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诗品与人品的关系

2022-03-05刘思贝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6期
关键词:歌女才气诗品

刘思贝

从《尚书·尧典》中提到的“诗言志”开始,无论是《礼记·乐记》中“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还是《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抑或是叶燮在《原诗》中提到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以此观之,“诗如其人”这一诗歌创作准则历来都被作为诗人的一种价值追求。正如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其六中所写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元好问以潘岳为例,批判了诗歌创作不发真情这一“言非心声”的情况。

“诗品”和“人品”这一对概念,包含的范围也相当宽泛。“诗品”既包括形式因素,又包括内容因素。“人品”既包括学识修养、才气灵性、艺术风格,又包括道德品格和思想意志。笔者在下文对这五个因素进行解释。

学识修养,是指诗人所具备的诗歌知识和基本修养。叶燮在《原诗》中提到“人惟中藏无识,则理事情错陈于前,而浑然茫然,是非可否,妍媸黑白,悉眩惑而不能辨,安望其敷而出之为才乎?文章之能事,实始乎此”。也就是说,创作者要想精通于创作,最先之要义必定是熟览博观,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这是一切创作的前提。

才气灵性,即诗人所具备的才干能力及与生俱来的聪敏。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开篇便提到“才有庸俊”,是说诗人先天之“才”有好有坏,是指人的才气有深淺之别。天赋和才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诗人创作的优劣之别。叶燮在《原诗》中说:“夫于人之所不能知,而惟我有才能知之;于人之所不能言,而惟我有才能言之,纵其心思之氤氲磅礴,上下纵横,凡六合以内外,皆不得而囿之;以是措而为文辞,而至理存焉,万事准焉,深情托焉,是之谓有才。”在叶燮看来,晓别人不能晓为才,言他人不能言为才,即使是内心深思氤氲磅礴,上下千年纵横,凡是宇宙之内外,没有可以对其思想产生桎梏的。在此基础上能以“理、事、情”为材料而为文为才,这样创作出来的文章至理皆存,万事皆准,深情皆得以托。

艺术风格,即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诗歌是由诗人创造出来的,不同诗人的审美感受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审美感受的表达也往往具有不同的方式。他们以特殊的方式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从而也就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打上了自己个性的烙印,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一提到杜甫,人们便会以“沉郁顿挫”四字加以形容。

道德品格,即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意识形态里所渗透的道德性,包括诗人的道德品质、道德规范和道德信念等。以范仲淹为例,早年的他通读儒家经典的要义,有兼济天下的抱负。他的一生始终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正是这样的情怀和操守,使他不囿于一般士大夫“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常情,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境界。

思想意志,即诗人的主观情绪、思想情感、意志志趣等。以文天祥为例,他作为抗元英雄,舍生忘死成就了民族大义,《正气歌》则充分体现了其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实际的对应关系里,诗品与人品所涵盖的学识修养、才气灵性、艺术风格、道德品格和思想意志五个方面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本文要谈的南唐后主李煜,便不能以绝对的“诗品出于人品”或“诗品与人品不相符”来对其诗歌创作进行简单的定义。因此,在讨论其诗与人的关系时,我们应该走出一点论,辩证地看待问题。

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是因为他的亡国词。他的词常以白描手法寄托故国之思,抒写亡国之痛,读起来哀婉凄恻,动人心弦;其常常通过具体的形象来抒写人、景、情,因此其诗歌不会流于空泛,自然精练的语言也让其诗词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从历史上看,他虽作为一国君主,却是一个贪恋酒色,软弱无能,对强敌卑躬屈膝,称臣纳贡之人,最后落得个亡国丧身的下场。笔者将对其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诗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

一、学识修养、才气灵性、艺术风格与诗品

李煜出生于皇室,他从小便喜欢在宫廷里看书作画,且长于音律,能够自创曲目。其诗词不但极富音乐感,而且文字明白晓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我们从李煜前期的作品来看,其大多是反映宫廷生活及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的词作,这些词的风格大多绮丽柔靡,有很浓的花间习气。

以《一斛珠》为例,词的上片描写歌女为情人歌唱的情景。词人在描写中注意到各个生活的细节,因此歌女的演唱描写先从她的梳妆打扮开始。“沉檀轻注些儿个”,细致地描绘出歌女“点唇”的动作和情态,这个细节的抓取,不但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描写效果,而且也开始了以“唇”为中心的人物和情景刻画。整个描写,明喻、暗喻相搭配,动、静结合,既展示了歌女神态情貌的欢愉艳美,又从侧面衬喻出歌女的歌声迷人动听。

词的下片描写歌女与情郎在一起欢会调笑的情态。词人对歌女醉酒后恃宠撒娇这—情节的精细刻画,让美人的声情相貌都仿佛出现在眼前。这样一幅情人之间天真烂漫的欢笑调弄之景,传神之至。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一词,首句“花明月黯笼轻雾”,描写繁花盛开,鲜明浓艳,淡淡的月色下,香雾空蒙,渲染了柔和、朦胧、清新的氛围,暗影中的明艳花朵象征着偷情的少女的娇媚和青春。“今宵好向郎边去”,这样的良辰美景,正好与“你”相见,一个“好”字点明这是幽会的最佳时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生动传神地将少女初次偷情的画面描绘了出来,饶有情致。

