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 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

2022-03-09蓝草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指南心理健康

蓝草

其實,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培养、激励他们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自信心尤为重要,于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全社会要鼓励、帮助每一个家庭适时调整教育途径和方法,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因此,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重点从解决心理问题逐步转变成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最大限度预防、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更好地引导、帮助他们成长。

深刻理解: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要义

《指南》主要涉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5大领域及30个核心要点。其中,5大领域之一就是心理健康,其核心要点包括:社交与社会适应;情绪与行为调控;心理问题与援助支持。至此,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在其他4大领域对应的27个核心要点中,青春期心理、青春期性健康、性侵害预防、珍爱生命等皆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

《指南》针对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领域明确: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的关键时期,应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保持积极心理状态,了解并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增强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主动化解困扰,增强抗挫折能力,提升幸福感。

在对青少年逐级深入,教育他们深刻理解生命安全意义与价值方面,《指南》对不同学段的教育进度与具体内容进行了要求。小学阶段要通过基本知识介绍、具体技能训练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生命与生长发育知识,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掌握自我保护、求助、避险与逃生的基本技能等内容;初中阶段则注重讲解原理和机制,深化学生认识,强化健康行为养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理解原理与规律,培养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高中阶段主要强调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意义,以及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的意义与价值。

积极引导:提高青少年健康心理认知

教育部发布的《指南》,是按照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增强“安全为本”意识和能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有机融入学科等基本原则而制定的。《指南》提出,力求中小学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布局安排更加系统、科学,内容更具针对性、适宜性、实用性。还提出,中小学课程教材要在有效增强学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意识、提高心理社会能力、养成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得以显著提升,为中小学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和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家长和社会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在教育青少年发展健康人生的过程中,应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健康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开展智力体能训练,适时进行情感教育、性格矫治教育和耐挫折能力的培养;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的指导、渗透性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我保护意识发展,健全和完善学生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深化他们对生命与健康的理解。

众所周知,健康是指一个人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的人才会有益于家庭、学校和工作,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因此,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以及适应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基于此,学校、家长和社会要培养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时刻保持身体健康、心灵健康、道德健康等,促进他们智力正常发育、情绪乐观向上、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价值观念正确,紧跟时代发展节奏,谱写人生美好乐章,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时刻把握住生命健康教育始终是精神成长的过程,引导青少年从小就建构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通过强化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形成完整的体系。这种教育不是功利性的,而是纯粹地为了让青少年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别人的生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要高度认识这种教育不只是学校的教育,也应该是家庭的教育,还应该是全社会的教育和良好氛围。而这种教育的重要意义,事实上所培植的更是国家发展的元气。所以说,对青少年加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其意义十分重大。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珍爱生命,确保健康,必须从自身做起!因此,作为学校、家长和社会,应以创新的适合国情的生命教育为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为手段,激发青少年以内在动力爱护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加心理弹性和求助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一生的生命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重实践:助力青少年心理素质提升

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变大,因此对人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想有上升的空间、渠道,而是否能达到成功彼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样需要从小开始培养。近年来,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不断增多,由考试焦虑、社交恐惧、人际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等导致的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等事件时常出现,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指南心理健康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探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解决策略
高职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探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