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二)

2022-03-09

山西教育·招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范儿隧道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影响较大的作品是《雨巷》。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3.楚辞是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歌总集。

4.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5.会议纪要的格式一般比较固定,通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3个部分组成。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题,共计17分,使用财经、商贸及服务类职业模块教材的考生做1、2题;使用工科类职业模块教材的考生做1、3题)

1.阅读《读书人是幸福人》,完成(1)~(3)题。(9分)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個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喜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有负面影响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总是指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本文中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从文中可知,读书的好处是什么?(3分)

(3)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2.阅读《一张诊断书》,完成(1)~(2)题。(8分)第二天清晨,我们迎着太阳往东走,走到当时已更名为“反帝”的协和医院。挂过号,等候就诊。

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坐在妇科门诊外为患者叫号。她戴着一副银边眼镜,前额高高的,显示着她的智慧。她的神态安然自若,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感觉。我把妻子在长椅上安置好,便走上前求这位叫号的老护士帮助,希望她能将我妻子的病历卡,直接送到林巧稚大夫手里。她听完我的要求,竟脱口说出:“我就是林巧稚。”

噢!我望着她,和我在报上见到过的她的照片一模一样。可是,这又是为了什么呢?让一位著名的妇科专家,坐在走廊上叫号!

我向她陈述着我妻子的悲惨遭遇,林大夫耐心地倾听着,时而摇头,时而叹息。终于她激动得从椅子上站起来,手里的病历卡在瑟瑟地发抖。她那充满慈爱的目光,被晶莹的泪水模糊住了。她又强忍着把泪水吞了回去,果断地问我:“病人在哪里?领我去看看!”

(1)“迎着太阳往东走”除了写景,还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2分)

(2)“她听完我的要求,竟脱口说出:‘我就是林巧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3分)

(3)这段文字塑造了林巧稚怎样的形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3.阅读《“大国工匠”彭祥华》,完成(1)~(3)题。(8分)

川藏铁路属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铺设难度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仅一条雅鲁藏布江,就要被这条铁路横渡16次;它更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总长1800多千米的路基,累计爬坡高度超过14000米,台阶式八起八伏,被外媒称为“巨大的过山车”。

2015年6月,川藏铁路的拉萨至林芝段全面开工,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和工友们现在开凿的是拉林段地质最复杂的东噶山隧道。川藏铁路的地质基础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带,属于地震多发区,在这样的地质构造带上挖隧道,几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隧道开掘的第一步,是清除洞口外侧山坡上那些不牢靠的石头。它们稍受震动就有可能滑落,不仅对工程作业会带来巨大威胁,甚至会殃及洞口下方的雅鲁藏布江水,给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洞口排险清爆要胆大心细。

彭祥华像往常一样,在悬崖峭壁上寻找着最佳安装地点,徒手安装炸药。

彭祥华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工人,参加过20世纪50年代开工的成昆铁路建设,那是20世纪的世界铁路建设奇迹。

【同期声】

彭祥华:我父亲修成昆铁路的时候,爆破技术也没那么先进,1000米基本上要死一个人。贺龙司令还送了一面锦旗,就是“开路先锋”。

现在,儿子来续写新的世界铁路建设奇迹,也传承着父辈的胆魄和技能。

【同期声】

彭祥华:放炮了······

同事:起爆!(爆破声,烟尘)

彭祥华所在的中铁二局二公司,拥有出色的隧道爆破团队,承担过很多重大隧道的施工任务。彭祥华是这个团队的翘楚,被同事们公认为爆破王。

……

决定精准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装药量,为此,彭祥华一直都是自己分装炸药。凭借着多年分装炸药的经验,彭祥华能够把装填药量的误差控制得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

……

隧道内爆破面上通常有几十个炮孔,每个炮孔中的引爆雷管都要按照设计顺序爆炸,不同炮孔之间的起爆时差,在10~100毫秒间,还不到一眨眼的工夫。

【同期声】

彭祥华:装4节半。

每个炮孔的相对位置、精准装药量、引爆时间等因素,必须作为相互密切关联的系统来考虑,让它们以最佳效果相互作用,以求得严格控制下的合适的爆破力度。

【同期声】

彭祥华:加1节。

那些在外人看来狂烈的爆破,在彭祥华的耳中是旋律清晰有序的弹奏。

彭祥华和同事们可以保证自己不会出现误差,但是,大地心中的秘密总有人类猜不透的地方。彭祥华和工人们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青藏高原充沛的山体内蓄水,在爆破之后大量地涌流出来。这是隧道爆破最怕遇到的情况,一旦水势过大,泡软岩体,很可能就会出现塌方,这将导致已经完成的隧道爆破工作量完全报废,影响到整个线路的工期。

(1)为什么说洞口排险清爆必须要胆大心细?(2分)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3)结合选文概括彭祥华的工匠精神。(3分)

五、诗词鉴赏(8分)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1~3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作者是如何描绘赤壁风景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2.“千古风流人物”与“一时多少豪杰”的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3.词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六、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六国论》,完成1~4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第四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致灭亡。

C.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D.文章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七、应用文写作(10分)

高三(2)班的李明准备出墙报,需向学校总务处领6张白纸,3盒颜料,2盒粉笔。

请你以李明的名义向总务处写一张领条。

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语言得体;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八、作文(25分)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不同年龄的人群也有不同的“范儿”,校园里正值青春的少男少女们,你们的“青春范儿”是怎样的呢?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810500520369

猜你喜欢

范儿隧道
什么是范儿
什么是范儿
盘点冬奥会的“科技范儿”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抓准风格 古着穿出范儿
最长隧道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进击,时空隧道!
黄皮肤也能穿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