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拼读教学探究

2022-03-07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

英语学习 2022年2期
关键词:自然拼读阅读教学

摘  要:本文分析了二语/外语环境下,拼读教学应包含音素意识、语音意识与拼读能力的意义与内涵,结合教师对拼读教学的态度、教学实践状况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拼读教学应遵循以意义探究为主线,音、形、义整体教学的原则,并总结了拼读教学实施流程,通过拼读教学与阅读教学融合的案例,具体展示如何将拼读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关键词:自然拼读;拼读教学;阅读教学

引言

随着英语阅读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影响不断扩大,拼读也逐渐走入中小学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语音学习和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的新热点。然而,由于以英语为外语的儿童缺乏前听说能力和前阅读经历,且在缺乏语境的情境下學习拼读,教师不能完全照搬母语国家拼读教学的方法和经验。本文将系统梳理拼读及拼读教学,以期厘清对拼读的认识,掌握拼读的教学方法,有机衔接拼读与阅读、拼读与读写。

拼读教学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拼读教学的目的是教授单词,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即帮助学生提升单词识别和单词拼写能力。但拼读教学的意义不止于此。首先,拼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量研究表明,拼读对于儿童学习英文阅读至关重要(Bryant & Bradley, 1985; Tunmer & Nesdale, 1985; Bowey & Patel, 1988; Bentin & Leshem, 1993; Brady & Shankweiler, 1991),拼读有助于阅读的习得(Bald, 2014; Kilpatricle et al., 2019; Taylor, 2012)。有84%的英语词汇符合拼读规则,有规律可循,这是儿童成为流畅阅读者的基础;拼读学习对儿童的早期阅读表现有促进作用(ILA, 2019)。其次,拼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拼写。Rudisell(1957)指出拼读知识与技能在拼写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证明,拼读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写作能力(Lewis & Ellis, 2006)。此外,拼读对二语学习者也有不  可或缺的作用。相比于母语是表音文字的儿童,母语是表意文字的儿童对字形和词汇线索更敏感(Wang, Koda & Perfetti, 2003)。拼读可以帮助二语习得者掌握音素意识,提高解码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Shanahan & Beck, 2006; Jamaludin et al., 2016)。因此,拼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阅读和写作。

拼读定义与特征

国外学者主要从字母与声音的对应关系和阅读教学方法两种角度对拼读进行定义,如拼读是指在字母拼法中强调字母和声音对应的一种方法,是关于口语中的语音信息(Duckett, 2010);拼读常用于阅读教学,孩子们学习字母表中的字母所代表的声音,然后试着通过一个一个声音来拼读新的或不熟悉的单词。并且,拼读不仅仅是一种教阅读的方法,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Groff, 1989; Yopp & Yopp, 2000; Heilman, 1985)。

而国内研究者倾向于从更综合的角度看待拼读。以英语为外语的儿童,在接触英语之前既没有听说的积累,也没有阅读的经历,听、说、认读和写的能力都不具备,如果在缺乏语境的情境下认读字母,练习发音,寻找字母发音的规律,即使能根据规律拼读单词,也很可能不知道其意义。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阅读,王蔷(2020)指出,均衡英语读写素养发展模式下的拼读应包含音素意识、语音意识与拼读能力三个要素。

此外,拼读技能属于有限发展技能(Constrained Skills)(Fisher, Frey & Akhavan, 2020),这些技能可被完全掌握,并且在被掌握后不会再继续发展。研究也发现,在母语国家,当学生的听力词汇大于阅读词汇时,学会拼读能够加速他们对词汇的理解。但是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词汇大于听力词汇,单纯的掌握词汇发音无助于阅读理解。同理,二语环境中单纯教授发音也不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词义,无助于理解文本。

因此,将英语作为二语的教师除了需要看到拼读中音形对应关系的规则,还要看到作为规则学习基础的音素意识与语音意识,更要看到,音、形、义三者需要整体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文本解码。

国内拼读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的拼读教学主要基于三类文本:拼读绘本,如《大猫自然拼读》;拼读教材,如《丽声快乐自然拼读教程(Jolly Phonics)》;各版本英语教科书中的语音板块。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对21个省级行政区的英语教师开展问卷调研,结果显示,使用英语教科书中的语音板块进行拼读教学的教师远远多于使用拼读绘本和拼读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达到了 56.60%。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拼读教学可以划分为三种状态:

1. 在拼读教学时只讲授拼读规则和做相关训练。教师意识到教授拼读音形对应规则的重要性,着重讲解规则并利用真假词训练学生对规则的掌握。但如果过于强调拼读规则,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反而带来负面影响。

2. 拼读教学以拼读规则教学为中心,加入词义学习。教师已经意识到音、形、义同步学习的重要性,一般会在规则训练之后,通过图文匹配等活动,增加单词词义的学习。但是,词义的学习仍然缺乏合适的语境,缺乏有意义、有联系的输入,导致学生在真正阅读时,不能有效利用规则,解码单词。

3. 将拼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中通过绘本或拼读文本创设语境。拼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在阅读前、阅读中或阅读后学习、渗透、总结、运用拼读技能或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目前很多教师依旧处于第一、第二种状态,其拼读教学缺乏合适的语境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需要更系统和专业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方面的指导,切实解决在课堂实操方面的困难。

