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孩无端失眠,病因何来?

2022-03-09马志国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静冲突家庭

马志国

文静是个高一女孩,人如其名,文静中有些怯懦,说话的声音很小,见面的一句“老师好”,若不是我特别留意,几乎听不出来。能感觉出来,这是一个懂事而胆怯的女孩。文静的母亲,说起话来满脸的笑,透过笑容能隐隐看到她内心的愁苦。看得出,这是一位和善而愁苦的母亲。文静的父亲,似乎是来当听众的,很老实地听我们交流,几乎不说话,给人一种沉默寡言的印象。还有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通常的一家三口来访,常常是父母坐在一侧,孩子单独坐。他们一家三口,却是文静和妈妈坐到了一侧,爸爸一个人单独坐。职业的习惯让我开始思考:这些细节都传达了什么信息呢?

为了便于了解情况,我先跟文静父母做了初步沟通。文静父母说,他们是为文静的病来访的。

文静母亲介绍说:“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太懂事了。没想到现在却病了。起初,主要是闹胸闷,闹胸口难受,我们都担心是心脏病。可是,医生检查说心脏没问题。这让我们更担心了,医生都查不出来,这是什么心脏病啊?随后,又开始闹失眠,晚上总闹睡不着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还说总是在胡思乱想。到后来,越来越让人担心了,除了胸闷、失眠,还出现了一个吓人的症状,不管因为什么事,只要情绪一激动起来,就会浑身发抖,特别是两手发抖,就跟遭受惊吓那样,惊恐万状的样子总让人怀疑是不是精神失常了?吓得我们不知如何是好,就去医院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抑郁分很高,给开了抗抑郁的药。”

“服药后效果怎样呢?”

“孩子吃药后,感觉只是睡眠好些了,别的好像没管用。最近这些日子,孩子总会因为这些症状,说在学校待不了了,让我把她接回家来。总之可以说,吃药没管多少用。我们也都感觉好像依靠吃药,解决不了孩子的实际问题,于是想试试心理咨询。”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大约有多长时间了?”

“最早闹胸闷,还是初中的时候,有两三年了吧。闹失眠是到了高一之后,有多半年时间了。出现像受惊吓那样浑身发抖的情况,大约有3个月了。”

和文静单独交流的时候,我尽力营造着轻松氛围,文静终于给我一个淡淡的笑容。随后,文静谈到了失眠、胸闷、发抖的症状,也说到发抖的症状有3个月了。

说到后面,文静抬头看着我问:“您说我是有病吗?”

综合前面的情况可以判断,文静的症状不是简单的躯体疾病,而是躯体化现象,是遇到了心理困扰,让心病跑到身体上来了,进而出现了失眠、胸闷、发抖等躯体症状,以及抑郁的心理状态。现在的关键是要弄清楚,文静究竟遇到了怎样的心理困扰?

于是,我明确告诉文静:“你没有病,也没有抑郁症,只是遇到了让自己困扰且感到压抑的事。你可以先跟我聊聊,这3个月以来,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听我说到这里,文静泪水像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伴着泪水断断续续地诉说起伤心的往事:“3个月前的那天晚上,爸爸从外面喝酒回来,又和妈妈打了起来。我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他们疯狂地连打带砸,我害怕极了,吓得哭也不敢哭,看也不敢看,浑身发抖,心惊肉跳。我不知如何是好,吓得跑进自己的屋子,蜷缩在床上抱住头,浑身止不住地哆嗦。忽然,外面更大的打砸声,爸爸疯狂的高喊声,还有爸爸抄起菜刀的声响,吓得我几乎跳起来。我忽然想到了给公安局报警,打电话叫来了舅舅。就这样,他们的这场战争才算结束。过两天,他们好像没事了,我却止不住地胆战心惊。就是从那之后,我听到谁大声说话,就会想到爸爸,就会心惊肉跳,哪怕听到笔掉地上的声音,也会吓得浑身哆嗦……”

文静抽泣地哆嗦起来,泪水止不住地流。我心疼地再次递上纸巾。

“我就是这样在父母的争吵打骂中长大的。记得四年级的一天晚上,爸爸喝酒回来,跟妈妈打了起来。那时候我刚10岁左右,看到爸爸酒后那种疯狂的样子,我吓得哇哇地哭,躲在墙角浑身止不住地哆嗦。后来是妈妈看到了我害怕的样子,才止住了跟爸爸的打骂。从那以后,为了我,妈妈常常会忍住不跟爸爸对打了。可我还是常常看到爸爸酒后发疯似地打闹,看到妈妈的眼泪。他们打架主要怪我爸爸,发脾气,撒酒疯。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爷爷奶奶就我爸这一个孩子吧,每次他们打架,奶奶总有点护着我爸爸,埋怨我妈妈。

这时候,文静已经哭成了泪人,泣不成声了。

至此可以进一步判断,文静没有抑郁症,最多可能出现过抑郁状态。抑郁症是内源性的,而抑郁状态是外源性的,就是說有现实生活上的原因的。

那么,引发文静心身病症的现实生活的原因是什么呢?

