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

2022-03-04梧桐

天天爱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国花狐猴马达加斯加

梧桐

旅途有趣又新奇,能遇到什么事或者什么人,都是未知的。2018年6月,我在广东惠州的街头遇到凤凰木便是一件计划外的事。

凤凰木为豆科凤凰木属高大乔木,最高可达20余米。凤凰木的树冠犹如一把撑开的雨伞,形态优美,盛花期时一树火红。

花期过后,凤凰木会结出扁平状荚果,形如豆荚。果荚的木质化程度很高,摸起来像木头一般。需要小心的是,凤凰木的种子是有毒的,曾有关于人因误食而出现腹痛症状的报道。

据《植物名实图考》记载,该树种于16世纪引种到中国澳门地区的凤凰山,故名凤凰木。关于凤凰木名字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因叶和花形似凤凰——“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

我在查阅资料时看到,“凤凰木是其原产地马达加斯加的国花(国树)”,果真如此吗?

为了一辨真伪,我写邮件向马达加斯加驻华使馆求证,得到的回复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很有名气的植物非常多,凤凰木和猴面包树便是它们中的代表性物种,但它们都不是马达加斯加的国花或国树。旅人蕉才是我们的国花。”

旅人蕉是鹤望兰科旅人蕉属植物,高可达20米以上。1993年,马达加斯加人将旅人蕉定为国花。

旅人蕉如此高大,茎干和棕榈树还有几分相似,它真的是草本植物,而不是树?

没错!旅人蕉是如假包换的草本植物,而且是世界上最高大的草本植物之一。说到草本植物,有的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它们都很矮小,其实不然。在庞大的草本家族里有很多身躯高大的植物,比如我们常见的竹子就是草本植物。

茎干顶部是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的巨型叶子,看上去像一把把扇子。成年植株的叶子大约有20片,叶子长4—5米;每片叶子的基部膨大如杯子状,具有储水功能。

有资料说,旅人蕉之所以被选为马达加斯加的国花,是因为它象征着马达加斯加人“一切为了祖国”的爱国精神和意志坚强的民族精神。

实际上这并不全面,能成为国花,旅人蕉还有其他本领。

其一,旅人蕉是一种易于使用的材料,可以用来快速建造简易房屋,这在经常遭受飓风破坏的马达加斯加东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旅人蕉是一种再生材料,价格低廉,当地居民甚至可以就地取材,无须购买。

其二,旅人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当地人的收入来源之一。当地人不但售卖旅人蕉的叶、茎干等原材料,还可以用旅人蕉制作手工艺品来售卖。

其三,旅人蕉的嫩叶可以食用和药用,还可用作饲料。旅人蕉茎干中的汁液可以提炼糖,种子的假种皮可以食用,种子可以榨油用于烹饪。

其四,旅人蕉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如果某些地区的森林被砍伐或者发生火灾,旅人蕉和其他一些植物很快就能占领空位,遮蔽住地面,从而减缓土壤的退化与流失,给森林的迅速修复带来希望。

最后,旅人蕉用于建筑,减少了人们对树木的需求,客观上有助于保护天然林和那些生长缓慢的树木。值得一提的是,虽说现在世界各地都引种栽培了旅人蕉,但只有马达加斯加的旅人蕉是自然生长的。

关于旅人蕉的名字,网络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种植物之所以被命名为旅人蕉,是因为它的叶鞘中储存着大量水分,只要用小刀戳穿其叶柄基部,便会有清水流出,可以为沙漠里干渴的旅人提供珍贵的水源。同时,在其原产地,旅人蕉永远朝着一个方向生长,可以为迷失在沙漠中的旅行者指引道路。

其实,这些说法并不准确。

旅人蕉的叶柄的确会出水,但这些水分主要来自其叶柄基部深V 形的凹槽在雨季积存的雨水。等到旱季时,这点儿积水基本已经流光或者无法饮用了。叶柄内那些较大的空腔组织里也有可能会存水,但是时间一长,雨水就变脏了,还会发臭。简而言之,这些水是旅人蕉收集的雨水,而不是其自身的水分,这与猴面包树本身就富含水分有着本质差别。

旅人蕉喜欢生长在靠近海岸、避风、温暖潮湿或半湿润的地区。旅人蕉的生境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沙漠里,旅人蕉根本就不可能生存,更谈不上给沙漠旅人提供水源补给了。换句话说,旅人蕉具有一定的储水功能,但并不生长在沙漠里。

另外,“给旅人指引方向”的说法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关于旅人蕉名字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它可以给进入雨林的旅人提供食物,让饥饿的旅人顺利走出雨林。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一些道理的。

旅人蕉果实成熟开裂后会显露出蓝色的可食用的假种皮,它鼓励动物来吃它并帮助种子传播。这种情况下,它唯一能吸引的动物只有狐猴。今天大多数的狐猴,仅能区分蓝色和绿色,旅人蕉的种子变蓝了,自然就得到了狐猴的关注。而且,旅人蕉的花序生长在植株冠部下方,比较方便树栖动物取食。花朵包裹在坚韧的保护性萼片中,只有力气强大的传粉者才能打开;丰富的、以蔗糖为主的花蜜,可以为体形庞大的传粉者提供福利。

这些条件让狐猴成为替旅人蕉传粉的首选。同样,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内,狐猴也高度依赖旅人蕉的花蜜。旅人蕉和狐猴的这种关系,是协同进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1993年,马达加斯加不仅选定了国花,还选定了国家作物——光稃(fū)稻。

光稃稻(Oryza glaberrima Stend.),也叫非洲稻,是世界上两种栽培稻之一。大约在3000年前,它在西非被人们驯化并种植。

非洲稻是一种高大的一年生水稻,高度通常在1.2米左右,有的品種可达5米;叶片无毛,且有一些粗糙;花序为圆锥花序,分枝比较长,果实多为红色或者浅红色。

在农业生产中,非洲稻的产量不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高产的亚洲稻所取代,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都在下降和减少。

光稃稻不高产却依然有人种植,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光稃稻不仅用来食用,它还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宗教仪式中,当地人会用到光稃稻的稻米。

光稃稻还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具有抗虫害、抑制杂草、耐寒、耐旱、耐贫瘠等优良基因,可以用以改善区域或全球粮食的供应。此外,光稃稻具有独特的坚果味道,在西非国家是很受欢迎的。

全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TheRepublic of Madagascar),位于印度洋西部,由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和附近小岛组成,是非洲最大的岛国。首都为塔那那利佛。

马达加斯加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国家公园,岛上生活着约40 种狐猴(占世界尚存狐猴的70%),这些狐猴被称为“活化石”,是马达加斯加的国家保护动物。

猜你喜欢

国花狐猴马达加斯加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塞舌尔·象牙安顾兰
大狐猴也懂音乐节奏
毒虫也是药
狐猴狐猴你在哪儿
终于见到了狐猴
牡丹的“国花”史
评选国花真有必要吗
如日中天 彩云追月
马达加斯加2:逃往非洲