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呈坎下屋古建筑群空间结构组织研究

2022-03-07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厅堂次序建筑群

文/张 逸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郑先友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副教授(通讯作者)

引言

下屋是呈坎建筑中为数不多的建筑群,原是五幢三间三进三层民居并联在一起而成,后其中一幢被损毁,现今还保留其中四幢。四幢建筑相互并联,内部空间相互渗透,紧紧联系在一起,其空间结构较为复杂。为了更清楚、直观地分析其空间结构组织,文章借用结构主义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经过长时间对数学结构的研究,让·皮亚杰(瑞士儿童心理学家)总结出三种关于结构的原型。这三种被认为是再也无法进行合并的。其一是“代数结构”;其二为“次序结构”;其三为“拓扑结构”。此三种结构的出现,总结出种种复杂的数学结构可以归纳为三种关系,既:组合排列、次序、邻接与连续,相当于从整体的构成要素间的排列组合的共时性、历时性、拓扑性三个方面对数学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其同样可以运用在分析呈坎建筑群空间中,反映在空间中表现为建筑空间构成要素的构成、先后次序、空间之间的连接关系。文章就此三种关系针对呈坎下屋建筑群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1 空间结构构成关系

呈坎下屋建筑群空间呈现出逐级构成、层层递进的构成关系,由组成建筑空间的最小的“间”为始,由建筑中不同大小、不同要素构成的“间”组合进而形成基本合院空间,再由合院空间的层层叠加、纵向串联组构为建筑单体,最后建筑群体是由建筑单体与单体之间经过横向性的拓延并联而成。

1.1 以厅堂为中心的“间”空间

其最基本的“间”在形式上是固定的,并且呈现出以厅堂为中心的态势,下屋空间中“间”的大小是变化不定的,大大小小数十个天井,长宽比例各不相同(图1)。

图1 下屋空间结构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 以井堂空间为基础的合院空间

下屋建筑以“间”为基本空间,以三间为一组,以厅堂、天井为中心组合而形成基本的合院空间。其开间为8~12m,进深7.5~11m。其包括有两种合院形式,即:四合院、三合院。四合院既为四面由屋面围合而成,三合院既为三面屋面和一面墙体共同围合而成。

1.3 合院纵向串联形成的建筑单体空间

由合院空间的层层叠加、纵向串联组构为建筑单体空间。下屋大大小小数十进,每一进结构基本相同,但保持着严整的等级序列。每个合院空间沿着中轴线逐步依次纵向串联,层层递进,随着进深的增加,建筑合院空间的私密性越强,因而呈现出建筑庭院深深之感。

1.4 单体横向并联形成的建筑群体共生空间

通过建筑单体横向的并联组织形成建筑群体共生空间,下屋建筑空间在横向上层层扩展,不断地向周围扩张。

2 空间结构次序关系

下屋建筑群体空间中,不仅仅存在空间逐渐由小到大的层次构成,也存在空间的先后位序、主从重心之别的次序。而其空间之所以出现如此不同的差别,源于组构空间各个元素之间的差别。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组织空间中因各要素的顺序不同而呈现出空间的先后关系;组织空间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排列方式所形成的空间流线序列。

2.1 空间次序先后关系

下屋建筑群通过基本的“合院”多重叠加组合而成,这个基本单元便是空间“序”的起始。合院中虚实的对比、空间的收放奠定了空间的基础,合院在此基础上,沿着纵向依次串联,构成了建筑单体的空间之序。建筑由:入口-天井-前厅(会客)-天井-中厅(起居)-天井-后厅(杂务),这样的先后次序、顺序排列构成了建筑单体由公共开放至空间逐渐私密的过渡,空间之中泾渭分明、主从有别、秩序井然、等级明晰。

2.2 空间次序流线关系

如下屋一般的建筑群空间在呈坎民居中是较为少见的,往往只有家大业大之户方才如此,几幢建筑同时并联在一起,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组合了万千变化,大大小小的空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不同于一般民居的空间体验。在这样的空间中,观者可以同时感知到两个或者更多的空间,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任一空间都不是单一存在的(图2)。

图2 下屋建筑群空间流线序列(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其内部由于多重空间的相互联系、渗透,尽管在距离上并没有多远,但给人的视觉体验却是仿佛被无限地拉伸了,呈现出深远、悠长的感受。伴随着不断行进的过程,观者一边体验着眼前的空间,一边抱有对下一处空间的期待,而等到了下一进空间,又似乎留恋起对前一处空间的体验。在不同空间中的体验不断地糅合在了一起,融汇成对于空间的整体的连续性的体验。

