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海县小麦产业化生产探讨

2022-03-08陈晓玲王善荣马玉如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滨海县强筋播种期

陈晓玲 王善荣 曹 露 马玉如

(滨海县农业干部学校,江苏滨海 224500)

小麦是滨海县五大农作物之一,全县常年小麦播种面积5.7万hm2,小麦种植区域为黄淮海南片冬麦区的淮北片区。滨海县域范围内小麦生产的气候、土壤、水利等环境因素存在明显差异。首先,滨海地处淮河入海口的黄海之滨,为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度间气象因素差异明显,气候对小麦生产年度间影响较大。其次,滨海县种植小麦前茬收获时差大,小麦播种期从10月上旬直至12月底。再次,滨海区域内土壤质地类型多,滨海虽为滨海平原,但海拔高度差异大、地下水位差距大。以上多种因素对小麦生产、小麦品质影响明显,滨海县范围内不同区域小麦生产技术路线存在明显差异。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倒逼小麦生产品质专业化,在小麦产业链中必须品种专业化、种植区域化、管理标准化、流通市场化,从而使小麦种植以及生产的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优质小麦产业链。笔者根据滨海县各区域的气候特点、土壤质地、水利水文等因素进行区域定位,在实施科技入户、专业农民培训项目中,探索和实践滨海县小麦产业化生产路线方案,以期实现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三品一标”向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生产的“三品一标”转换,提高滨海县小麦生产效益[1]。

1 试验方案制定

滨海县玉米、大豆等旱茬作物面积常年稳定在1.0万~1.4万 hm2,播种期在 10月 5—25日,播种量在180~300 kg/hm2;水稻茬面积常年在4.3万~4.7万hm2,播种期在11月5—30日,播种量在300~480 kg/hm2。实施科技入户项目,选择全县5个不同小麦生态区的30个科技示范户,每户种植面积20 hm2以上,每户采用“五个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耕种模式、统一肥水管理模式、统一病虫防治模式、统一单品种收贮。一是品种选用。采用试验示范与调查相融合的方案,选用生产市场上主推的优质强筋半冬性小麦品种华伟305、优质强筋春性小麦品种镇麦12、优质弱筋小麦宁麦13、优质中筋半冬性小麦品种徐麦35。二是耕种模式。旱茬播种期在10月15—20日,播种量225 kg/hm2,机条播;稻茬播种期在11月5—10日,播种量337.5 kg/hm2,机条播。三是肥水管理。基肥施用45%复合肥(15-15-15)375 kg/hm2+尿素 150 kg/hm2,控制苗肥、腊肥施用(因苗、因害查补施),2月20—25日施用返青肥尿素150 kg/hm2,拔节期施用拔节孕穗肥40%复合肥(25-5-10)225 kg/hm2。 四是统一标准取样、调查、考察、检测[2]。

2 细化区划方案,探索优势品质区

滨海县地处废黄河下游,西北部以中山河为界,南部以射阳河为界,中部有苏北灌溉总渠和废黄河,东临黄海,全部为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滨海县地形皆为平原,总体上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废黄河夺淮以后,携带的泥沙经海潮、风浪作用而沉积,从废黄河老堆向南,地势逐渐倾斜。全县分为高亢地、次高地和低洼圩区3种类型,总的地貌可以分为海相沉积沙冈古土壤区、废黄河沿岸高滩地区、黄泛坡地区、渠南水网地区、翻身河低洼地区。小麦种植区域细化为5个区域(表1),5个区域土壤质地、海拔高度、地下水位、渄灌体系等存在显著差异,在多年小麦生产品质检测上表现显著差异。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分析研判,根据5个区域特点,渠南射阳下游平田区、滨临樊淤土冲积区小麦种植上茬均为稻茬晚播区,土壤质地偏黏性、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肥沃,利于后期灌浆,确立品质优势区为强筋麦区;沿海沙土区小麦种植上茬均为稻茬晚播区,土壤质地盐性沙土,土壤肥力中等,保肥保水偏差,不利于后期籽粒蛋白质增加,确立品质优势区为弱筋麦区;渠北沿渠区及废黄河下游沙土区为旱茬与稻茬间隙区,土壤质地以两合土、花碱土为主,肥力中等,早晚播种期长,保肥保水一般,确立品质优势区为中筋麦区[3]。

表1 滨海县小麦优势区域区划

3 调优品质优势区域品种,实施配套栽培技术

滨海县由于小麦品质优势区差异显著,通过3年项目实施,对科技入户项目种植户实施跟踪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定点考察苗情、规范取样检测品质,从品种选用、播种阶段技术方案、配套管理技术方案进一步调优细化。首先,调优品质优势区品种,通过品种引进、筛选、评比,适宜稻茬晚播春性强筋品种以选用镇麦12、镇麦10为主;适宜旱茬、稻茬早播及晚播选用半冬性强筋品种华伟305、瑞华麦520,适宜稻茬晚播选用春性弱筋品种宁麦13;适宜旱茬、稻茬早播及晚播选用半冬性中筋品种徐麦35、淮麦35、淮麦46等。其次,根据优势区域品种特性,强筋麦品种栽培配套氮肥后移技术、弱筋麦品种栽培配套氮肥前移技术、中筋麦品种栽培配套平衡施用技术等,推广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调优优势区域优良品种配套技术的技术方案。由表2可以看出,实施配套的生产技术,可实现小麦绿色优质高产高效[4-5]。

表2 滨海县科技示范户小麦产量

4 优质品质细化管理,明确市场定位

优良品种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小麦,品质优良的小麦籽粒应分类收贮,进入市场后才能实现优质优价,获得小麦相关优质食品。

不同区域相同、不同的栽培模式,生产的小麦籽粒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渠南射阳下游平田区春性红麦弱筋品种宁麦13、扬麦20等种植面积比例占35%;镇麦12等种植面积比例占30%;弱春性、半冬性中强筋品种徐麦35、淮麦30、华伟35等种植面积比例占35%。由表3可知,整体蛋白质、湿面筋含量都达到中强筋标准。因此,该区域不适宜种植弱筋品种,为强筋优势区域。通过该项目实施引导,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同样,表3结果表明,废黄河下游沙土区、沿海沙土沉积垦区这2个区域不适宜种植强筋品种,为中筋或弱筋优势区域。滨临樊淤土冲积区为强筋优势区域。因此,优势区域选用适宜品种,实施配套栽培技术,才能获得优良的品质。小麦实施产业化生产,从播种到成熟、收贮、加工实施全产业链精准管理,才能实现高效益。企业+科技户+配套技术,通过系统对接,实现全链产业化。

表3 滨海县5个小麦产区品质示范基地检测结果

5 结语

示范实施结果表明,小麦生产全产业链实施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一是区域定位,二是品种选用,三是配套技术,四是产销对接,五是品质检测,六是分类收贮加工。全过程跟踪溯源,在前期环境和技术基础上精准生产,加之中期分类精准检测,为后期加工优质食品精准产业化提供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优质的食品品质。

猜你喜欢

滨海县强筋播种期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读迷作品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捉龙虾
滨海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