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读

2022-03-05付丽杰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6期
关键词:时隔中考儿子

付丽杰

四月的春风不知疲倦地吹着,吹着北方挺拔遒劲的树木,吹着北方黝黑厚重的土地。也许哪一夜过后,你就突然看到一抹绿。或许会等许久,但总会遇到。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东西都埋藏得很深,待你发现,已过流年。

北方的四五月间,一切都还在平静中酝酿,中考和高考却在这时悄悄临近。孩子们的拼搏,父母们的希望,都在这北方四月的干燥空气中渐渐炽热。时隔儿子高考近一年,时隔我中考近二十四年,那种种滋味在岁月中相遇、相斥、相融……

十六岁的花季,是我命运的转折点。那时家境很差,我们姐妹四人,加上生病的奶奶,拖得父母喘不过气来。最难忘的声音,是夜幕四合时,母亲从地里回来,疲倦地吆喝着鸡鸭鹅狗,这些牲畜张着饥饿的嘴巴叫着,时而夹杂着弟弟妹妹的哭闹声。院子里的嘈杂声,总是提醒着我要好好学习。我那时想,只要考上了好的大学,就可以让家里人过上安适的生活。考试结束填报志愿时,我只想上一中,可父母决意让我读中师。他们认为我的身体不健壮,受不了高中的累,读师范毕业就上班,于家于我都好。在报考前一夜,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悄悄地塞在父親的枕头下。那一夜,我辗转未眠,期待着太阳升起,父母起床会被我的信打动而改变主意。夜很长,清晨很平静。父母和往常一样起床做着活计,什么都没有对我说。那封滴满我的泪水的信不知踪影。自此,拜泉一中成了我最痛的一道疤。

上了师范,我和所有考上一中的同学断了联系,只因为我没有勇气拆开那一封封写着“拜泉一中”的信。三年后,我毕业分回我就读过的初中,成了一名乡村教师。而那些当年成绩不如我的同学都去大城市读大学。又过几年,父亲的工作调到县城里,在城里买了新房,那房子离拜泉一中不到一百米。每次从乡里回娘家,我都不敢直视拜泉一中,因为未曾走近,早已热泪盈眶。我的大学梦,就这样像一个肥皂泡,在空中破灭消逝。为此,对父母的不解,也埋在了心里。只是,随着结婚、生子、调转工作等生活变化,那种痛渐渐变为麻木,没有了感觉。转瞬间,我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中尖子班。这份喜悦,治愈了我的伤。我不再怨恨,不再惧怕看“拜泉一中”这四个大字。我在离一中最近的地方租了房子,每天都在这里来来回回地忙碌着。我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因为儿子的未来即将在这里起航。儿子很懂事,他从小体弱,但有骨气,学习也很努力,让我欣慰万分。我曾痴想,我的缺失,也许在轮回中老天补给了儿子。但命运真的会不定时地和你开个玩笑—儿子的高考没有考出正常成绩。又面临一次纠结的报考。报什么?报普通院校,儿子宁可重读;报好点儿的学校,需要报中外合作的专业,合作的专业学起来会很辛苦。儿子累得很瘦,只有一百一十八斤,我不想儿子重读,再经历一次高考的折磨,也不想儿子像我一样走入一个不理想的学校,一生心里不愉快。报考的书让我和丈夫都翻烂了,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最终,儿子被一所985院校中外合作专业录取了。送儿子报到的那几天,我的心里很憋闷,似乎又打回了自己中考的那段时光。儿子在大学里加入了学生会,法语也入门了,课程也跟得上,体重达到一百三十斤。一切都好,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

和儿子共同经历一次高考,我成长了许多。我不止一次读懂了一个孩子的希望落空的痛苦,更读懂了父母所做的那些艰难选择。做父母的,任何选择都是为了孩子好。我担心儿子的身体承受不了学习的重压,不正是父母当年对我的担心吗?可惜,我晚了那么多年才读懂父母。再读,我已中年,父母已近古稀。

这世间,所有的感情都不是一时间所能参悟得透的。尤其是父母的深情,那就是深埋在地下的种子,就算你没有看到新绿,也不要抱怨,因为他们不言语,不代表不用力。在深夜里,在寒冷里,他们都会不放弃努力,只想为儿女献上一份绿意。总有一天,我们会读懂这份深情。只是,再读时,我们已被种在了地里。

猜你喜欢

时隔中考儿子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惨遭封杀后 周笔畅时隔14年传奇归来
打儿子
时隔30年的现身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时隔两年回头看5.8万平方米大型图书馆依旧清洁如初
花落花开五道口——时隔两年的近距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