3 空间结构拓扑关系

呈坎下屋建筑群空间结构组织较为复杂,借此介入空间句法来研究其空间结构的关系,描述空间与空间的关系。

3.1 构型与关系图解

为了解决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使之呈现出简洁明了的空间关系图,空间句法在对空间进行了定量分析后,引入了空间关系图解与空间构型。构型也就是当建筑平面在经过一系列变形变化后,仍然能够保持其本质性质不变。而关系图解则是被用来描述空间与空间之间不变的关系。

下屋建筑群平面图,包含了入口、天井、厅堂、檐下、楼梯、厨房、院落等7 种基本空间。在此基础上,将之划分为一个个凸空间,用直线相连,绘制成如下下屋空间关系拓扑解构图(图3)。

图3 下屋建筑群空间关系拓扑解构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 空间结构的句法模型

经在上述步骤后,经过拓扑关系的转换,得到53个凸空间。为了方便显示,将其按数字1~53进行编号。第一号空间称之为a1,第二号空间为a2,由此类推,分别计算呈坎下屋建筑群空间中的整合度、连接度、空间深度(图4)。

图4 下屋建筑群空间整合度、连接度、空间深度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经过计算,统计下屋建筑群空间的各个空间整合度、选择度、空间深度值如(表1)。

表1 下屋建筑群空间整合度、选择度、空间深度值(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结合上述统计的计算结果分析,厅堂空间在下屋建筑群空间中,其整合度的平均值为0.696,可以看出在下屋建筑群中为最高,这说明厅堂在下屋整体空间中的可达性最强。厅堂空间的选择度为0.310,在下屋空间中仅次于天井空间,位列第二,说明其虽然有着较为明显的交通性,但是与天井对比,该空间并不是最主要的联系各空间的枢纽。厅堂空间的整合度的排列次序高于其选择度的排列次序,其空间的整合度高于选择度,也就是其空间的可达性超过其交通性。这也反映出厅堂空间是作为下屋建筑空间中序列起承转合的“合”的存在,人们行进在其中,最终汇聚到厅堂空间中,是建筑空间中序列的终点,也是建筑“核心”的存在。而从建筑自身的功能上来看,厅堂作为下屋建筑的主要生活单元,其与厢房、天井、檐廊、楼梯等共同组构成以厅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态势。

依据上述的计算结果统计分析,天井空间在下屋中的整合度仅次于厅堂空间,而其自身的连接度与选择度都为所有基本空间中最高。因而,天井空间的交通性要高于其自身的可达性。这便显示出天井空间并不是作为统领空间的核心存在,而是起着联系其余空间的作用,作为过渡性质的空间。建筑由外至内,联系着作为起始的入口空间,两侧连接着通往二层的楼梯空间,往内承接着厅堂与两侧的厢房空间,由此可见,建筑中的各种空间由天井空间作为链接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生态的整体。

结语

通过带入结构主义理论,对下屋建筑群的构成、次序、拓扑关系进行研究,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其空间各个层面的一般规律:

(1)由小到大,由简至繁,逐级而上的空间结构构成关系

下屋建筑群空间由数十个天井、厅堂、厢房等空间组构而成,其空间较之于单体建筑复杂得多,但仍呈现出构成整体的一定规律。空间由基本的“间”到合院再到建筑单体,建筑群体呈现出依次扩大、逐级构成的关系。

(2)开合不断转换,循环往复的空间组织次序

下屋建筑空间中,随着合院的依次扩展,空间随之不断地收放,虚实不断转换。大大小小数十处空间既相分隔又相联通,组合成空间中的万千变化。行进在其间,步移景异,观者可以同时感知到两个或者更多的空间,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任一空间都不是单一存在的,宛若迷宫般,从空间中的一处到另一处,从此空间到彼空间,各个空间不尽相同,视觉体验极为丰富。

(3)厅堂为中心,天井为连接的空间抽象关系

通过对下屋建筑群的句法解析,解析其空间抽象的拓扑关系,反映其空间存在以厅堂为中心的“核心区域”,以天井作为各个空间连接的抽象关系。

猜你喜欢

厅堂次序建筑群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秋夜(1)
厅堂与旧居
次序统计量概率分布近似计算
探秘布列斯特要塞建筑群
新堡庙古建筑群考察记
登堂入室
浅谈阿尔寨石窟壁画艺术
生日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