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担民族复兴之责,培养“四有”好老师
——新成长背景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的点滴思考

2022-03-04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学校会长

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四有教研评价

邱 玲 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学校会长

近些年来,由于理想信念教育效果还不够、教育的“三独碰头”、绩效工资的量化、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丰富等因素,部分教师的事业心相对比较缺失,作为一个管理者颇觉得有些困惑。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在参加暑期校园长培训后,我突然豁然开朗,培养做“四有”好教师似乎就是破局之路……

那如何培养“四有”好老师呢?

一、科学制定目标,明确发展抓手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我们要清楚三个问题:我是谁?任务是什么?怎么才能完成任务?我们只有明晰了这几个问题,才能行之愈远。

学校,要结合“十三五”奉贤区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发展综合督导建议、《新成长教育行动纲要·奉贤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临港新片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及我校的实际来确定新的三年发展目标,我们一定要清晰:学校可以传承的是什么,可以改进的是什么,学校通过三年要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立德树人、课程教学、自主创新五个板块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达成目标的抓手和途径又是什么。

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校制定的教师晋级、评优指标来确定自己的三年成长的具体抓手,让自己的成长融入学校的发展,和学校共成长。

二、抓实党史教育,树理想信念

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鉴往事,知来者。”我们要借党史学习之机、之势,教育要深入人心,力求做到学懂、学透、学精,真正做到心中有国家和民族。要成立党史宣讲、工作小组,要把学党史和我们的常规工作如政治学习、中心组学习、国旗下讲话、星星广播及重大节日活动等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的学习,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加明确我们教育人的历史使命:为国育人为党育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重法治、人文教育,固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我们要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新时代教师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每年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美学知识和时政新闻等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在学习当中不断升华我们的道德。我们要依靠法律、法规、学校管理制度来管理学校,要在教育教学中依靠自己丰富的学识、高尚的人格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效仿,使学生不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我们还要组织多样丰富的有人文情怀的活动来温暖人心,让整个团队充满“阳光”和“希望”。

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师学识

习近平总书记说:“扎实学识是指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勤勉的教育教学态度、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有扎实学识,需通过以下几点去积淀:

专家引领,在对话思考中积淀。充分利用空中课堂名师资源、云平台资源、集团资源、结对资源、自己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参与各类研讨实践活动,切实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一些理念、观念和做法,在对话思考中积淀。

深化教研,在同伴互助中积淀。乡镇学校规模小,教研组力量单薄,教研实效性不高。我们要借助联盟体集团、市或区优秀专家资源强化线上或线下教研活动,尤其是备课组活动。也可以在共性问题上实施中小学联合或不同学科联合的大教研活动,在教研中对话,在教研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在同伴互助中积淀。

落实教学五环节,在努力实践中积淀。我们较多老师在区级中青比赛中备课环节就被刷下来了,关键就是单元目标不明、教学目标不清,教法不当,设计不能很好完成目标的达成。我们要加强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单元学科指南的学习,加强教材的研读,加强各年级学科之间的教学研讨,清晰各年级知识点的不断递进等。我们要在研读中积淀,做到全盘统筹教学。

我们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系数为4,还不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我们课堂教学学生深度参与学习不够。按学习金字塔来看,我们还是讲得太多了,而且还讲得不够到位。我们要深化已有的科研成果“十六字课堂教学法”,提高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强化课堂作业的掌握和反馈,在课改中积淀,切实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活力。

目前学生的睡眠指数为5,除路程较远外,关键还是作业设计坡度、深度、信度不够,教和做有不一致,有些作业量多、设计不科学,不能很好引起学生兴趣,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五项管理”中的作业要求,我们要进行作业“20 分的设计”(20 分指每门作业时间设计在20分钟之内,同时小题要控制在20 道以内),确保作业的质和量,在设计改进中积淀,切实做到为学生真实减负。

不同学生我们要用不同的辅导方式,优秀的学生适时点播,中层的学生加强基础和适当提高相结合,困难的学生让他自己找喜欢的伙伴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助,多些肯定和激励评价,让学生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借助科研,在问题解决中积淀。坚持问题导向,分析产生原因、思考解决的办法,并不断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改进解决。学校需进行“四明育人课程建设”,以育德“五四文化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以创特色,“十六字学法深化研究”以解决高阶思维的提升,“作业20 分研究”以切实减负增效……让我们在同伴互助的研修中,在问题的解决中不断积淀、扎实学识。

积极参赛,在锤炼改进中积淀。没有参加过专业技能的比赛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水平,更不知道自己的具体问题在哪里。只有经历一次次的比赛、一次次团队的指导和一次次自我的修正,才能更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蜕变,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成长,我们要在每一次比赛的锤炼改进中积淀。

五、强共情教育,让爱溢满校园

共情,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的一种人格特质。简单地说就是:我就是他(她),能进入到他(她)的世界,从他(她)的角度去思考、感受、理解他(她)的所思、所为。

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家长的焦虑也越来越大,我们要全面深入实施全员导师制,通过丰富提升“海之光”四大节学生活动课程、加强“我爱我家”温馨班集体建设、实施“你我一家人”爱心家访等,与学生、家长共情,也让学生、家长共情于我们,让教师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生活益友,师生共情,让爱溢满校园。

六、科学评价,助力打造好教师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革教师评价,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评价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的首要要求。教师评价要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的基本要求,绩效工资向班主任、一线教师和教育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倾斜。教师评价还要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科研评价等,要注意评价的人本思维、分类思想、发展思维和专业思维。

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校在2021年3月修订了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政治态度与师德修养、学识水平与业务进修、教育工作、教学常规、教学成果、教科研及课程建设、培养指导教师、出勤及工作负荷、辅导及获奖等方面进行,每个项目都有对应指标,都有单项考核,尤其强化了教育工作和教学常规考核,不再只重成绩和结果。同时对学校中层干部从德、能、勤、廉、绩五方面加强考核,“绩”主要涉及学校内涵发展项目,让干部成长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强化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考核,尤其关注团队发展、课程建设、区级辐射等方面的考核。充分让考核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让所有教师、所有团队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奋进!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荣光,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让我们努力培养“四有”好教师吧,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担起我辈之责任吧!

猜你喜欢

四有教研评价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