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脾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动症临床观察

2022-03-04张学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多动症汤加减小儿

张学强

(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项城 466200)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这类儿童的智力并无缺陷,但是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注意短暂、活动过多等,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并且在学校很难与人相处,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1]。本研究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动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多动症患儿,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12岁,平均(8.42±2.13)岁;病程3~28个月,平均(11.56±2.46)月。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6~13岁,平均(8.48±2.18)岁;病程3~29个月,平均(11.59±2.47)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多动症(修订)》中[2]的诊断标准,且已经确诊者;②入组前1周之内未接受过抗小儿多动症相关治疗者;③符合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脾两虚证。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②由药物引起的多动症;③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④对于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和归脾汤加减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盐酸托莫西汀胶囊(Lilly Del Caribe Inc,美国,国药准字H20160119)口服,初始剂量标准为每日0.5mg/kg,之后每隔3d增加1次剂量,直至1.2mg/kg,每日早晨服用1次。每3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药用白术、生龙骨、茯苓、党参各12g,黄芪15g,当归、龙眼肉、菖蒲、远志各10g,甘草、广木香各6g。根据症状进行加减,伴有肝郁加白芍、柴胡各10g,川楝子6g,伴有肾气虚弱加补骨脂、菟丝子9g,伴有虚火上亢加钩藤、山药10g,伴有痰热加黄连6g、竹茹9g。日1剂,煎成300mL的药汁,分成2份,早晚服用。连续治疗2个月。

3 观察指标

行为诊断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进行行为诊断量表评估,共含10个条目,采用0~3分的四级计分法,得分大于10分即可认为患有多动症,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进行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问题的评测,社会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学校情况和活动能力。社会能力评分越高和行为问题评分越低表示多动症症状越轻。

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厌食、口干、局部瘙痒及皮肤潮红等发生情况。

用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临床疗效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行为诊断量表评分小于10分。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行为诊断量表评分10~20分。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行为诊断量表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行为诊断量表评分比较 (分,±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行为诊断量表评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 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 40 24.33±3.28 17.82±2.42* 12.22±1.62*观察组 40 24.31±3.21 14.52±2.12* 8.42±1.02*t 0.028 6.487 12.554 P 0.978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CBCL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BCL评分比较 (分,±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BCL评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活动能力 交际能力 学校情况 行为问题治疗前 治疗2个月 治疗前 治疗2个月 治疗前 治疗2个月 治疗前 治疗2个月对照组 36 3.13±0.37 4.96±0.52* 5.18±0.52 7.32±0.77* 3.63±0.49 4.78±0.62* 91.53±6.13 46.82±4.62*观察组 36 3.11±0.38 5.68±0.48* 5.15±0.48 7.96±0.73* 3.62±0.46 5.24±0.55* 91.73±5.78 41.32±3.42*t 0.238 6.435 0.268 3.815 0.094 3.510 0.150 6.052 P 0.812 <0.001 0.789 <0.001 0.925 <0.001 0.881 <0.00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6 讨 论

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疾病,该病的高发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并且由于患病时注意力低、交际能力差,不利于患儿的生活和学习[3-4]。以往治疗多采用西药盐酸托莫西汀胶囊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长期应用易出现头晕、厌食等不良反应,从而对治疗的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5-7]。

中医认为,小儿多动症是由阴阳动静变化失调而引起的,即阴不制阳而导致性情躁动且善忘,因此治疗方法是调节阴阳平衡[8-9]。小儿脏腑娇嫩,心志发育不全,胆怯易惊,一旦受惊极易损害五脏[10]。并且中医认为小儿多动症常影响心肝脾肾四脏,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要以调节心肝脾肾阴阳为基本原则[11]。归脾汤加减方中黄芪、白术、菖蒲、龙眼肉等具有补益心脾、开窍益智、养心安神等功效,并且药性温和,可以有效调节脏腑阴阳、安神定心[12-13]。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提示归脾汤加减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两组行为诊断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这表示归脾汤加减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行为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两组交际能力、学校情况和活动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行为问题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归脾汤加减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交际能力与活动能力并减少违纪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归脾汤加减治疗安全性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归脾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动症可提高临床疗效和社会能力,减少患儿行为问题,并且不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多动症汤加减小儿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夜盗小儿(下)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