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导师制在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中的应用

2022-03-07杜尚珂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专科生双导师制实习教学

杜尚珂

摘  要:目的  为提高高职检验专科生的实习效果,本研究将双导师制应用于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旨在分析双导师制在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河南护理职业学院80名高职检验专科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掷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学员接受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观察组学员接受双导师制实习模式,两组均实习1年,比较两组专科生的实习效果。结果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学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以及独立学习能力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导师制应用于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能显著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学习积极性以及独立学习能力等,提高学员的学习成绩,值得应用。

关键词:双导师制;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4-0015-02

医院实习是高职检验专科生走向临床工作的必经阶段,是提高高职检验学员实践技能、培养学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关键时期,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临床、走向社会的重要时期[1]。然而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扩招,高职检验学员的数量逐渐增加,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因带教老师差异较大,学员难以得到系统的职业培训,使得學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降低,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检验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已成为高职院校值得思考的问题[2]。“双导师制”是指由全程导师与专业导师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实习教学模式,本研究将双导师制实习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旨在探讨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河南护理职业学院80名高职检验专科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掷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19名,女21名;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46±0.63)岁。观察组中,男21名,女19名;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1.37±0.63)岁。两组学员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不配合本研究者等。

1.3  方法

对照组实习生进入科室后,不指定带教老师,由实习科室安排带教老师,每位带教老师带领10名实习生,实习生每天跟随带教老师进行查房、学习,完成日常工作。

观察组实习生进入科室后,由科室指定青年骨干医师担任实习生的全程导师,负责实习生的实习全过程。全程导师首先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临床检验岗位的各项工作,让学员通过观摩教学、专业讲座、讨论会等方式熟练掌握培训内容,并进行实践技能操作,同时积极组织学员座谈会、案例讨论会等,让学员对实习工作中的难题进行充分讨论,培养学员独立学习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实习生在各专业组中指定一名专业导师,负责实习生在本专业组的实习学习。实习期间除日常工作外,专业导师根据实习生学习情况,定期举行专业讲座或讨论会,让实习生们在讨论会上畅所欲言,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实习生的实践技能,让实习生在实习中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专业导师积极与实习生沟通,对实习生进行系统培训,解答他们的问题,并定期制订考核计划,提高实习生的学习能力,专业导师培养学员实践技能的同时还需积极培养实习生的职业素养、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敬业精神,将学员培养成有职业能力、有职业道德、有职业素养、有敬业精神的“四有”人才。而全程导师则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制订实施实习计划,积极与专业导师对接,充分了解实习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1.4  观察指标

实习结束后,对学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进行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主要以考卷为主,而实践技能考核则以实践操作为主,两项满分均为100分,80分以上为优,70~79分为良,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差。实习总优良率=(优+良+合格)例数/总例数×100%。

实习结束后,采用河南护理职业学院自制的调查问卷,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如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学习兴趣、独立学习能力、实践技能掌握能力等。每项50分,得分越高提示学员学习成效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员实习总优良率比较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学员的实习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972,P<0.05)。见表1。

2.2  两组学员学习成绩比较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学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学员学习情况比较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学习兴趣、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实践技能掌握能力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传统实习教学模式是学员进入科室后,无固定带教老师,谁方便谁带教,由于无固定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的资质参差不齐,导致学员难以得到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进而导致学员学习成绩差,加之带教老师不制订相关考核机制,无激励机制,使得学员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受到影响[3]。鉴于此,本研究将双导师制实习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检验实习教学中。

双导师制是一种适合在职业实习培训的导师聘用模式[4]。从学员进入科室起,指定科室青年骨干医师来担任全程导师,全面负责实习生的实习教学工作,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制订实习计划,监督实习计划的实施,同时充分掌握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帮助实习生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上的难题,培养实习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而专业导师是在各专业组中指定,主要负责实习生的专业实习带教,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对实习生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积极与全程导师沟通,积极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职业素养[5]。

双导师制属于一种“师带徒”的培养方式,它弥补了传统实习生依靠学生自觉而无人辅导的缺点,在双导师的教育下,实习生学会基础的职业操守,学会实践技能的操作,学会与患者沟通,从而锻炼实习生的动手及人际交往能力[6]。专业导师的教导与全程导师的系统指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以及专业技术能力。

在全程导师的选择上,首先要求导师具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品行端正、医德高尚等条件,只有品行端正、爱岗敬业、医德高尚的人才会对学员形成正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实习带教工作十分繁复,加之实习生多为青春期,无社会阅历、无临床经验,这就要求导师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实习生予以帮助。另外在专业导师选择上,专业导师既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有上进心,善于与人沟通,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总之,双导师制应用于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中,即可提升实习生的职业技能水准,又对实习带教导师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更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麻慧磊,王静,刘芳.“双导师制”在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中的探索与思考[J].中华醫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8):805-808.

[2]王燕梅.高职院校毕业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 37(2):108-110.

[3]沈春华,乔瑶,季明.“问题引导式、导师制、双向选择”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 17(18):150-152.

[4]杨瑾,聂继盛,杨利军,等.双导师制在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7):532-534.

[5]姚慧娇,王华,吴佳铭,等.双导师制与超星泛雅平台辅助教学对高职助产专业实习生产科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34):4341-4343.

[6]周一心,隋海宇,孙译维,等.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医院校卫管专业本科带教实践探索——以“双导师制”为基础[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8):210-214.

猜你喜欢

专科生双导师制实习教学
浅谈钳工实习的发展与提高
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高等院校医学生信息道德认知调查与分析
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技能大赛背景下的数控铣床实习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