拼读教学原则

作为二语儿童,如果缺少前听说经历和词汇的积累,就无法在单词的音、形与意义之间建立关联,教师也难以帮助他们开展真正的阅读。拼读学习应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为学生提供积极的阅读体验,实现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重视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依托语境,通过整体识词、积累视觉词,逐步建立音、形、义三者的关联(王蔷,2020)。据此,拼读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拼读教学应遵循以意义探究为主线的原则。基于高质量、有意义的文本,创设读写素养均衡发展的真实语境,开展以意义探究为主线的设计。高质量的拼读绘本或拼读教材,其文本既主题丰富、图文并茂,又按照拼读知识体系逐级递进,这类文本既有助于学生应用所学的拼读技能,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的流利度,提高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ILA, 2019)。

其次,重视培养语音、音素意识,开展音、形、义整体教学。Shanahan(2006)指出,音素意识的培养可以在拼读教学前开展,也可以与拼读教学同步开展,当学生能够轻松地完全分割单词时,他们就成功地完成了音素意识的学习。而语音意识的范畴更广,其发展贯穿更久的学习过程。国内的拼读教学通常开始于小学阶段,拼读的准备阶段和起步阶段一般会合二为一,即拼读准备阶段的听说词汇积累、辨音和字母识别与起步阶段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刘宝胤等,2016)。Hodgson 等(2018)在调查时发现,对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孩子,需要强调文字理解。单词的掌握包含音、形、义三个要素的掌握,会读单词,会写单词,能理解单词的意思,此外,还需要能在恰当的语境中使用单词,这才是真正掌握了单词。所以拼读教学不仅仅是知道单词的发音、拼写及含义,而且是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识别或使用单词。

第三,拼读教学应遵循系统、显性的教学原则,注重拼读教学的顺序,开展系统、明确的拼读教学。英语有 44 个音素(单词中最小的声音单位),由字母表中的 26 个字母以多种组合表示。以有效的顺序教授语音将显著影响学生成功习得拼读知识和技能的速度(Groff & Patrick, 1989)。由于字母和声音的对应是任意的,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只任凭学生偶然性发现或推理,将会导致许多学生对拼读知识的学习速度太慢或根本就学不到(NSW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9)。显性的教学也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拼读规则并重复练习,而是需要整体统筹设计(Fisher, Frey & Akahavan, 2020)。

拼读教学流程及案例简析

1. 拼读教学流程

拼读教学不应是孤立的教学,而应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相融合。教师在阅读课或读写课的各个环节,渗透对学生音素意识的培養,带领学生感知、总结和发现规律,并利用学到的拼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码单词,实现流利的阅读。

根据《英语阅读素养与教学设计》(王蔷等,2021),基于教、学、评一体化,与阅读教学相融合的拼读教学目标和过程的设计可遵循如下流程(见下图)。

教师首先要明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英语阅读素养的目标,以及目前所教授的英语阅读课程和拼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带着目标选择合适的拼读绘本或拼读教材,并开展语篇研读,梳理文本的主要信息、主题意义、写作目的、拼读知识点等。然后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拼读学习的基础等内容,根据学情设计拼读、阅读或读写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图片环游、阅读圈等。在此过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拼读教学要重视为学生提供积极的阅读体验,为学生提供多种模仿、表演和运用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机会,为独立阅读做准备。在早期的拼读教学中,也可使用听觉、视觉和运动觉多感官参与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促进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Birsh, 2011)。最后还需要设计相关评价,确定学生目前的语音知识和技能水平。阅读过程中的观察是常用的方式,如听学生朗读、定期记录学生阅读时的错误等。常用的评价也包括拼读测评,通过科学的拼读测评,可以定期了解到每位学生的拼读水平以及班级整体的水平分布,这些测评数据可以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决策依据。形式上可以是纸笔评估或在线评估。

2. 拼读阅读教学融合的案例简析

在示范课Maggie Mouse(《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六级)的活动设计中,教师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有意识地铺垫了音素意识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课程设计先通过歌曲和提问,导入主题,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运用图片环游的方式,探究绘本故事的主题意义,逐步引导学生开展意义共建。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尽管教师没有专门讲授拼读知识,但一直在有意识地铺垫核心语音知识,帮助学生建构语音意识。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整跟读录音时,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指导。在师生共读韵文的活动中,通过共读,引导学生关注字母组合ou的发音。之后,让学生再次回到绘本找到相关发音的单词,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思维整理。在后面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符合所学发音规律的单词,内化语言及字母组合ou在单词中的发音。最后,教师让学生创编故事结尾并在其中运用含有相关音素的词汇,帮助学生实现了从学习到应用的迁移。

本课将拼读、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融合式的教学,形成了均衡的读写素养发展的课堂,而学生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发展了拼读能力,获得了音素意识,并在读写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和巩固。

结语

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对拼读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正确地教授拼读。教授拼读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拼读单词,更是为了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发展语言能力,建构文化意识,促进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拼读教学需要关注语境的创设和主题意义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不断把自然拼读知识内化为能力。

猜你喜欢

自然拼读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北美阅读战争对内地自然拼读教学的影响
初探绘本在自然拼读法中的使用
论借鉴自然拼读法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可行性
运用自然拼读法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拼”出规律 “读”出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