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人物角色的解读

2022-03-05刘蕴卓张悦娥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6期
关键词:班纳特奥斯丁达西

刘蕴卓 张悦娥

简·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民众爱戴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以女性作为主人公,主要描写的是英国中产阶级的人际关系和礼仪,以小说中的不同女性的婚恋观及对世俗礼教的蔑视,对女性平等地位维护为主要内容,语言风格风趣幽默,带有一定的讽刺艺术。简·奥斯丁的文学作品能够体现较为强烈的独立、平等的意识。《傲慢与偏见》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是伊丽莎白,她对待爱情和生活的态度正是简·奥斯丁想要表达的,与她本人的婚恋观相符。作者通过小说中五位女性对待爱情的态度,集中表现了当时女性对爱情的不同追求,从而折射出作者的爱情观:为了金钱和地位的结婚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为了结婚不考虑金钱和社会地位也是愚蠢的想法。

简·奥斯丁所向往的婚恋观是崇尚男女平等。她认为,理想的婚姻应该追求自由、尊重、理解,反对当时以金钱地位为交易的婚姻关系。她的作品幽默风趣,突出表现在言语行为上的反讽,在作品中以淑女绅士和太太们的对话为例,讽刺了当时社会中爱慕虚荣、金钱至上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通过描写不同女性对婚姻的态度,使她们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婚恋观,也预示着她们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结局。

一、《傲慢与偏见》内容梗概

《傲慢与偏见》主要讲述了班纳特先生的五个女儿在择偶方面的不同表现。小说的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中产阶级,她从小和她的家人生活在乡下,生活枯燥乏味。一天,热情好客的彬格莱先生来到了小镇上,成了班纳特一家的邻居,这对于一向致力于为女儿寻找有钱人家的单身汉的班纳特夫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情。达西先生的到来更是吸引了伊丽莎白的注意,两个人从互相见面的第一眼开始就被对方所吸引,但由于达西先生身上散发出的傲慢气息让伊丽莎白感到不自在,自尊和独立的思想迫使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有了偏见,两人每次见面都会互相讥讽,误会不断加深,好在最后两人放下固有的阶级观念,坦露心声,修成正果。本文以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的爱情为主线,通过他俩及其他几对对待爱情的态度上体现出伊丽莎白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观。

在简·奥斯丁生活的时代,对于英国上层阶级来说,婚姻是巩固权力和获取金钱的工具。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描绘了三种不同观念的婚姻。第一种是以柯林斯和夏洛特为代表的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婚姻,第二种是韦翰和丽迪亚为代表的建立在性欲望之上的婚姻,第三种则是以达西和伊丽莎白为代表的建立在优渥的经济基础上追求平等的婚姻。或许是出于自我补偿的心理,简·奥斯丁给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一个完美的婚姻,也给小说一个最完美的结局。

二、简·奥斯丁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

简·奥斯丁生活經历丰富,从小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她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出来的。简·奥斯丁是一位风趣幽默、才华横溢、谈吐文雅的女性作家。她在面对爱情时也是对美好的婚姻充满了向往之情,这些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往往是以传统大团圆式的结局作为收尾。她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以个性鲜明的女性作为主人公,以对话方式体现人际关系、情感体验、社交礼仪等各种生活琐事,对话中常伴有反讽、风趣的特点,非常的生活化,带有一定的喜剧效果,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很快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仿佛他们也置身其中。《傲慢与偏见》中简和伊丽莎白与她们的母亲班纳特夫人,以及她们的三个妹妹为人处世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也反映出她们的与众不同。简·奥斯丁笔下的女主人公有理智、有智慧、有能力,有自己的尊严和才华,有自己追求平等爱情的权利,这是当时文学作品的一大突破。她所写的《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等作品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三、《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人物形象分析

简·奥斯丁塑造的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非常经典,使人印象深刻。《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小姐的每次出场都很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总能给人带来惊喜。她是一位有思想、自信大方、有趣又善于表达自己的女性。她不屈服于权贵,与达西先生从刚开始相看两生厌到最后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从傲慢偏见到真情流露,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她敢于追求,敢爱敢恨的真性情。

