整体朗读水平有待提高,写作能力有待加强的现状,作出决定:利用课前的五分钟时间,练习朗读。要求班上每天推出两人在台前朗读诗文名篇,内容不限、自由选择。该活动由语文课代表主持,朗读过后,其他学生作出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励后者。渐渐地,全班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后来在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中,笔者所教的班级学生的朗读水平明显遥遥领先,而且前三名都是笔者班内的学生。望着学生领奖时自信、自豪、骄傲的神采,深感“课前五分钟”活动还得继续,学生已经爱上它了。

(三)读名著讲故事,练胆量,长知识

到了初二,“课前五分钟”活动仍然继续,该换个什么样式呢?正好初二上学期有《西游记》名著阅读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读名著的积极性,笔者把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活动内容定为读名著讲故事。按照规定,每周提前布置《西游记》的阅读任务,还是每节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活动时间,由两名学生分别到台前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或章节,并要求学生一定要精心准备,不可敷衍了事。平日里胆小的学生很怕上台表演,基于此,这次特意强调必须人人登台讲述,目的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没想到两周之后,不但没有人推脱,反而有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去讲,甚至有的学生还模仿电视剧中孙悟空等师徒四人的形象和腔调,表演得绘声绘色,惹得其他学生捧腹大笑,学生读名著的积极性随之高涨起来。课间,教室里也不时传来师徒四人对话,笑声此起彼伏。更令人高兴的是,期末考试得分率最高的竟然是《西游记》名著阅读题,这就更增强了笔者坚持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的信心。

在初二下学期,笔者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比赛活动,活动效果也很好。学生在演讲比赛中查阅资料,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经过一段时间的演讲活动,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同时在这期间,笔者还引导学生进行了其他内容活动,比如“名人名言揭晓”“成语谚语接龙”“妙联趣联对对碰”“寓言故事趣读”“课本剧改编”等“课前五分钟”活动,深切地感受到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巨大的、可喜的变化,有的甚至是脱胎换骨的改变。

初中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途径,加强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普通话水平和日常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

俗话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细流,汇成大河。”一个小小的活动,却给大多数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初中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活动真是功不可没。

(作者单位:济宁第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名著语文课笔者
老师,别走……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