词的后四句描写把少女的炽烈恋情推向高潮:在一番担惊受怕之后,美好的愿望终于实现,像迂回曲折的流泉,遇到开阔处,如瀑布般倾泻出来,“见”“颤”“难”“恣意怜”几个词将所有的感触直截了当地显现出来,情真景真,毫无伪饰。女主人公的动作细节和声态口吻,被李煜描绘得活灵活现。“偎人颤”三字,十分传神地表现出女主人公与情郎见面时既紧张又惊喜的神态。这首词仿佛是李煜跟小周后约会场景的现场直播,真切动人。李煜用浅显的语言呈现出了深远的意境,虽无意于感人,而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

我们再来看李煜后期的作品。《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是李煜亡国之后不久的作品。词的起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就让悲壮的情怀以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表明了当李煜还是国君的时候,他的皇宫盘龙栖凤,雕梁画栋,高耸云霄,气势巍峨;他的御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远远望过去云遮雾绕,仿佛是人间仙境。如果没有战争,那江南之地物产丰饶,经济富庶,风景秀美,一国之君完全可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但“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沈腰潘鬓”两个典故诉尽了自己受到的摧残。在这首诗的最后,我们能悲哀地看到那种荣光背后的渺小和卑微,强烈地表达了他痛失国家的无限悲怆,以及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再看《浪淘沙》一词,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表明自己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像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更加痛苦。下片“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叹息春归何处,这既指春,也兼指人。詞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词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透露出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

我们来看《虞美人》一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李煜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全词先问后答问天问人问自己,音调凄楚,怀念的是帝王生活,未了的是朝暮私情,以水喻愁愁思不断,愁思无尽。这是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表现出来的是真实、深切的痛,是人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心迹的表露。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具体化,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李煜作为君主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的诗词,我们都能看出李煜深厚的文学功底,其诗歌中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且其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明净,富有韵味。因此,从学识修养、才气灵性、艺术风格来看,李煜的“诗品”确出于“人品”。

二、道德品格、思想意志与诗品

李煜即位后,他要恢复遗弃千年的井田制,这一举措让百姓们都怨声载道。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大肆修建佛寺,这样一来,不但耗费了国家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还把这些账全部强加到百姓身上,不断增加百姓的各种税收,导致百姓对这位君主深恶痛绝。当有人告密宋军在秘密建造上千艘战舰,给李煜出主意说可以暗地里派人放火把战舰给烧了的时候,李煜却害怕惹宋军不高兴,不敢答应这个计谋。

更有甚者,李煜听信了外人的谗言,中了宋朝的离间计,杀死了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得力助手林仁肇,这样一来,朝廷没有了忠诚志士,国家的灭亡也近在眼前。凡此种种,我们都能看出李煜作为君主软弱无能和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

李煜作为君主,明知道自己的国家已经处在一个江河日下的阶段,但他不理政事,醉心于自己的天地之间。当遇到一点儿挫折的时候,他就选择自我堕落,每天和爱妃缠绵,整天没日没夜地喝酒作诗,一边喝酒一边感伤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没有坚定的思想意志,只是一味地向宋妥协,这样的人格品质实在让人痛恨。

然而,这样纵情酒色的好景不长,公元978年,大宋王朝攻破长江天险,文明繁盛的江南小国便冰消瓦解,李煜也从一国之君沦为了阶下囚,曾经逍遥放纵的帝王生活便画上了句号。因此,即使后来李煜写下了许多追念故国和表达深切故国之思的诗歌,也并不会让人们忘记他在政治上的昏庸无能,更不会就因为几首诗歌便认为他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好皇帝。从道德品格和思想意志来看,李煜的“诗品”和“人品”是割裂的,不相匹配的。

笔者认为,在诗歌创作中,“人品”包括学识修养、才气灵性和艺术风格,而这三点在诗歌上所体现出的内容基本上是可以和其“诗品”相匹配的。李煜工于书写,熟谙音律,他的诗词中处处体现着其艺术化的思路和层次结构,加之其丰富的学识,往往具有文采动人而又情味隽永的风格。在这一点上,李煜的“诗品”的确高于“人品”。

“人品”还应包括人的道德品格和思想意志,以这一点看,李煜昏庸无能。他明知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仍贪图享乐,对强敌卑躬屈膝,以此带领国家和百姓一步步走向灭亡,完全没有体现出作为一个君主需要具备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这一个层面出发,李煜的“诗品”和“人品”是不相匹配的。

因此,我们不能以狭隘的眼光去看待诗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在考虑两者关系时也不应以某种孤立的角度去看,应该多视角地、辩证地去审视创作者的创作,在此基础上再来评判诗人是否做到了“诗品出于人品”。

猜你喜欢

歌女才气诗品
海萌辉二十四诗品纂刻作品欣赏
稼轩词与宋代家庭歌女的书写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诗品出于人品
读书养才气
蚯蚓·地龙·歌女
论晏几道的恋情词
吴英昌《诗品二十四则·劲健》
践行“三严三实”要存锐气 增勇气 长才气
你有多少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