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

2022-03-09袁玉果刘海峰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替吉奥

袁玉果 刘海峰

【摘要】  目的  探究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5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性别、年龄匹配均衡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客观有效率、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灶体积变化、生活质量。结果  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客观有效率(总缓解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85.33%,高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灶体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角色、情感角色、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需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  替吉奥;立体定向放射;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05--04

大部分消化道肿瘤晚期患者都存在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食欲下降、腹胀和腰背部放射性疼痛。随着肿瘤进一步发展,患者症状会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传统中主要采用全身化疗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全身化疗不良反应比较大,对患者的身体机能会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中对于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对患者全身状况的不良影响。与全身化疗方法相比,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要少。但是,单纯的化疗所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有限。近些年,替吉奥在消化道肿瘤疾病中应用比较广泛。本研究采用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晚期腹部淋巴結转移患者,探讨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5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为原发疾病,均有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学诊断;②所有患者经临床影像学诊断和/或病理学诊断,证实为腹部淋巴结转移。排除标准:①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②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患者;③严重黄疸患者;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依据组间性别、年龄匹配均衡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1.06±1.96岁。观察组男39例,女36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2.63±1.8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同意,且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表示自愿参加。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替吉奥用法用量为每天2次,每次50mg,连续治疗2周,间隔1周再重复使用,3周为1个治疗疗程;放射治疗时要求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负压真空垫固定患者胸腔和腹部,CT增强扫描,确定患者病变位置,并由主管医生勾画靶区,采用陀螺刀(GMX-Ⅰ型)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靶区周边剂量,50%~60%等剂量曲线,每次3.0~3.5Gy,10~15次,每周5次。

1.2.2  对照组  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体放射治疗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选择WHO的治疗效果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临床有效;无变化稳定和进展为临床无效。总有效率(缓解率)=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治疗例数×100%。

(2)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灶体积变化。

(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75(SF-75)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其中包括躯体角色、情感角色、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睡眠质量,每项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缓解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下降、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白细胞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病灶体积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灶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灶体积均明显见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角色、情感角色、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比较高,而采用放射治疗敏感性比较低,需要大剂量才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由于腹部及其周边包含许多重要器官、组织,如肝、肾、胃、脊髓、肠道等,这些器官和组织对于放射治疗耐受性较低,因此在采用放射治疗的时候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1]。腹腔存在丰富的淋巴结,是肿瘤患者常见的淋巴结转移部位,患者常常表现为难以忍受的疼痛。由于淋巴结血液不丰富,单纯采用药物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且由于多数患者转移范围比较广,常常临近重要组织,导致放射治疗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消化道肿瘤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在确诊之后,绝大多数已经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临床中对于该病主要采取放疗或化疗方法进行治疗[2]。有研究表明,通过对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完全缓解率为32.7%,部分缓解率为49.5%,总客观缓解率为82.2%,因此认为采用放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可以提高靶区照射剂量,减少射线对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降低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为靶区增量创造了条件。临床中主要对以下情景会选择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①患者肿瘤位于复杂解剖部位;②常规放射治疗剂量无法控制肿瘤发展;③小体积肿瘤,但是需要高剂量照射;④患者肿瘤部位临近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与传统放射治疗方法相比,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良反应比较小,治疗效果比较高,患者接受度较高[3]。但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属于局部治疗手段,其治疗范围仍然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才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外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在临床中需要全面分析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有效方法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如何合理选择有效治疗方法,仍然是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难题。近些年,随着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通过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能够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的不良影响,缓解患者的病症,有效控制患者病情[4-5]。由于腹腔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很难被患者察觉。而传统中主要采用放疗和化疗方法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患者腹腔淋巴结周围肠道组织和身体器官对放射线的耐受性比较差,而高剂量的放射治疗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比较大,从而限制了放射治疗的选择,影响治疗效果。由于大多數患者都接受过手术、化疗、免疫治疗和其他抗肿瘤治疗方法,且患者病情发展为晚期,身体状况较差。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控制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仍然是医学界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而通过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新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射线剂量对正常组织的影响,提高靶区受到适形高剂量照射[6]。而且由于这种治疗技术治疗周期短,效果可靠,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很容易被患者接受。近些年,临床中研发了很多新型抗癌药物,包括替吉奥、卡培他宾等,这些药物均可用于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且治疗效果较好[7]。替吉奥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且对骨髓和消化道毒性较低,患者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尤其适用于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替吉奥胶囊是一种复方制剂,该药物主要成分包括奥替拉西钾、吉美嘧啶、替加氟。其中,替加氟作为一种衍生物,能够在人体内转化为5-Fu,而奥替拉西钾和吉美嘧啶是两种生化调节剂,能够有效抑制5-Fu的分解,达到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能够有效维持5-Fu在肿瘤组织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到增强抗肿瘤活性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5-Fu引起的不良反应。这两种药物能够提高药物抗癌活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目前在英美国家替吉奥胶囊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日本晚期胃癌患者的化疗超过80%以上采用替吉奥胶囊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达到43.7%[8]。替吉奥不良反应较轻,不失为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较好的口服化疗药物的选择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灶体积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躯体角色、情感角色、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针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治疗效果较好,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治疗期间相比于单纯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良反应较高,因此需要予以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缓解,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综上所述,针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不良反应的增加,在治疗期间需要予以重视。

4  参考文献

[1] 陈坚,徐周敏,邱书珺,等.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6, 28(4):4.

[2] 赵宪芝,陆海迪,朱晓斐.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不同治疗顺序对高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8,18(6):6.

[3] 何志杰,张涛,王能超,等.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24):3.

[4] 王剑峰,何牧卿,林燕,等.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2.

[5] 武海松,朱宏宇,袁野,等.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6,11(27):2.

[6] 史萌萌,曹晓菲.卡培他滨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有效率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2018(11):39-40.

[7] 周艳.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2.

[8] 侯建峰,任铁军,刘畅,等.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8):3.

[2022-01-17收稿]

1198500520334

猜你喜欢

淋巴结转移替吉奥
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规律及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替吉奥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与预后因素分析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图像引导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疗效评价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T1期外周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根治的相关性研究
常规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替吉奥联合同步调强放疗治疗未手术食管癌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