(一)伊丽莎白的独立意识

1.个性突出,坚持自我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开篇就写到“家产万贯而又尚未婚配的男人一定需要一位贤内助,这是一条世界上尽人皆知的真理”,而伊丽莎白就是勇于打破这一现象的女性。班纳特先生一家居住的乡村要举行公共舞会,在那里,班纳特先生的五个女儿见到了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彬格莱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一位身材魁梧、英俊潇洒的年轻单身男性。他们的出现吸引了众多女性的注意力,仿佛他们身上散发着光芒。彬格莱的热情与达西的冷酷傲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达西说出自己不喜欢跟陌生人跳舞,尤其是在乡下的舞会上,并认为伊丽莎白只是一个土里土气的乡村姑娘,不够漂亮、不足以吸引他时,伊丽莎白毫不在乎他的想法。在伊丽莎白眼中,达西给她的第一印象是高傲自大,她并不喜欢。达西觉得伊丽莎白讲话很有特点、有意思,在不知不觉中被她所吸引,同时吸引他的还有伊丽莎白的一双迷人的眼睛,当他想邀请伊丽莎白跳舞并作进一步了解时却遭到了她的拒绝。金钱、权势、地位在伊丽莎白眼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她并不认为自己出身寒微,只是看不惯像达西这类富贵公子的高贵做派,她自始至终都在坚持自我,有主见,有自己独特的判断,个性突出。

2.遇事沉着,颇有想法

伊丽莎白向来是家中五个女儿里最有主见和想法的。伊丽莎白的姐姐简在受邀请去彬格莱先生的家里吃饭的路途中淋雨后感冒发烧了,班纳特夫人心里打着如意算盘—她感到很庆幸,很满意,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在彬格莱先生的家里住下来,显然遂了她的心愿。简要待在尼日斐养病直至康复,这样一来便能和彬格莱朝夕相处。班纳特夫人急切地想为女儿找一位如意女婿,而伊丽莎白在听到这一消息时第一反应是担忧姐姐的健康,她感到焦急。由于不善骑马,她步行五公里去尼日斐看望姐姐,到达时的她浑身泥泞、头发脏乱,这些她都不在意,当务之急是见到姐姐,她并不在意那些富家女孩儿如何对她评头论足。在彬格莱姐妹的眼中,她是一个粗鄙不堪、没有教养、不爱打扮的乡下女孩儿。伊丽莎白敢想敢做,遇事沉着冷静是她身上的闪光点,是她独立意识的体现。在那个女性意识淡薄的时代,伊丽莎白的这些特点难能可贵,虽然她没有高贵的出身,但在面对高高在上的达西、彬格莱姐妹时她也丝毫不畏惧、不去巴结,而是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当傲慢的达西将目光频繁地落在她身上时,她也并不在意,她从一开始对达西这种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行为感到厌恶,在与达西交谈时总是带有挑衅、讽刺的口吻。出身卑微是既定的事实,但这对于伊丽莎白来说影响不大,她仍然敢想敢做,没有自卑感,有的是对生活的热情及对自己的认可。从她身上散发出的不同于其他女性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吸引了达西,爱情的火种也就此在他心底扎根。

(二)伊丽莎白的婚姻观念

1.追求自由,敢于挑战

根据当时英国的法律,班纳特先生家里有五个女儿,但当他不幸离世时,他的女儿们是没有继承权的,而他的财产将会由他的远房侄子柯林斯继承。当柯林斯到访班纳特先生家时,提出他对姑娘们产生爱慕之情,并且愿意迎娶其中一位表妹来弥补她们因为他而失去的继承权。当他得知简不久后要订婚,便把目标转移到伊丽莎白身上。在面对柯林斯先生的求婚时,伊丽莎白明确地表示拒绝。在她看来,婚姻不是经济地位的附属品,而柯林斯的求婚完全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这完全不符合她的个性。她内心深处渴望的婚姻是以平等相待、互生情愫作为基础的,在没有找到她满意心仪的男子时,她不会贸然地接受任何富家子弟的求婚。小说中,为了表现凯瑟琳夫人的蛮横无理,在语言上也应用了反讽艺术,表达出作者对这类人的讽刺和不屑。在凯瑟琳夫人到访班纳特一家并讽刺伊丽莎白时,伊丽莎白的行为更能体现她的不畏权贵、有想法的一面。在面对凯瑟琳的威胁时,她说别人绝对没有权利干涉她的生活,也没有权利知道她的打算,即便对方是身份、社会地位高贵的妇人。伊丽莎白性格直率、敢于挑战,这种不卑不亢、不畏权贵的态度将她的独立自由平等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得她的形象更具独特的女性魅力。