现在已经非常明确了,那就是极其糟糕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庭心理氛围,是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其交往情境形成的心理氛围,简称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由家庭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综合形成的,不用说,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长的文化素养、思想境界、生活态度、性格气质和行为习惯等。由于父母的表现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最不好的,是冲突型家庭氛围。在冲突型的家庭氛围中,父母经常发生冲突,甚至爆发家庭战争。父母之间的战争,没有赢家,都是输家,最输的是孩子。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危害,甚至比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危害还要大。父母打架,父母之间的战争,要么是给孩子上演教学片,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粗鲁好斗,变得富于攻击性;要么是给孩子上演恐怖片,让孩子在心惊肉跳中变得惊恐害怕,严重缺乏安全感。无论哪种,最终都让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孩子的整个人生。

文静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冲突型家庭氛围中。残酷的父母战争,对她而言,成了最恐怖的恐怖片,让她在长期的恐怖中,变得惊恐害怕,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了她的种种身心症状,成了“病人”。文静的心理问题,就是冲突型家庭氛围的牺牲品。这再次验证了一个规律: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往往在父母身上。

文静父母的战争,双方可能都有责任,不过很明显,父亲要承担主要责任。问题是,看起来,文静父亲不像暴徒,更不是恶魔,而是个老实人,却为什么总会制造家庭战争呢?与文静父母的沟通确认了,文静父亲是原生家庭中的独子,生活在溺爱型的家庭氛围中,从小被父母娇宠,没有养成应有的自控力和责任感,以至于连文静都能感觉到,直到如今奶奶还在护着爸爸。文静爸爸的性格特点也是家庭氛围的影响所致,以至于他成家后,成了新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制造了冲突型的家庭氛围。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帮助文静走出心灵困扰,文静的父母必须要改变自己,从改变自己来改善家庭心理氛围,改变冲突型家庭氛围,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

首先是要解决认识问题。

为此,我跟文静父母进行了沟通,并告诉他们:“文静没有病,如果说文静有什么病,也不是吃药能治好的。因为她的病,都是心病,都是心病跑到身上来,而这心病都是你们亲手制造的残酷的父母战争给吓出来的。”

对于我的诊断,文静父母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似乎已经有所反思。

文静母亲泪水禁不住地流下来,愁苦哀怨地看着文静父亲:“他这个当爸爸的,从来没跟孩子亲近过,喝酒就找事,喝酒就撒酒疯,喝酒就打架,而且连摔带砸。我早就说过他,再这样会把孩子毁了!”

我转向文静父亲:“你们的父母战争,可能妈妈也有责任。但是,作为父亲,纵使小时候父母娇惯自己,如今早已成家立业,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妻子、孩子,是自己最亲的人。怎么忍心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她们呢?”

文静父亲认罪般的痛苦地用手捂住脸,眼角也滚出大串大串的泪。随后用手抹了抹满脸的泪:“我对不起孩子,我不会再这样了。”

接下来要讨论操作问题了。

心理咨询经验告诉我,凡是涉及亲情的问题,认识问题往往比较好解决,关键是具体的操作。于是,我们讨论了调整改善家庭氛围的具体方法。

经过讨论,文静父亲表示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平时。平时努力去改善与女儿的关系,找机会跟女儿聊聊天,让女儿感受到父爱,感受到父爱的温暖。二是酒后。尽量不喝酒,客观上做到酒后不说事、不做事、不找事,只管先睡觉,避免与妻子和孩子的接触,第一时间把自己关进房间睡觉,必要时可以在老人那边休息睡觉。

经过讨论,文静母亲表示自己也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会适当示弱,学会理性应对。在最近阶段努力做到回避冲突,避免激惹,特别是对酒后的孩子父亲,主动采取措施回避接触,防范冲突。二是多给文静父亲鼓励,多给肯定评价。在最近一段时间,多发现文静父亲的积极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沟通至此,我笑对文静父亲:“说来容易做来难,是不是做得到?”文静父亲红着脸:“做得到,一定做得到。”说到这里,文静母亲也笑了:“他这个人就是脾气不好,其实心眼不坏,也知道心疼孩子。今天,我都没想到他会同意来,这让我很欣慰。”文静父亲的脸更红了。我们约定,能做到一天,就记录一天的成功,第一阶段以10天为限,10天后再做小结,总结教训和经验,继续共同努力。

最后,我和他们一家三口再次坐到一起。有了前面的交流,文静已经平静了许多,整个人的身心状态也比刚来的时候好了许多,脸上有了几分女孩的活力。知道了父母的反思和悔恨,特别是看到了父亲追悔和歉疚的表情,文靜脸上有了暖意。我暗示父亲拉过文静的手,把她拉到自己身边。很自然地,他们一家三口拥在一起,都再次流下了泪水。我知道,此刻的泪水是有温度的。

送别文静一家三口,我的思绪还在继续着:像案例中这样,父母如此上演恐怖片的案例,也许为数不多。但是,从心理咨询实践看,诸如父母争吵,父母矛盾,父母隔膜,造成的冲突型家庭氛围,导致孩子这样那样心理问题的,就绝非少数了。为此提醒家长朋友们:第一,当处理父母冲突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是家长,别忘了自己身边的孩子;第二,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别忘了先反思父母互动方式是否存在问题,别忘了先反思父母制造的家庭氛围是否存在问题。最后,期待文静一家三口越来越好,也期待每个家庭的亲子关系都能遇见和谐美好。。

(作者系应用心理学研究员,曾任职于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心理健康中心)

(编辑 高秋菊)

2976501705345

猜你喜欢

文静冲突家庭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呵护
家庭“煮”夫
An analysis of Speech Act Theory in Horton Hears a Who
Lexical Approach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