2.爱憎分明,敢爱敢恨

《傲慢与偏见》以达西先生与伊丽莎白小姐的感情为主线展开。从见到达西的第一眼,他的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以及傲慢的表现让伊丽莎白反感,对他一直带有偏见。她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下见到他,都不会用好的语气与他交谈,言语间尽是讽刺又带幽默的效果。达西先生表面上看不起家世地位较低的伊丽莎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见到她的第一眼,他就被她深深吸引。尽管他极力地克制、掩饰对伊丽莎白的爱慕之情,但从他的种种表现中都能看出来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简·奥斯丁借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表达自己对爱情、生活的追求。她将伊丽莎白刻画成一位果敢、有想法、爱憎分明的女性。伊丽莎白从最初在舞会见到达西,到姐姐简生病时在彬格莱家里与达西同在一个屋檐下待了四天,再到后来随她的表哥和姐妹们去麦里屯巧遇了韦翰先生,韦翰和达西见面时的神情加上韦翰对达西的描述使得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印象从高傲自大、恶心可恶变成了邪恶无情。两人在往后的不断交往中产生了摩擦,她对他的偏见进一步加深,再后来与达西见面时,她刻意用言语刺激他,但是在一次又一次见面与交流中,达西先生再也克制不住对伊丽莎白的爱意—进行一番思想斗争后的达西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感情,他向伊丽莎白求婚了。

达西第一次和伊丽莎白见面时带有的傲慢情绪基于他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财富,这样一位在社会之中具有较高地位的男士在与女性的交谈时会表达出傲慢的语气。他刚开始充分地表达了他对她的爱,谈到了他的傲慢,但又说到了他觉得伊丽莎白出身卑微,这使得他不得不进行长期的思想斗争。像伊丽莎白这样崇尚自由平等的人是无法忍受别人说自己出身卑微的。在她眼里,爱情是等价的,是相互的,是以感情为基础的。伊丽莎白对达西早有成见,从韦翰对达西人品的评论到知道达西破坏姐姐简和彬格莱的婚姻再到他向自己求婚时还不忘强调自己高贵的身份,她对达西反感到了极点。她说出了经典的话语:“哪怕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愿嫁给你。”

达西给伊丽莎白写了一封信,信里清楚交代了韦翰的为人及他对破坏简和彬格莱婚姻的解释。伊丽莎白冷静思考后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对达西的偏见太深,以至于相信韋翰的说辞。在后面的接触中,伊丽莎白对达西有了尊敬和爱慕,还伴有感激之情。正是由于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爱让达西全然不顾自尊,放下身份地位,放下傲慢,使伊丽莎白渐渐爱上了这个为自己全家付出过的富家子弟。最终,他们二人放下了傲慢与偏见,喜结良缘。

《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作者通过刻画不同人物,让我们认识到女性意识的重要性。爱情不应该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和权势地位上,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之上的。《傲慢与偏见》不仅是对当时创作风格的一大突破,更是对女性追求幸福、追求爱情的形象刻画,对女性的择偶观及婚恋观也有大的提升。理想的婚姻是充满爱与幸福的,简·奥斯丁所向往的理想婚姻对我们大多人来说也是很美好的,无论是当时的女性还是处在新时代、拥有新思想的我们都值得拥有。

猜你喜欢

班纳特奥斯丁达西
秒破命案
秒破命案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教会读者什么
简·奥斯丁:别样的“文化研究”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似朋友,似陌生人
An Analysis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GC-MS法分析藏药坐珠达西中的化学成分
语义学与语用学在《傲慢与偏见》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堤坝Forchheimei型非达西渗流场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